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舞蹈教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舞蹈對于培養人的多方面素質的系統綜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主要表現在其對學生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的提高,對培養學生審美能力具有積極作用,更對學生的集體意識和合作意識有提升作用,即對學生離開學校之后融入社會的生活方式、思維方式產生明顯的導向作用。舞蹈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胡爾巖曾說:“舞蹈是身體的藝術;舞蹈是心靈的藝術;舞蹈是身體與心靈一起飛翔的藝術;確切地說,舞蹈是心靈駕馭身體、身體表現心靈的藝術。”在舞蹈教學實踐中,學生的精神活動與形體活動交互作用的結果將極大地促進形體美的形成。舞蹈訓練需要長期鍛煉,能增強體質。舞蹈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通過舞蹈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形成正確的審美觀,以高尚的審美情趣提高創造美、表現美、感受美的能力。同時,舞蹈教育能夠提高學生的創造力,并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舞蹈需要人在配合音樂旋律的同時,使自己的情緒達到最大化的釋放,進入一種空靈的心理狀態。而這種心理狀態反過來會使表演者產生創造的靈感。此外,舞蹈教育中經常需要學生互相合作,在這個過程中使集體觀念自然地融入到學生心中,有利于提高他們的合作意識。
二、創新舞蹈教學的對策
當前,高校舞蹈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理念比較落后。在教學中部分教師死搬教材,沒有把現代數字化教學方法等先進手段融入到教學中,無法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導致學生被動學習,時間長了就會消磨學習舞蹈的熱情;舞蹈教學受傳統模式的影響,仍然存在“師傅帶徒弟”式的科班教育方式;教學方法陳舊。高校學生已經在舞蹈方面具備相當的技術能力,因此,需要教師靈活地組織教學,采用生動、有趣味的教學方法,絕不能只靠一張嘴和一雙手機械地重復知識和進行指導。要解決好這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強化高校舞蹈教學的創新實踐,增強學生的積極性,促進學生全面提高綜合素質。
1.創造良好的舞蹈文化氛圍,提高對學生的吸引力。
由于舞蹈專業發展的歷史原因,造成舞蹈專業特長生從高中、初中甚至小學確定學習目標后,對文化理論課程不夠重視,很多學生在文化水平、藝術理論修養等綜合素質方面比較薄弱,直接影響了學生離校后的長遠發展。因此,學校和院系不能只追求學生技能的熟練,而應該把提高技能和綜合素質并重,從而培養出集表演、教學、研究于一體的優秀人才。這就需要學校創造良好的舞蹈文化氛圍,把舞蹈技能教學與文化修養、藝術修養等結合起來,提高教學質量,激發學生的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熱情。
2.創新教學方法,提高教學質量。
舞蹈教學應重視對教學方法的改革和改良。比如,應把多媒體技術、電化技術充分利用起來,輔助課堂教學。在舞蹈教學過程中,利用電視教材把教學內容直觀、形象地傳遞給學生,并對舞蹈風格、韻律、表演者的情感等內涵解讀出來,使學生加深理解和記憶。同時,多媒體技術能夠不斷再現,并對作品進行分解,使學生能夠方便地進行模仿和對照。如舞蹈動作的穩定性、準確性、協調性、靈敏性、巧妙性與流暢性等,通過多媒體使學生準確掌握各種舞蹈動作的要領,使學生的動作規范化。
3.尊重學生的個性,科學地進行引導。
傳統的舞蹈教學往往把學生置于被動地位,使學生的個性得不到釋放和展現。這種教學模式對課堂教學非常不利,因為無法使學生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從而導致主體失位。因此,舞蹈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個性,并加以科學的引導。教師要為學生創設良好的環境與氛圍,激勵學生積極主動地探索學習內容。在教學中,舞蹈教師要營造和諧氣氛,面對學生的積極嘗試要給予鼓勵,為學生提供表現的時間。教師還應與學生一起,對創新的想法進行設計、探索,使學生少走彎路,取得更好的教學與學習效果。
作者:李卓 單位:東北師范大學人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