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基礎地位,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小學生處在心理成長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小學教育不僅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對學生人格的培養階段。感恩教育在小學教育中占有重要位置,感恩教育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人格,加強學生的思想品德修養,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本文就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位置作為切入點展開研究和探討,旨在為我國小學德育教育的研究發展提供幫助。
【關鍵詞】小學教育;小學德育教育;感恩教育中圖編號
一、小學德育中感恩教育的具體內涵
所謂感恩,是人類對于幫助自己或改變自己的人和事物的感激之心,是一種精神情感,懂得感恩的人不會把他人的幫助當做理所當然的事情,會用實際行動去回報對自己給予過幫助和關懷的人。對小學生的感恩教育主旨內容和上述基本一致,小學感恩教育的目的就是培養小學生有一個善良且溫暖、懂回報的心。但因小學生年齡處在特殊階段,教師在對小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時候應根據其年齡特點,制定對應的教育方法,以引導為主不能強行灌輸理念,引導學生從身邊的人和事中發現自己的感動,從而培養一顆感恩的心。小學感恩教育不僅僅是課堂時間內的知識灌輸,而是引導學生從自己生活中點點滴滴自我成長的一種教育模式。教師應引導學生,讓其自己思考來自同學、老師以及父母多方面關懷與友善都不是可以不勞而獲的,需要自身用一顆感恩的心去維持,讓學生明白情感和友誼都是相互的。
自我國全面推行素質教育以來,對學生的德育教育備受重視,尤其是在小學階段。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礎內容也是核心內容之一,在小學德育教育中的位置至關重要。小學德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讓小學生在人格形成的重要階段受到正確的思想干預,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世界觀。成為一個具備優秀社會公德心,能嚴格規范約束自己,對周圍的人和事物充滿善意的陽光少年。而感恩教育是這一切的基礎,感恩教育培養學生對國家、父母、老師、同學等學生身邊的一切社會成員給予他的改變與幫助,懷抱一顆感激的心,推動學生形成一顆愛黨、愛國、愛人的心,這正是培養學生成為一個具有社會公德、對身邊一切充滿善意、思想積極陽光的心理基礎。因此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礎。同時,在我國最開始的德育教育中并沒有專門的感恩教育區塊,但經過不斷的教學實踐研究發現,小學德育教育應減少理論知識的灌輸,增加讓學生對實際案例進行思考分析,自我學習的內容。感恩教育的提出是小學德育教學邁向全新階段的標志。感恩教育以引導為主,以讓學生自己尋找和感受身邊的感動作為教育方法,采用感恩主體演說、組織杰出人物做感恩專題活動等全新的教學模式。讓小學德育教育進一步發展,教學質量有效提升。
三、小學德育教育中感恩教育的價值分析
1.感恩教育能夠引導學生形成高度的責任意識。感恩教育的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明白自身在社會中獲得的一切都不是可以不勞而獲得來的,應認清自己在社會中的地位,承擔自己那一份責任和義務。感恩教育本質和德育教育相近,都是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小學感恩教育就是老師通過引導學生感受到身邊人和事物對自己的關心和幫助,并向學生灌輸在受到他人幫助時應懷抱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回報他人以及社會,并通過適當的社會實踐活動對學生完成教育,諸如幫助有苦難的同學,自己嘗試為父母洗一次衣服,做一次飯等等。最終達到提升學生社會責任感以及思想道德水平的教學目的。2.感恩教育是培養學生形成健康心理素質的重要一環。小學階段的感恩教育能幫助小學生在人格形成的重要階段樹立健全的人格以及積極向上的社會態度,對小學生心理健康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受小學生的年齡特點決定,小學生心理尚未成熟,對周圍的一切處于模仿和接受的重要階段。對身邊的人和事難免有著錯誤的看法和認知,感恩教育也是對小學生錯誤的價值細想的一種糾正。是一種干預教育,通過合理的思想引導讓學生心理成長不偏離軌跡,逐漸形成正確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對消除學生對人和事物以及自身價值的錯誤理解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讓學生明白友誼和幫助時雙向,想要得到他人的尊重首先要尊重他人。不能一味的要求別人為自己服務。在當今社會,小學生基本都是獨生子女,部分父母對學生過于溺愛,導致小學生普遍自我中心感較強,感恩教育是對小學生這一思想的最好糾正方法,讓小學生逐漸懂得一味的要求別人幫助自己的思想是錯誤的,形成健全的社交關鍵,促進學生健康成長。3.感恩教育是培養學生良好道德規范的主要實現方式。小學生心智尚未成熟,對是非判斷能力較弱,容易受到自身主觀喜好影響。對一些基本道德規范往往不能正確理解。難以用正確的道德情操規范自身行為。感恩教育是對這一空缺的有效填補,通過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社會責任感,讓學生明白不能一味索取他人情感,應對他人幫助有所付出,來提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品質以及人格的塑造。教師通過情景教育、實踐教育以及課堂教育配合家庭教育等方式對學生進行道德情操培養,逐漸形成健康的人格心理以及道德品質,實現小學德育教育的最終目的。
四、總結
小學德育教育和基礎文化科目的教育有著本質區別,小學德育教育是一門以實踐教育和思想引導為主的教學科目。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基礎,也是德育教育展開實踐教學等課程的基礎內容,感恩教育與德育教育相輔相成,互相促進。感恩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基礎地位和作用價值仍需我們繼續研究,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共同發展與完善。
參考文獻:
[1]王玲.論感恩教育在小學德育中的價值與實施[J].西部素質教,2016(02):130-131.
作者:鐘秋梅 單位: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新民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