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物理教學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深入推進,教師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尤其是思維能力。物理是一門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強的精密學科,要想學好這門學科,學生需具備良好的思維能力。然而,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是先天形成的,而是通過后天培養而成的。對此,本文從三個方面重點闡述了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
關鍵詞:初中物理;思維能力;培養
思維能力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它在人們的生活和工作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人的思維能力是通過后天努力獲得的。因此,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想方設法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為學生今后更高層次的物理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結合多年的教學實踐,筆者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邏輯推理能力這三個方面入手,闡述了如何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能力,以期提高學生物理綜合素養。
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
觀察能力是學生形成創造性思維的基礎,沒有觀察,何來發現,創造更是無稽之談。要做到科學地觀察事物,學生既要用眼睛仔細地看,又要調動手、耳等器官,并運用大腦進行思考。對于初中生而言,要想學好物理,就要懂得觀察,所以物理教師需引導學生學會觀察現象和探究事物發展的過程。具體來說,教師應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實踐,展開對觀察事物的想象,鍛煉學生的物理思維。這里所說的想象,并非是胡思亂想,而是學生透過事物表象進行快速聯想。如在“聲音產生與傳播”這一節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根據個人的想法,猜想聲音是怎樣產生的。在觀察和想象的過程中,學生能拓寬思維,培養觀察能力。
二、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
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師需要對學生進行長期的培養。然而,在長時間的學習過程中,學生若對學習內容不感興趣,他們則很難持之以恒地學下去。對于初中生而言,能否長期堅持學習,取決于他們對學科的興趣,所以教師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多進行物理實驗,因為學生對實驗操作比較感興趣,同時物理實驗也能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因此,在教學過程中,筆者建議教師多安排物理實驗課,它不僅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還有利于發散他們的思維。
三、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在傳統的物理實驗教學課上,教師總是按部就班地講解實驗步驟,學生則在安靜地聽課。這種實驗教學只停留在表象,沒有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與《初中物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相差甚遠。對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主動探索,全面分析物理現象,突破教材和大綱的桎梏,進行大膽的設想,以此發揮學生的創新思維。值得一提的是,在教學試驗方案設計中,教師應創造有利于學生單獨思考的教學情境,把學生放在探索者和發現者的角色上。對此,教師可以將物理課轉移到實驗室,并且將驗證性的實驗教學內容改編成探索性的實驗教學內容。如在教學“牛頓第一定律”過程中,教師可安排學生親自做實驗,讓學生將兩輛小車從兩個同一高度的斜面上進行滑行。通過分析小車滑行速度,學生可得知斜面的阻力大小,并發現阻力越小,小車的滑行距離就越遠的現象。這種教學法能發散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獨立思考問題,從而培養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
四、結語
通過不斷的實驗和探究,學生能夠學會獨立思考,培養自身的思維能力。因此,初中物理教師要積極實踐和探索,不斷創新,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激發學生物理學習的興趣,發散學生的思維,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參考文獻:
[1]劉賢龍.初中物理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新課程(中),2017,(2).
[2]張樹鳳.“微課”視域下的初中物理教學實踐[J].課程教材教學研究(中教研究),2017,(Z1).
[3]徐華.智慧教室背景下初中物理教學實踐的思考[J].湖南中學物理,2017,(3).
[4]袁紅梅.“討論”模式下初中物理教學中的亮點挖掘[J].湖南中學物理,2017,(3).
作者:張玲 單位:大連市嘉匯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