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網絡時代下小學德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如何正確認識網絡與德育之間的關系
應當通過有針對性的德育來引導學生客觀、正確認識網絡的雙面性,告知他們網絡中不良信息的危害,讓他們能夠自覺自愿抵御網絡中的不良信息內容,教會他們如何有效利用網絡促進自身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真正使小學生在網絡時代下獲得健康的成長。
二、網絡時代下小學德育工作的措施
1.增強學生網絡道德與法制意識
首先,教師要從道德與法制的角度出發,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讓他們認識到網絡也是一個現實存在的生活環境,它同樣受道德的約束與法律的限制,網絡中存在的一些不良信息都是與道德和法律相抵觸的,讓小學生能夠提高警惕,在上網的過程中不觸道德與法律的底線。目前,我國已經針對網絡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以改善和凈化網絡環境,教師應當以此為基礎,結合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與理解能力,采取合適的方式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的普及,讓他們能夠養成健康的網絡道德與法制意識,自覺遵守相關規定,自愿抵御網絡中的一切不良信息,做到依法上網、文明上網。
2.對學生進行正面的引導
為了有效提升網絡環境下小學德育工作的質量,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的正面引導,積極采取相關網絡防范措施,注重對學生接觸的網絡信息的主動過濾,為學生提供積極、健康、向上以及有益的網絡信息。例如,學校可以在校園網內安裝有關“禁毒”軟件,在學生上網過程中及時過濾和刪除不健康的內容。同時,教師還應當為學生提供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學習網站和服務網站,以便學生進行學習、娛樂、交友以及問題咨詢,或是積極組織開展各種健康有益的網上活動,使學生能夠正確、高效地利用網絡。要防止學生沉溺于網絡,注重對學生信息讀取處理能力、信息創造能力的培養,以便學生形成適應當今數字時代所需的創新意識、探索精神以及動手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3.主動構建與學生的網絡溝通途徑
教師應當主動構建與學生的網絡溝通途徑,展開與學生的有效溝通,確保德育工作的有效開展。有一部分學生當著老師的面,有很多話都說不出口,而面對眾多的學生,教師又不可能清楚掌握每一個學生的心理活動情況,這就為師生之間造成了阻礙,非常不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通過網絡途徑,學生不用直接面對教師,對于他們而言就少了很多“壓迫感”,心里想的什么或是對教師有什么意見,都能夠通過網絡告訴老師,這樣一來師生之間的溝通就會順暢許多,有利于德育教育工作的開展。但需要注意,通過網絡進行溝通,并不能完全替代師生之間面對面的交流,在通過網絡交流途徑打開學生的心門之后,教師就應當盡可能與學生進行面對面的交談,這能夠帶給學生更大的親和力,使學生從內心深處對教師產生信任感,使德育工作更上一層樓。
4.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
要通過對學生家長的溝通與宣傳,幫助他們樹立對小學生上網的正確認識,讓他們在家庭中開放網絡環境,給予子女足夠的信任,幫助子女規劃上網時間,讓子女在家庭中能夠健康、正常地接觸網絡。教師還應當向家長介紹一些過濾不良信息的軟件,安裝在家庭電腦中,防止子女在上網時接觸到不良信息。
三、結語
總之,網絡有利也有弊,對于身心發展尚處于起始階段的小學生而言,應當通過加強對他們的德育,引導他們正確認識網絡,讓他們能夠自覺辨別和抵御網絡中的不良信息,并合理利用網絡促進自身學習,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小學生在網絡環境下健康和諧地成長。
作者:任靜芳 單位:江蘇省蘇州市相城區北橋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