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對分課堂項目教學法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項目教學法應用于護理英語教學雖然在總體上得到了學生的普遍認可,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但在實踐過程中也出現了學生自主選擇項目的難易度參差不齊,達不到學習效果,在語言基本知識方面存在較多失誤、自信心不足、小組內和小組間討論效果差等諸多問題。為解決上述問題,將對分課堂教學理念與項目教學法相結合,在發揮學生自主性、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的同時,注重強化教師的主導作用,取得了更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對分課堂;項目教學法;護理英語;學習興趣;教學效果;教學改革
目前國際護士市場出現了緊俏的行情,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等發達國家對護士的需求量巨大。國際上對護理人員的日益增長的需求為我國護理人員的就業提供了新的機遇,與此同時,也對我國的護理英語教育提出了更高要求[1-2]。目前專業英語教學教學方式單一,教學環境匱乏,學生水平參差不齊,學生注意力難于集中,導致課堂上頻頻出現說話、玩手機、不聽講等現象,嚴重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3]。因此,極有必要采取更為先進有效的護理英語教學模式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與學習興趣。
1項目教學法是一種探究性學習模式
該教學模式可促進教育教學由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化,從以“教”為中心向以“學”為中心轉化,從“繼承性學習”向“創新性學習”轉化。成功的項目教學能夠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更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4]。通過對一個個與所學知識密切相關的真實情境與復雜問題的解決,學生可以在能動愉快的氛圍中建構自身的知識體系[5]。近些年來,我國也一直在倡導項目式教學改革,項目教學法在計算機、化學等學科中陸續開展[6-8],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了學習成績。本課題組也在借鑒同行研究的基礎上,將項目教學法運用到護理英語教學實踐中。總體上學生普遍對該教學方法認可度高,學習興趣也得到了很大激發[9]。但與此同時,在實踐過程中我們也發現了兩個比較突出的問題:1)學生自主選擇項目的難易度參差不齊,部分小組選擇的語言或知識水平過低,達不到學習效果;2)多數情況下,學生無論在語言知識、專業知識還是單詞發音等基本方面存在較多失誤,學生自信心不足,也影響了小組內和小組間的討論效果。本課題組認為,在發揮項目式教學優勢的同時,極有必要強化教師的主導作用,實現兩者的結合。于是,我們想到了對分課堂的策略。對分課堂系復旦大學張學新教授結合傳統課堂與討論式課堂各自的優勢,進行取舍折中,提出的嘗試改革傳統課堂的教學方式。對分課堂一經提出,就在短期內為包括護理學教師在內的各學科教師所接受并付諸實踐,效果良好[10-12]。該教學模式包含三個環節:第一堂課由教師依據教材講授章節的主體框架和重點、難點;學生在兩堂課之間自主學習與章節相關的內容,并提出相應的問題;第二堂課學生就相關問題進行分組討論,教師給予及時輔導和總結。所以對分課堂也叫做PAD課堂,即Presentation(講課)-Assimilation(內化)-Discussion(討論)。在實際操作層面,由于大學課堂普遍為2~3節課連上,因此可以安排前半部分時間對上節課授課內容進行討論及總結,后半部分時間講授新課的形式進行,從而形成師生“對分”課堂的格局。對分課堂強調三個核心理念:1)將一半課堂時間分配給教師講授,一半分配給學生討論;2)將教師講授和學生討論在時間上錯開(如相隔一周),讓學生在中間根據自己的節奏進行自主學習和個性化吸收;3)注重形成性評價,避免考生“臨時抱佛腳”的弊端。對分課堂突出特色是在學生充分理解基礎上,訓練他們的批判性思維能力。本研究試圖通過實證性研究,通過將對分課堂教學理念與我們之前采用的項目式教學相結合,探討兩種教學方法在護理英語教學中的融合模式,并評估其對護理英語教學效果的改善作用。
2基于對分課堂的項目教學法護理英語教學設計
通過對對分課堂及項目式教學理念的認真研究和梳理,筆者在2018年春季學期對護理英語進行了基于對分課堂的項目式教學實踐。其課堂設計如(圖1):護理英語上課時間安排為每次2節,每節50min。首堂課的第一節和第二節均以教師為主體。第一節介紹護理英語的性質、學習意義、學習方法、教學安排等情況,使學生對于接下來的護理英語學習做好準備;第二節課教師開始從專業詞匯、語言實際運用、中外文化差異等角度教授項目1的重點和難點知識。課后,由學生根據老師的課堂教學脈絡,通過精讀教材、查閱網絡等方式內化吸收所學知識,并以讀書筆記的形式上交教師,以督促其完成。第二堂課的第一節,以學生為課堂主體,分享其自主學習成果,并進行師生交流;第二堂課的第二節,則又以教師為主體,教授項目2的重點和難點知識,以此類推,直至完成整個護理英語教學任務。通過上述的課堂設計安排,將對分課堂教學理念融于項目式教學中,既實現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提高了學生學習興趣,又強化了教師的主導作用,保障了學生學習的準確性和系統性。
3基于對分課堂的項目教學法護理英語教學效果反饋
護理英語基于對分課堂的項目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和結束后收集學生對教學的反饋和意見,主要有以下幾方面:1)學生能夠積極參與知識學習。本教學模式的項目式教學理念使學生在更加自由主動的氛圍中,積極自主地構建其知識體系。即使有個別學生最初積極性不高,在整體氛圍的帶動下,亦能較好的完成相關項目的學習任務。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都大大提升,同時學生的自學能力和團隊意識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2)學生認為教師對知識提綱挈領式的講授至關重要。多數學生認為教師哪怕對項目簡明扼要的闡述,對于學生后續的自主學習都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使學生的自主學習更加有章可循,可保證學習內容和難度在一個較為合理的范圍內。而且,教師主導下相對一致的學習內容和目標更能引發學生的共鳴和參與。3)在學習過程中,筆者遇到最大的問題是學生對護理英語學習的意義認知不足。雖然學生能夠積極配合教師完成相關項目的學習,但基本上還是將護理英語視為一種專門知識,而不是一項重要的專業技能,自我感覺其將來未必能夠在工作中使用到英語,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他們的學習主動性。
4結語
在當今全球化背景下,英語已成為了當之無愧的全球普通話,英語已從敲門磚轉變為了一種個人基本能力。護理英語屬于專門用途英語的范疇,在當今社會,其學習的目的在于深化自身的專業知識,促進國際交流。從一定意義上說,良好的專業外語能力本身就是優秀專業能力的表現。教師務必要讓學生清楚地認識到這一點。基于對分課堂的項目教學法使學生的護理英語學習既有較高的理論指導,又有基于實際工作的充分的實踐交流,對于其將來融入國際化的醫護環境大有裨益。
作者:戴紅良 賈桂枝 梁春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