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芭蕾舞蹈教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對國內藝術類高校舞蹈課程設置的現狀分析
在舞蹈基礎訓練中老師基本都是在對動作的標準做細致的要求,學生一般都是對動作的機械記憶,雖然身體上都能夠很快的把握對動作的要求,但是舞蹈動作與情感表達是割裂的,出現了嚴重的斷層現象,勢必造成動作與情感的脫節,這種現象在普通藝術類高校中尤為普遍。這造成了學生在舞蹈表演中不能很快的進入角色,大大的阻礙了學生學習與教師排練的進度。目前國內高等藝術院校和綜合類大學中的舞蹈教育中大都存在這樣的問題。
二、關于舞蹈動作和舞蹈表演
大家都知道芭蕾基訓課目的是解決學生基本站姿、控制力、跳、轉等技術性問題的課程,就算芭蕾舞專業的學生上課時都會覺得枯燥,雖然老師都是會嚴格、嚴厲的要求學生,但是往往學生都不能預期的完成老師的要求。這次中法文化交流中,芭蕾舞老師Mariolina教授每一個動作時都會強調用情感引領動作,她總是讓學生先建立表演的心理,用“心”去做動作,在整個動作過程中千方百計的使學生進入舞蹈空間,享受任何一個動作,而不是機械的去完成動作。課后Mariolina和同濟大學的陳婷老師以及同學們的交流中,她說:“同學們,你們已經是具有了非常好的身體和對動作的把握,但是你們沒有在跳舞,你們在做體操。”這一句話我一直記在腦子里,使我久久不能平靜。事后我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傳統的舞蹈教學中,舞蹈組合與舞蹈表演一直是個分開的課程,我們也一直在沿襲這樣的教學方法,上至北京舞蹈學院,下至地方院校。在中國,舞蹈基礎訓練課教學中對于動作的標準與高質量的把握是無可挑剔的,對于不同的專業在每個年級也都有設置劇目課,目的是解決學生的舞蹈表演能力,有些地方院校還專門開設了戲劇表演課。但是我們都知道,舞蹈表演與戲劇表演是有著很大的不同的。中國舞蹈大辭典對于舞蹈表演如是描述:舞蹈演員除了能夠靈活運用身體來表現復雜多變的動作和技巧,還必須加強對社會生活的歷史、現狀的了解和對社會各階層不同人物的觀察、理解和體驗,才能塑造出多種多樣的人物性格,才能完成舞臺上的二度創作。舞蹈動作是經過提煉、組織和美化了的人體動作。舞蹈動作主要由舞蹈的動作、姿態、步法、技巧四種因素構成。舞蹈組合是舞蹈動作組合的簡稱。這種舞蹈動作組合,一般不賦予它特定的舞蹈語言傳情達意的意義。所以說舞蹈組合的訓練價值是使學生能夠對各個舞種的形態、動態、神態以及韻律的把握。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的任務是對于舞蹈動作的姿態、動律、路線、節奏、力度、呼吸以及肌肉與關節的用力方式的講解,從而導致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忽略了舞蹈的本身,為何而舞?這樣訓練出來的學生只能成為一個“跳舞的機器”,使得舞者缺失了生命的靈性。皮娜。鮑希說過:“我舞蹈,因為我悲傷。”所以,舞蹈最大的能量就是抒情,應該更多的去關注為何而舞?舞什么?即便是舞蹈組合的訓練也應該關注它的傳情達意的“語言性”。但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用了大量的時間來為了教動作而教動作,學生為了學動作而學動作,這樣就造成了課堂訓練與舞臺轉變有了一個很大的鴻溝,使得教學古板、僵硬,落入一種停滯的程式化中。并且現在大部分高中起點的舞蹈生是為了考學而學習舞蹈,舞蹈基礎差,對舞蹈沒有多大興趣,有的時候上課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上課,相信大家都有相同的體驗。
三、法蘭西流派的浪漫情懷
浪漫這個詞用在法國絕對的稱職,法國充滿著浪漫氣息、是一個多資多彩的國家。悠久的歷史和發達的現代化建設讓法國擁有著特殊的魅力,古老精致的建筑、現代人的浪漫情懷等等這些都是法國文化的生動體現。來到法國還有一個非常好的現象就是法國的街頭藝人比較的多,他們為法國的獨特風景增添了亮麗的風采。在這個自由的國度,不會有人干涉你如何舞蹈,是否符合觀眾的口味。他們幾乎每天都是沉浸在藝術海洋與獨特的舞蹈氣息中,法國就是你能想象到的神奇。所以說舞蹈對于法國人來講是純粹的,不是用舞蹈只做生存的工具,他們只要有表演就會用一種享受的心態去展現,享受生活,享受舞蹈帶給人們的那種快感。浪漫主義文藝思潮發端于18世紀末和19世紀初的巴黎,浪漫芭蕾時期法國創作了一大批優秀的芭蕾舞作品,如《仙女》、《吉賽爾》、《海盜》等,其總體特征與法國文化一樣,高貴典雅、嚴謹規范、輕盈飄逸、情懷浪漫,具有典型的浪漫主義藝術特征,所以法國流派的芭蕾舞同樣具有浪漫主義情懷。芭蕾舞老師Mariolina在同濟大學的授課過程中,沒有就肌肉的力量、外開、旋轉和跳躍等技術性的問題做了很多細致的講解,下面就幾個主要方面做一下說明分析。首先,在舞蹈演員動作時,眼隨手動這個環節,強調了用鼻子帶動,鼻子高高在上的那種貴族氣質,如果強調下巴抬起,頭上揚,這個動作勢必會引起動作的僵硬,而鼻子是不能用力的,這樣就使動作自然的松弛了下來。其次,胳膊如水。每次在做阿拉貝斯時,都會強調柔軟像水,輕盈像羽毛,內心要跟著胳膊的流動使心靈飄動起來,把沒有靈性的芭蕾動作描述的無比具有生命感。第三,強調動作與感覺的完美融合,在做任何動作時都要把感覺放在第一位,哪怕一個手指,眼神,蹲,跳,轉都要用與感覺和呼吸緊密結合,從心底出發,讓每一個動作都要有心靈的感悟,用“心”舞蹈。
四、如何解決在動作中由心而舞
除了讓學生大量的練習舞蹈基礎動作以外,還應該不斷的嘗試新的練習項目。
(一)讓學生了解芭蕾舞的文化背景,感受芭蕾舞的浪漫情懷。此環節可以多給學生觀賞法國以及世界各地的優秀芭蕾舞作品,感受芭蕾舞的文化氣息。觀賞西方的優秀影視劇作品,感受中西文化的區別。
(二)給學生增加戲劇表演的機會,鍛煉學生的舞臺表演能力,提高表演水平。
(三)可以嘗試到教室、舞臺以外的室外空間去舞蹈,感受真實的陽光、水、河流、空氣、鬧市區、曠野中,增加生活中真實的感受,體驗不同空間帶給身心的巨大能量。
(四)教師要不斷的改進教學思路,對癥下藥,研究新時代學生的心理。
(五)舞蹈課中總要培養學生的舞蹈角色感,即便是舞蹈組合,不斷的啟發學生用心跳舞,用情跳舞,情動于中而形于舞,不斷的拓展教學思路,完善教學方法。綜上所述,在舞蹈教學中只要不斷總結經驗,不斷的改變教學模式與理念,縮短舞蹈組合和舞蹈表演的距離,這樣就會使學生很快的進入表演狀態,使舞蹈動作和舞蹈表演的情感完美統一。
作者:紀華林 單位:信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