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項目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運用,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更加注重實踐與理論相結合,以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和科學意識為主要內容,從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而項目教學法指的是通過教師的指導,學生能夠相對獨立地進行信息收集、處理和加工、方案的設計、項目實施以及最終評價。如果能將兩者完美融合起來,不僅能夠大幅度提高教學質量和效率,而且也能推動項目教學法深入到實際教學中,將其科學性以及實踐性的顯著特點進行展現,最終應用到各種教學科目中。本文旨在圍繞項目教學法在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的應用提出更多有效的策略,希望能切實推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改革。
關鍵詞:項目教學法;初中信息技術;教學應用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主要是以培養學生的信息素養為最終目標,鼓勵學生更加積極地參與到社會實踐中,能夠熟練運用計算機和網絡解決現實中的實際問題,為人們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提供技術支持。隨著近幾年課程的改革,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標準指出要將培養初中生的核心素養作為教學指導的目標之一。因此,項目教學法被廣泛應用到了課程教學中。這種教學方法很好地規避了傳統教學方法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將枯燥乏味地教學轉變為趣味性的實踐,通過讓學生在課堂上親自參與完成項目搭建、運行到結束,幫助學生更好地將所學習到的知識應用到解決實際問題中,提升動手動腦能力,最終幫助學生更好地就業和生活。
一、選擇項目教學法內容
(一)主體性原則
項目教學法的核心就是構建主義,而構建主義強調的是讓學生自己解決問題。因此,項目教學法的核心,就是讓學生根據教師設計的目標,通過自己的探索,完成學習計劃。初中生的性格特點以及認知水平與教師存在的差距較大,想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項目教學中,教師就需要本著主體性原則,尊重學生在項目教學法中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圍繞學生的興趣愛好展開。初中生已經具備了較強的自我意識與表達能力,所以在設計教學內容時,教師也可以詢問學生的意見,適當添加學生的想法。
(二)實踐性原則
信息技術課程本身具備較強的實踐性特點,學生通過學習與掌握信息技術知識,在實踐中加以應用。因此,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師開展項目教學法需要遵循實踐性的原則。在設計項目教學法的內容時,教師就需要基于學生的視角,設計與他們實際生活相關的內容。
(三)學科性原則
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材中,每單元的內容都是圍繞一個主題,循序漸漸地展開。因此,在使用項目教學法法時,教師不能將單元進行劃分,按照每個小章節制訂項目教學計劃,而是應該立足整個單元的內容,提煉主體設計項目教學內容。如此,學生才能由淺入深地掌握信息技術課程知識,并通過實踐活動將學科知識進行升華。
二、項目教學法方案的制訂與實施
(一)成立項目學習小組
完成項目需要小組成員通力合作,因此,項目教學法的第一步就是由教師為學生劃分學習小組。初中生正處于敏感的青春期,他們個性張揚、喜怒意識非常明顯,若教師劃分的小組不合理,那么不僅無法開展項目教學,還會影響學生的正常學習生活。因此,教師在成立學習小組時,首先需要了解每個學生的興趣愛好,并以此為核心,將學習方式、學習能力等方面可以優劣互補的學生劃分到一個小組。在初步確定小組成員后,教師還需要征求小組成員的意見,直至沒有異議后,方可以正式確定學習小組。
(二)制訂學習計劃
在確定了學習小組后,教師就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為學生設計項目流程。項目教學法的一般流程包括設計、準備調查表、完成調查問卷、整理調查結果、開展實踐活動、撰寫活動總結以及進行自我評價。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設計。若學生所設計的有不合理之處,教師需要進行指正,以便項目教學能夠順利開展。
三、項目教學法的實踐策略
(一)優選學習資源,營造健康合作學習氛圍
對于初中信息技術課程教學,傳統的教學方法通常都是教師講解信息技術的知識點,學生被動接收和消化,對于難點內容有部分同學消化不了,導致問題越積越多,影響下一步的學習計劃和安排。運用項目教學法開展教學成功打破了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的這一僵局,結合初中信息技術教學的目標和特點,這種新型教學方法完全將學生放在了主體位置上,通過實際案例的引入,教師從旁積極引導,學生的自主實踐意識被完全激發,思維也得到了進一步拓展,加上優質學習資源的支撐,能夠為學生營造自主、平等、和諧的學習氛圍,讓他們的創造性和探究性得以全面發展。例如,在學習《信息時代話信息》一課時,為了引導學生加強對信息技術的認知,敢于大膽嘗試,通過借助信息技術手段獲取信息、交流信息,筆者就使用了項目教學法。首先,通過項目驅動完成“一部手機游北京”為主題的任務,第一步先確定最終目的地,如北京眼科醫院,然后問學生出門前要準備哪些證件。經過小組協作探究確定如何到眼科醫院?其次,學生在到達眼科醫院之后,如何進行掛號,并對相關資料進行搜集。最后,擬訂具體的出行線路。通過具體項目,鼓勵每一名同學都能積極參與到項目設計中,提高學生對信息時代的了解,幫助學生分清信息與信息載體的區別,從而提升學生整體信息素養,讓學生切實感受到互聯網帶給生活的便利。
(二)科學劃分小組,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在項目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科學劃分小組是最基礎的要求。作為初中信息技術課程的教師,一定要學會引導和組織學生通過互相合作的形式來完成學習任務,將被動變為主動,由個人變為小組,通過小組交流、全班討論、教師指點等步驟推進項目教學法的順利應用,在互補互利的合作模式中最大限度地挖掘個人潛能,培養學生形成互幫互助的團隊協作精神。例如,在學習《表格修改有章法》一課時,筆者將學生劃分成為了若干小組,將學習基礎不同的學生進行平均劃分,以保證組與組之間的能力沒差距不大。首先,以“家庭支出表格”的主題任務為例,引導學生分析和討論,將其中錯誤的信息找出來,并加以改正。然后,筆者引導各個小組的學生對現有的表格進行美化,調整其結構。通過小組合作模式,讓學生對工作表的修改、美化、單元格的格式設置等相關知識有更深入的了解。
(三)明確項目流程,為學生提供具體的指導
項目教學法能否在初中信息技術課程中有效開展,教師是否明確項目流程是關鍵影響因素。教師需要在具體實操環節中對學生提供正確引導,為學生合理分配任務,最終才能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和參與熱情。例如,教師在開展“電子郵件”這一知識點的教學時,就可以為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那就是每一名同學給教師的郵箱發一封電子郵件,內容為“今天最值得高興的一件事情”,要求學生按照項目流程完成操作練習。需要注意的是,教師自身必須要對項目的具體流程加以明確,熟悉流程以及各個節點任務,從而保證該項目能夠順利進行,學生也可以更好地掌握這一技能。
四、項目教學法的成果展示與評價方式
初中生正處在表現欲較強的時期,他們渴望與他人分享自己獲得知識,也希望得到教師的表揚。因此,教師就需要注重項目教學的成果展示與評價環節。
(一)撰寫活動總結,展示學習成果
一份完整的活動總結應該包括三項內容,即學生在過程中所掌握的知識與獲得技能,項目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存在的不足以及學生對整個項目流程的體會和感悟。因此,撰寫活動總結,不僅可以進一步幫助學生鞏固掌握的知識,還能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語言組織能力。對于每一份活動總結,教師都應該仔細研讀,給予最中肯的評價,以使學生感受到教師認真負責的態度,促進學生不斷提升自己完成項目的能力。此外,為促進班級學生學習成果的交流,達到班級學生共同進步的目的,教師也需要選取較為有代表性的活動總結,讓小組成員在班級中演講。如此,獲得演講機會的學生就會在教師的激勵下更有學習動力,而沒有被教師選中的學生,也會著力尋找自己小組與其他小組存在的區別,并努力鉆研以求能夠獲得在課堂公開演講、接受教師表揚的機會。
(二)運用多種方式,評價學習成果
學習中的主人是學生而不是教師,所以,學習成果的直接決定人是學生。初中生的自制力和耐力較差,在脫離教師的引導、自己完成項目的過程中,學生容易產生厭煩心理,從而敷衍了事,導致項目教學難以達到預定的目標。為此,教師就需要充分發揮課程的輔助作用,扮演好監督者和輔助者的角色。項目教學法是由多個小項目組成的,因此,在對學生進行監督時,教師就需要著眼于每個小項目,當小組完成每個項目時,教師都應該適時給予評價。如此,既能讓學生發現學習過程中的不足之處,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熱情,從而有效提升項目教學的效率。
五、結語
綜上所述,項目教學法作為初中信息技術教學中最常用到的一種教學方法,在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同時,還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合作意識,在提高信息技術能力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綜合信息素養,為最終向國家輸送更多綜合型的信息技術人才奠定了堅實基礎。
作者:霍樹霞 單位:東營市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