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小學德育教育預期目標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小學教學不僅要教授學生課本知識,還要培養學生的道德品質,以及學生的綜合素質。文章立足于小學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現狀,主要分析了育人為先在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工作中的體現。
【關鍵詞】
育人為先;小學思想品德;教學工作策略
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承擔了教導學生的責任。小學德育教育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和生活技能,還要幫助學生養成敬老幼、樂于助人、熱愛祖國、志向遠大等優良品質,本文主要從五個方面論述小學德育教育應該如何開展,才能高效地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
一、教師要富有責任心、愛心以及耐心
小學生較為幼小,心智都不是非常健全,教師在教授學生知識時,要時刻謹記自己是一名人民教師,要用自己的個人魅力去感染學生,用自己的愛心讓學生發自內心的尊重老師,才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其次,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都是不一樣的,教師在遇到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時,要用自己的耐心去努力的教導學生,不能在教學過程中表現出急躁的心態,以免影響學生的心情。作為一名小學德育教師要主動擔當培養學生健全人格的責任,幫助班主任管理好班級,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二、充分利用課文插圖和教學視頻,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由于圖片和視頻更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小學德育課本有大量形象生動、色彩鮮明的插圖,這些插圖的主要功能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對課本內容進行補充。因此,教師在備課時,要注意利用課本插圖,教師還可以找一些相關的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一來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二來是讓學生在理解插圖和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掌握課本知識。例如,在教育學生自立自強時,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少年》的插圖表述課本內容,然后再組織學生查閱資料,收集有關青少年時代自立自強的故事。組織學生調查了解生活中自立自強的人和事并收集有關自立自強的名人名言。最后收集張海迪等有關自立自強的人和事制作成課件展示系列真情短片。
三、創新教學方式,活躍課堂氣氛
小學生的年齡較小,喜歡玩游戲,教師可以利用學生喜歡游戲的心理特點,在德育課堂中插入游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快樂中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這種授課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提高教學質量,教師要將游戲和課本知識有機結合。例如,教師在教授學生正確的價值觀時,可以編造一個情景,再讓學生用話劇的形式表現出來。小明的爺爺家有一輛80年代末購買的自行車,服役多年“退休”后,由一臺轎車取而代之,但至今使用時仍然感覺非常順手。近年來,子女經常開導他們,現在誰還騎那么舊的自行車,多寒酸!換一輛高檔的山地車多好!現代人的消費觀不能死抱住傳統不放了,應該適應潮流,要學會享受生活。被他們這么一開導,老人感到有些困惑了。細細思忖,盡管經濟上尚有換山地車的能力,但換了以后,這臺好好的自行車該如何處置?賣了吧,三文不值兩文,可惜!不賣吧,讓它躺著睡大覺,直到自然消亡。物不能盡其用,這算不算浪費呢?如果屬于浪費的話,那么與子女所說“適應潮流”之間的矛盾又如何解決呢?然后教師再提問學生,這輛自行車該不該賣呢?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活躍課堂氣氛,并讓學生了解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四、課堂教學與實際相聯系
傳統課堂注重知識的灌輸,這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不利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教師在備課時,要合理創建課堂情景,將生活和課本知識結合起來,由生活引入,這樣德育課堂就不再顯得乏味無趣、單調刻板,而是有血有肉、生動活潑。教師有意識地將生活中常見的情景融入課堂中,貼近生活的例子,有利于學生理解相關知識點,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例如,在教授學生樹立遠大理想時,教師可以先問學生的理想是什么,這時,學生們會說想當老師、科學家、宇航員等,教師可以選擇幾個典型的夢想,告訴學生這些職業以后的工作是怎么樣的,將會為社會帶來什么樣的貢獻,這種教學方式讓學生對夢想的概念不再止步于想象中,而是走入現實生活,理解每個職業都有他們的偉大之處。
五、加強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
應試教育的弊端是過于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而忽略了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小學德育教師要積極思考,努力擺脫應試教育的限制,積極創新教學模式,教師可以開展辯論比賽、演講比賽,組織學生參與社會實踐調查。例如,在培養學生樂于助人的品質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與貧困地區的孩子結對子,讓他們互相幫助,互相學習,共同進步。這不僅培育了學生樂于助人的道德品質,還讓學生知道了現在的生活來之不易,培養了學生以振興中華為己任的遠大理想。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思想品德課的主要任務是塑造學生的美好心靈,培養學生優秀的道德品質,健全學生的人格。小學德育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富有愛心、耐心,擔當作為人民教師的責任,充分利用課本插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教學模式,創建活躍的課堂氣氛,讓學生在愉悅的課堂氛圍中培養高尚的道德品質。最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不要一味地灌輸課本知識,要注重將課本知識與生活相結合,這種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理解課本知識,引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活躍課堂氣氛。
作者:吳壽海 單位:江蘇省寶應縣魯垛鎮中心小學
【參考文獻】
【1】景健.淺談小學思想品德與信息技術整合的幾點體會【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13)
【2】黃道祥.突破思想品德課教學的探詢式問題設計與應用【J】.教育科學論壇,2015(22)
【3】孫榮馥.情感教學在小學思想品德政治教學中的實際應用【J】.亞太教育,2015(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