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合作教學與舞蹈教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基于合作教學法的高校舞蹈教學方式
1.科學地建立學習小組
在高校舞蹈教學當中,合作教學法的首要任務就是建立學習小組。在具體建立的過程中,舞蹈教師一定要針對每一名學生的不同特點,科學地進行分組。在平常的教學過程中,也要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和鼓勵。否則將可能會出現小組中的學生依然我行我素,彼此缺少溝通和交流,依舊進行個體化學習的“偽學習小組”的情況。所以,在合作教學法的實施過程中,教師應當讓學生明確整體與個體之間的管理,認識到他們是為了共同的目標在一起進行學習的。在實際舞蹈課程當中,學習小組之間的關系主要表現為四個方面。首先是共同目標,有時小組內的學生為了參加某些活動或完成一件舞蹈作品,會進行合作研究和集體排練。其次是共同獎勵。如果小組達到了一定的學習目標,組內的每一名成員都會得到相應的獎勵。再次就是資源共享。由于小組內每個個體的時間和精力都十分有限,因此在舞蹈學習方面進行資源共享,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和舞蹈技能。最后是角色互補,在小組成員長期共同學習的基礎上,相互之間會形成一些互補的角色,各自擁有明確的任務和分工,真正發揮學習小組的功能。
2.明確個體的責任
在建立了舞蹈學習小組之后,舞蹈教師應當給每個學生都分配適當的工作和任務,以確保每一名學生都能真正地融入到小組當中。對此,舞蹈教師應當充分重視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是確保小組成員設置的合理性,這樣有利于增強小組成員的責任感,避免“搭便車”的情況出現。根據美國教育學家的研究,當一個學習小組的人數為3-6人的時候,小組內的每一名成員都會積極發言。而當小組內擁有7-10人,甚至更多的時候,就總會有幾個人一言不發。基于這一研究,結合我國高校舞蹈教學的特點,應當將小組人員設定在4-6人之間為宜。第二是要對小組成員進行不定期的隨機抽查,以確保這些學習小組真正的形成和合作學習的效應。最后,還可以在每個小組中安排一名負責人,可由舞蹈成績優秀的學生擔任,協助舞蹈教師對學習小組進行管理。在平時的舞蹈學習和訓練當中,也能夠幫助和監督組內的成員。
3.采用學生互評的方法
在傳統的高校舞蹈教學當中,采用的是以舞蹈教師為主體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教師作為唯一的評價主體,其主觀思想意識和個人偏好都會對評價的標準和內容產生影響。在這種教學模式下,學生處于十分被動的位置,在學習過程中,無法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也不能有效地對自己的觀點和見解進行闡述。因此,學生互評方式的引入,能夠使教師的評價和學生之間的評價進行結合,使評價結果能夠更加的客觀直接。這樣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過,在學生互評的過程當中,教師應當加以適當的指導,保證評價的公正性。對于一些敷衍性質或帶有個人情感色彩的評價,教師應當給予指正和引導。
二、總結
與傳統的高校舞蹈教學方法相比,合作教學法具有十分明顯、巨大的優勢。合作教學法的利用,能夠更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舞蹈技巧等方面的能力。同時,合作教學法還能夠增強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提高學生學習舞蹈的興趣,增加學習積極性,從而取得更加理想的舞蹈教學效果。
作者:呂妍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