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機械專業項目教學法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項目教學法
首先,所謂項目教學法指的是通過實施共同模擬完成一個項目的過程開展的教學,即教師將一個獨立的項目分給學生自行完成。學生通過參與整個項目過程,掌握項目當中各個環節的內容,原則上要求在項目結束后應有一件可以看得到的作品。項目教學法重過程,主要是讓學生在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會處理項目中的所有問題,做出的作品是次要的。其次,學生的關鍵能力,主要指的是具體工作任務與知識或者專門技能無關的一些內容,然而其對社會順利發展與現代生產能夠產生重要作用的能力的統稱。盡管不同國家的專家對于關鍵能力的解釋存在明顯的差異,然而其大致的解釋基本一樣。關鍵能力一般都有哪些呢?我們認為主要指自我發展能力、自我完善能力、心理承受能力、計算能力、運用技術的能力、與人溝通協作的能力以及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我們認為“項目教學法”能夠有效改變傳統教學中“灌輸式”的教學模式,在提升學生學習興趣與積極性的同時,有效培養學生的協同能力、創新思維以及實踐能力。經過探究,我們發現“項目教學法”如下好處:
1.培訓周期短,見效快。
一般來說,項目教學法是在有限的空間及時間段內開展,同時教學成效也可在完成項目后就可以測評,測評性較好。
2.在教學過程中具有良好的可控性。
“項目教學法”是由師生共同參與的,教師針對學習活動進行掌控,能夠促進學生更為專注的進行實踐。
3.能夠將理論與實踐結合起來。
完成項目必然會面對怎么做的問題。這就需要學生從理論知識著手,在理論知識的指導下進行項目分析、訂制工藝流程。最終通過實踐獲得的成果又會反過來向學生提問:是否是這樣?是否與書上講的一樣?這樣對不對?盡管項目教學法在德國已經運用得很成熟,對培養學生的關鍵能力十分有效,但由于國家之間的教育體制有著明顯的差異,它的局限性在所難免,可以借鑒完善,卻不能完全照搬,必須活學活用。要使用項目教學法,教師應根據教學目標、學科性質與特點、學生情況以及教學條件進行規劃。在中職機械專業,要采取項目教學法,我建議最好是在高年級的實訓課程中使用。其核心是“以任務項目為主流,發揮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元制”的教學模式。使每個環節都能做到盡善盡美,是非常不容易的。教師合理設置項目任務,設置的項目任務能否保證學生完成,又怎樣掌握知識和技能,需要老師對該班學生有全面的系統分析,不同班級情況是不一樣的,同時還需要老師對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以及發展趨勢有清晰明確的認識,主要是老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老師在設計項目任務的時候,要遵循下列原則:體現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原則;項目任務設計具有難度層次性適宜;項目任務的設計要注重逐漸滲透方法,培養學生能力;項目任務的設計要具有開放性,為學生提供大膽想象的創新的空間。在機械專業課中,可以設置一些簡單的故障,將排除故障作為項目任務,將新課的邏輯內容合理地與之聯系在一起。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育教學是職業院校教學的重要方式。教育教學質量直接影響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和職業適應能力。對于機械專業,教學質量的高低直接影響學生未來的學習和就業。通過項目教學法,使理論和實踐教學有機結合起來,從而使職業院校教育教學質量得到提高。
二、結論
綜上所述,作為一名職業學校的教師,應該始終堅信“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有在教學中恰當選擇、合理正確運用“項目教學法”,才能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作者:武興榮 單位:甘肅省酒泉工貿中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