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游戲化教學探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數學是一門抽象、復雜的學科,學生需要具備一定的邏輯思維。小學生的各項能力正處于萌芽發展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習動機和興趣的培養,對學生后期學習有著重要影響。游戲化教學是新課程改革后衍生出來的一種教學理念,旨在利用游戲化模式輔助課堂教學構建高效和諧的教學環境。基于此,筆者分析了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意義,并提出了相應的應用策略。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小學數學的教學方法和教學形式都有了明顯的改善,不再是傳統的“一言堂”、“灌輸式”教學,而是更加貼近生活化、情景化的教學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率。但是,在實際教學中,有些教師過度創設情境,教學效率較低,這與教師情境教學經驗缺乏、未充分考慮學生心理特征等因素有關。游戲化教學是以游戲作為方法,教師將教學內容、教學目標、情感體驗等融入游戲,以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方式。該教學模式可以使抽象單調的數學教學更具有趣味性,有效激發了學生的好奇心,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教學,提高了教學效率。
二、游戲化教學在小學數學中的應用策略
1.設計趣味性游戲。在小學數學教學活動中,雖然教師設計了游戲化模式,但教學設計效果并不理想,因為教師設計的游戲過于形式化,缺乏開放性、啟發性和趣味性,難以激發學生參與的興趣。因此,在游戲化教學設計中,教師應明確教學內容的重點和難點,以此出發深入探究,創設趣味性的游戲教學。同時,在設計游戲內容時,教師應充分考慮學生的心理特征、學情情況,避免游戲內容與學生認知、思想不相符的情況,從而有效確保趣味性游戲設計的質量和可行性。如在教學《找規律》時,教師可以設計一個趣味性游戲,通過多媒體技術讓學生觀看屏幕上排列有序,每出現一個文具盒,教師就讓學生說出它的顏色。為了吸引學生注意力,教師可以縮短圖像呈現的時間,讓學生進行搶答、猜答。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根據顏色出現的規律,逐漸過渡到“找規律”的課程學習中,在一定程度上培養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推理能力,使教學目標由知識技能學習逐漸過渡到過程、情感學習上,有效提升了學生的學習效率。
2.靈活利用多媒體。近年來,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多媒體技術越來越成熟,在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中適當地應用多媒體技術,可以使游戲化教學更加生動形象,迅速集中學生的課堂注意力。同時,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可以將教學知識具體化,還可以拓展、延伸知識點,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點的認識和理解。如在教學《圖形的運動》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七巧板的旋轉、平移等變化。為進一步鼓勵學生自主探究,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探究比賽,探析七巧板旋轉、平移可以得到多少種圖形,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感受到圖形運動的趣味性,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推理能力等。由此可見,教師借助多媒體技術進行游戲化教學,不僅能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形式,使學生在課堂中獲得更多的教學體驗,還能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加深他們對教學知識的認識與理解。
3.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小學數學教學中,作為學生學習的引導者和促進者,教師應著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效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他們學會主動學習。因此,在小學數學游戲化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讓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為今后長遠的學習奠定良好的基礎。如在教學《觀察物體》時,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一些積木,讓學生根據相關物體形狀堆積木,再鼓勵學生在白紙上畫出不同角度下的物體形狀,或者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設計各種形狀物體,從而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認識到空間構建的樂趣,并學習相關知識。
4.游戲與合作學習相結合。游戲化教學與合作學習模式密切相關,該教學模式可以促進學生之間、師生之間互動交流,從而營造和諧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進一步推進課堂教學的發展。如在教學雞兔同籠類問題時,多數學生在獨立思考時易陷入固定的單向思維模式。這時,教師可適當應用合作學習模式,使游戲化教學內容更加簡單、有效,拓展學生的邏輯思維。
作者:溫亞會 單位:江蘇省蘇州工業園區婁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