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學前教育專業舞蹈教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基本形體訓練
基訓是舞蹈的必修課,是學習舞蹈的基礎。首先,教材的選擇要結合學生的身體條件和基礎。設計的動作應適合所有學生的接受能力,而動作做的好壞程度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調整。基本訓練內容應把桿和地面訓練相結合。地面基本上以開垮、坐壓前、旁、后腿,躺身抬(踢)前、側、后腿,跪下中腰為主。把桿訓練學習芭蕾舞手型手位、腳位、擦地、蹲、小踢腿、大踢腿,訓練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在最短的時間內,身體的各個部位都能活動起來。在掌握了以上能力的基礎上,可以學習簡單的身韻組合,著重進行腰的訓練,以上訓練方法均為了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包括力量、柔韌性、穩定性、協調性和靈活性。教師可以在訓練過程中可以根據動作選擇適合的音樂,用以提高學生學習興趣,不會覺得過于枯燥無味。
2民族民間舞風格的動律的學習
在民族民間舞蹈的學習中,在每教授一個新的民族舞蹈時先讓學生課前收集資料了解該舞蹈的宗教習慣、風土人情、文化習俗等,增強學生的文學修養。在舞蹈基本動作和技巧的基礎訓練中,通過教師示范,讓學生反復訓練,掌握分解動作及要領,在教學中要讓學生掌握不同民族舞蹈的具有代表性特點的基本動作,至少要讓學生能通過舞蹈動作分清是哪個民族的舞蹈。例如維吾爾族舞,可以抓住它的切分節奏特點以及移頸舞蹈動作;傣族舞蹈特有的三道彎展示了女性柔美的身姿;藏族舞蹈的有節奏的屈伸,教師用示范的方法將不同的屈伸演示出來讓學生進行對比,了解腿部屈伸的區別和內在的感覺。屈伸是膝蓋一彎一屈的過程,但屈伸又有所區別,如藏族踢踏舞膝蓋的感覺是顫動的,弦子舞的屈伸則要求腳有踩在棉花上柔軟之感等。這樣用形象的說明和對比的方法,使學生更快地掌握各種屈伸動作。
3學習各類幼兒舞蹈在此基礎上使學生逐步地具備創編能力
多欣賞幼兒舞蹈,學習幼兒舞蹈動作,掌握幼兒舞蹈的特點,再逐步培養對兒童舞蹈的編排能力,激發創造力。學習幼兒舞首先讓學生掌握基本的幼兒舞步,在學習了一些簡單的幼兒舞蹈組合以后,可以讓學生自己扒帶子。先根據學生的水平進行分組,然后給每個組不同的一段視頻,讓學生自己看著視頻學習舞蹈,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學校訓練之后,可以考慮讓學生自己創編,對兒童舞蹈的編排能力也是教學能力之一。我會給他們一段音樂,分組創編,最后展示成果。創編成果是學生能力和舞蹈語匯的掌握、理論水平的提高、理論指導實踐操作過程的最后完成的展示,需要一定的創造力。創造力對職教學生來說,是在知識經濟時代的激烈競爭中生存和立足所必須具備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關系到幼師教育培養目標的實現。所以職教幼師教育必須在一般的以傳授知識和技能為重心的基礎上,加強對學生創新意識的培養,以適應幼兒園對教師能力的要求。
4結語
綜上所述,舞蹈是一門技能性很強的課程,中職學生在學習舞蹈的過程中也必將面臨更多的難題。筆者將在自己的教學崗位上盡自己最大的能力,為幼兒園輸送合格的幼兒教師。
作者:王昭文 單位:義烏市國際商貿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