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德育工作現狀與對策,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對于德育工作,教師要避免灌輸式教學,要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為學生樹立榜樣,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文章分析初中德育工作的現狀,指出提高初中德育工作實效性要從家庭教育方面改變,從學校教育方面改變,從社會教育方面改變。
關鍵詞:初中德育;家庭教育;學校教育;行為習慣
在初中階段,一些學校的德育工作比較松懈,學生的德育知識絕大多數來源于生活中的耳濡目染。但這些不規范的生活教育難免存在著一些弊端:如果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良好,就會在學習上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生活上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相反,如果學生的家庭教育環境較差,就會在學習習慣、生活方式、為人處世以及更深層次的方面存在片面的理解。因此,針對初中德育工作的現狀,對初中德育工作全面進行改革勢在必行。
一、初中德育工作的現狀
初中德育工作包含馬克思主義教育、愛國主義教育、理想教育、個性發展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其中,馬克思主義教育和法制教育是可以體現在初中政治課本內容之中的。但是,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初中德育工作還存在著一些弊端。在學校,學生接觸到的有關德育知識的課程只有思想政治,而且理論性較強,他們會覺得這些晦澀難懂的政治知識與自己相距甚遠,不能將課本上學到的知識與自己的行為處事相結合。而且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初中思想政治教育采取的是灌輸式的教育方式,教師按照初中思想政治的課程標準教授課本上的知識,學生在課堂上機械地聽教師講授,師生很少有知識方面的交流和探討。學生只是為了學習而學習,并沒有主動去接受知識,更不會在頭腦中對知識進行加工和改造。這充分說明教師在教育方法上存在著很大問題。實際上,初中生為人處世的本領和道德行為的養成,大部分是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以及與他人相處中逐漸學到的,這其中難免存有不良因素。例如,一些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就是因為沒有接受良好的教育,沒有人對他們進行德育方面的指導,沒有人告訴他們讀書的重要性,再加上他們對自己的未來沒有清晰的認識而放棄了讀書,成為輟學的青少年。同時,這些進城務工人員的子女多處在尚不能很好地分辨是非的年齡,若因過早輟學接觸社會而誤入歧途,那就會毀了他們的一生。所以,教師在初中階段要加大德育工作的力度,培養學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培養學生吃苦耐勞的品德,讓學生認識到知識的力量和理想的重要作用,形成正確的道德認知和行為方式,成為一名具有健全人格和優良品格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提高初中德育工作實效性的策略
1.從家庭教育方面改變
家庭對一個人的影響是巨大的,良好的家庭環境可以讓學生擁有自信的品質,在為人處世方面做到以誠待人,并在學習的過程中保持良好的學習習慣。一個人擁有良好的品格,就可以發揮自己的優勢,為社會主義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每件事情都有兩面性,試想,如果學生生活在一個充斥著打罵、恐嚇的家庭環境之下,他每天醒來都要去面對這些生活中的陰暗面,他的心里應該只會想著逃離這一切,并沒有心思去好好學習,這對學生今后的成長成才是非常不利的。德育工作對一個思想正在成熟的學生來說是至關重要的。從家庭方面來說,家長需要給孩子營造積極向上的精神環境,即使生活條件不夠富裕,但是精神上的富裕要遠遠高于物質上的富裕。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擁有一顆平常心,讓孩子在面對誘惑時可以做到不貪圖享樂,不貪圖富貴;家長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擁有一顆愛心,讓孩子在面對弱小群體時能夠伸出雙手去幫助他人,而不是怕臟、怕難、怕麻煩。孩子與家長的相處時間非常多,所以家長對初中德育工作的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教師要想對德育工作進行改革,就要從家長入手,讓他們先為孩子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環境,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然后由老師進行下一階段的教導。
2.從學校教育方面改變
首先,學校要建立一定的規章制度,不能偏嚴也不能偏柔,要嚴慈并濟,讓學生知道應該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并懂得制度是一個人應該遵守的底線和行為規范。這些規章制度的建立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讓學生知道自己的行為底線,并懂得什么該做什么不該做。其次,作為與學生朝夕相處的教師,在課上要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知識,在課下要深入研究課本的內涵,如怎樣讓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等。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將愛國主義教育、馬克思主義教育、法制教育融入其中。教師要讓學生明白,愛國應是每一個中國人所應該具有的最本質的情懷,也是每一個中國人所必須擁有的品質。馬克思主義理論是指導中國一步一步走到今天這一輝煌時代的偉大思想,他為中國指明了一條適合自己發展的道路,能讓學生依據課本知識“穿越”到曾經的苦難中,更深刻地理解馬克思主義給中國帶來的實質性變化。法律,則是學生在社會生活中所應遵守的行為底線。這些德育知識,能讓學生在初中這個思想迅速發展成型的階段形成優秀的道德品質,為他們將來的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3.從社會教育教育方面改變
俗話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孔子也曾說過:“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學生在與他人相處時,要對照他人的優點去改正自己的不足,吸取他人的長處,這樣才能一步步使自己變得更加優秀。所以,要想從社會教育方面來改變德育工作在初中階段的現狀,就需要教師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教師要讓學生了解并認識到,社會中充滿著舍己為人、默默奉獻、愛國敬業、真誠無私的人和事。而社會各方面產生的能夠對初中生有一定影響的道德榜樣,能促進學生思想道德素質的提升。并且在這些榜樣的影響下,教師讓學生們從小事做起,從點滴做起,能逐漸改變初中德育工作的現狀。
三、結語
總之,初中德育工作采用傳統灌輸式的教學方法,不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處事方式,難以提升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所以,要從家庭教育方面改變,讓學生從小就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做一個精神富裕的人;要從學校教育方面改變,讓學生認識到為人處世需要有自己的底線,在學習文化知識時能深刻理解它們的深刻含義,以便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運用,做一個富有涵養的人;要從社會教育方面改變,為學生營造一個充滿道德榜樣的社會環境,讓學生在社會生活中改變自己的陋習,彌補自己的不足,做一個懂得自省的人。學校、家庭、社會從這個三方面入手,為學生營造出良好學習環境、家庭環境、社會環境,能讓學生在初中階段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懂得如何去做更多有益的事情,真正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社會主義事業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
參考文獻:
[1]趙庚辛.農村初中德育工作的現狀及對策[J].甘肅教育,2017(16).
[2]杜尚榮,吳忍.初中德育課堂生活化的實踐研究[J].教學與管理,2017(18).
[3]郭瑛娟.“送教上門”德育工作現狀與對策研究———以龍海市為例[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8(08).
[4]袁東哲.淺談如何做好中學德育工作[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1(03).
[5]倪艷秋.淺談對初中生的道德情感教育[J].教育實踐與研究,2012(11).
作者:徐麗麗 單位: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荔城街荔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