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舞蹈教學表演意識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培養學生的表演意識,有利于提高大學舞蹈教學質量,促進舞蹈教學發展。本文在分析表演意識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基礎上,對于大學舞蹈教學中學生表演意識培養的具體方法、對策進行了分析研究。
【關鍵詞】表演意識;大學舞蹈;培養
一、表演意識在舞蹈表現中的作用意義
(一)增強舞蹈感染力。較高的表演意識能夠增加舞蹈藝術的魅力。舞蹈表演是通過形體語言來展現,而不同的形體語言包含了不同的情感,通過這種情感傳遞方式,在舞蹈表演過程中,將其中包含的情感進行形象并且具體的傳達和表現,達到生動、感人的效果。因此,在舞蹈表演過程中,除了表演者具備相應的舞蹈動作基礎外,其形體姿態以及表情等,都能夠進一步展現舞蹈中的情感,從而將舞蹈內涵表現出來,達到較好的藝術效果。舞蹈者的表演能力就包括表演意識。(二)增加舞蹈的靈性。舞蹈本身具有一定的靈性。舞蹈表現的動作、展現方式多種多樣,表演過程中情感收放的靈活控制等,都賦予了舞蹈本身的靈性之美。如果在舞蹈表演過程中,舞蹈表演者能夠領會舞蹈的精神內涵,通過舞蹈動作展現、表情展示以及表演中的情感傳遞,就能展示出舞蹈的靈性之美,達到較好的表演效果。(三)提高舞蹈意境美感。表演意識還能夠提高舞蹈的意境美感。這是由于舞蹈表演本身不是一種單純的動作展現,而是通過動作展現與情緒傳遞,實現情感表達和思想展示,意境美感是舞蹈作為藝術所具備的突出魅力之一。因此,舞蹈表演中,如果舞蹈具備較高的表演意識,能夠通過適當的表演展現,就會顯著提高舞蹈的意境美感,通過形象生動的舞蹈畫面,引發人們的各種情感,從而達到共鳴。
二、大學舞蹈教學中學生表演意識培養
首先,通過對學生舞臺表現意識的培養,來實現舞蹈表演意識的培養和提升。舞臺表演是實現舞蹈表演的重要環節,因此,在學生舞蹈表演意識培養中,通過對學生舞蹈表現的習慣意識培養,讓學生樹立起一種課堂即舞臺、練舞室即舞臺等的習慣意識,在日常教學與實踐鍛煉中,將每一次表演訓練都作為舞臺表演來對待,嚴格把握舞蹈表演中的動作與眼神,通過這種長期訓練與習慣意識引導,從而提升學生的表演意識以及能力。其次,要注意加強對學生舞蹈表演中的樂感以及節奏感的鍛煉培養。良好的樂感與節奏感是舞蹈表演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在舞蹈表演動作的動靜、起伏之間,還應注意加強舒緩流暢的過渡變化的教育培養,從而在舞蹈表演過程中,通過不同節奏與音樂變化下自然流暢的動作轉換,達到動作節奏與音樂、舞蹈表演相統一,從而實現較好的表演效果。在對學生樂感與節奏感培養鍛煉的過程中,舞蹈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具有代表性并且節奏感比較強烈的舞蹈節目,作為教材樣本進行教學展示與訓練,從而逐漸提升學生舞蹈表演中的樂感與節奏感,實現表演意識培養。再次,應注意通過對學生實踐演出的訓練強化,促進學生舞蹈表演過程中創新能力的提升,從而提高學生的表演意識和表演能力。舞蹈表演經驗的積累以及創新,是建立在一定的舞蹈表現實踐基礎上。因此,舞蹈教學中,重視對學生舞蹈演出的鍛煉培養,為學生創造一定的舞蹈演出機會,讓學生通過舞蹈展現與表演,對表演形式以及舞蹈動作、表情展示等進行積累、總結,從而在舞蹈表演與學習過程中達到一定的創新,促進學生表演意識與能力提升。比如,在舞蹈教學中,積極組織學生進行舞蹈節目設計排練,在學?;驅I院系進行表演展現等,在舞蹈設計與排練中,注意引導學生通過舞蹈內容場景的想象,對舞蹈表演中的動作進行更加形象或具體的展現,從而在舞蹈動作設計與排練中加以應用,形成較好的舞蹈創新節目。最后,在加強舞蹈表演的基礎訓練上,提高學生對舞蹈作品的感悟理解,實現表演意識與能力的培養提升?;A訓練是舞蹈表演的關鍵,舞蹈表演中要想通過自然流暢的形體語言進行舞蹈展示,需要一定的基本功,只有在達到一定數量或質量的訓練基礎上,才能夠擁有扎實的基本功,從而在欣賞舞蹈節目時,能夠更好領悟舞蹈動作以及其中的情感思想,領悟舞蹈的藝術魅力,從而運用到自身的舞蹈表演中,通過較好的表演意識和表現能力,將舞蹈效果展示出來。以《蕎麥花開》為例,該舞蹈展現的是一位彝族少女的成長經歷,在舞蹈表演過程中,少女不同成長時期的舞蹈動作與情緒傳達都各具特點,只有熟悉了舞蹈表演并且掌握了相應的表演基礎,才能夠更好展現其童年時期的無憂無慮、少女時期的害羞等。
參考文獻:
[1]徐宇武.試論大學舞蹈教學中提高學生情感表現力的方法[J].大眾文藝,2016,24(19):213.
[2]趙濤.大學舞蹈教育現狀與改革對策[J].藝術評鑒,2016,11(07):120-121.
作者:王璐 單位:沈陽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