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傳統文化在民間舞蹈教學的滲透,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我國悠久歷史文化發展中,多民族文化的交融構成獨具特色的民族傳統文化,民族民間舞蹈也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現代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下,民族傳統文化的繼承和發展越來越受到重視,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民族傳統文化的不斷滲透也是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體現。
〔關鍵詞〕傳統文化;舞蹈教學;滲透;思考
民族傳統文化在當前社會經濟文化建設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多民族文化發展背景下,民族民間舞蹈有著悠久的歷史,并包含了豐富的民族特色,其中的民族文化是重要的源泉和靈魂所在。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滲透民族傳統文化,不僅能夠提升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效果,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和弘揚有著重要的意義,隨著民族民間舞蹈的不斷發展,民族傳統文化也會不斷滲透,使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獲得不竭的動力。
一、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與民族傳統文化概述
民族民間舞蹈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部分,也是多民族文化沉淀的文化遺產,近年來,隨著院校教育的不斷拓展和深化,藝術教育領域在課程設計中也在不斷改革,民族民間舞蹈也是其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內容和形式上豐富多樣,種類繁多,這也和我國多民族文化發展傳統有著重要的聯系,同時也記錄了我國各民族不同文化發展的歷程。民族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這就是文化的特殊性,也對文化的傳播和在民族民間舞蹈中的滲透有一定的影響。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對民族傳統文化進行滲透,需要從認識上入手,即從民族心態、民族樣式方面進行滲透,這需要結合不同民族舞蹈風格特點以及地方民族的風土人情等,將民族的具體語匯融入其中,并進行分解,通過對學生進行講解和訓練,能夠讓學生從認知上對獨特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風貌等有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這對學生在肢體語言上的提高是非常有幫助的。[1]民族民間舞蹈在藝術形態上具有一定的區域性,這也使得民族文化的滲透會受到一定的限制,對民族舞蹈風格、民族傳統文化進行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再進行舞蹈教學,學生也會真正有所提升,這一過程不是單純地對學生進行形體訓練,也不是單純地進行民族傳統文化教育,而是讓學生在練習的過程中對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有更深入的認識,這也是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重要內容。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對學生進行民族民間舞蹈文化教育,需要從民族民間舞蹈的來源、形成等入手,學生了解了這些發展歷程,才能對民族心態、各民族風土人情有更深的認識,在此基礎上通過外在肢體語言來表現,如藏族民間舞蹈,與當地的宗教、農牧發展歷史有著較深的淵源,舞蹈也具有獨特的動律性,在具體動作中身體的角度也與宗教精神信仰有著很大的聯系,同時在地理特征上,遼闊的地域特征賦予藏族舞蹈更多的形式,在風格上更為多變,但又具有一定的共性特征,膝部的顫動或屈伸動作在踢踏等動作中表現得較為明顯,這也是舞蹈教學中的需要注意的重點內容。[2]民族民間舞蹈與民族歷史發展有著密切的聯系,結合民族文化等多方面的發展特征也可以對民族民間舞蹈的特征和規律有更深入的認識,蘊藏在民族精神血脈中的氣質和品格,通過具體的藝術形式得以展現,并得到繼承和發展,也使得民族民間舞蹈具有濃厚的地域色彩和生活氣息,與各民族人民生產生活緊密相連,如我國東北的秧歌,相較于其他地區的秧歌舞蹈,具有更為鮮明的藝術特征,融合了美、穩、俏、哏于一體,在教學過程中,要對這幾方面的特點在其具體的步伐操作上進行準確的把握,并從舞蹈形態上對神態進行掌握,使民間舞蹈的特點得以準確的表現。[3]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需要從民族文化滲透入手,但在教學實踐中由于對民族民間舞蹈缺乏系統化的劃分,而且在教學訓練中教師也往往是沿用傳統的教學方式,重點放在舞蹈肢體動作上,訓練過程往往是重復枯燥的,雖然舞蹈教學需要在長期的訓練中積累,但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舞蹈肢體動作訓練,而忽略舞蹈教學中的溝通交流,也會使學生對民族民間舞蹈訓練缺乏主動性,加之民族傳統文化滲透需要從具體的民族特色入手,很多院校在相關藝術課程中對這一內容缺乏重視,沒有進行課程設置,學生對民族民間舞蹈的文化背景缺乏深入的了解,在舞蹈教學中也會對民族舞蹈的靈魂所在缺乏足夠的領悟,學生在舞蹈表現力上也很難達到理想的效果,民族民間舞蹈中很多的肢體動作都與其民族文化有著極深的聯系,學生對民族文化缺乏了解,在舞蹈的肢體動作理解上也會有一定的難度,對整體舞蹈教學效果造成一定的影響。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需要更為專業化的人才隊伍來支撐,但在實際教學中,也存在著教師對民族傳統文化認識不夠不足,在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上缺乏重視,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在當前社會人才需不斷提升條件下,學生對民族傳統文化有了充分認識,才能在舞蹈教學訓練中有更顯著的提升。教師應在舞蹈教學中不斷轉變教學觀念,更好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綜合素質的不斷提升。
二、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滲透民族傳統文化的對策
民族民間舞蹈既是民族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也是民族文化具體的藝術形式,要使民族傳統文化滲透到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之中,使民族優秀文化得以更好地弘揚,首先應從教學理念和認識上入手,教師作為舞蹈教學的主導者,應在教學過程中不斷變革教學方式方法,以先進教學理念為指導,樹立科學的教學理念,不僅要重視學生舞蹈訓練中肢體動作練習,還應重視對學生舞蹈理論知識的教學,在提升學生舞蹈實踐能力的同時,注重學生文化素養的培養和提升,這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的意義。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不僅要求教師要對民族傳統文化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的重要性有深入的認識,并在教學中得到落實,還應引導學生逐步深入了解民族傳統文化,從而使舞蹈教學更具活力,在扎實文化素養基礎上提升學生的舞蹈表現力。如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教師教授某一民族舞蹈時,應先從這一民族文化入手,對相關的人文風俗等進行概述,并結合具體的舞蹈動作進行分析,在講解和動作示范下讓學生對民族舞蹈動作其中的具體含義有更深入的了解,讓學從中進一步領悟其中民族文化的品質和特征,在豐富學生文化知識視野的同時,提升學生對舞蹈動作的理解能力,從而有效提升舞蹈教學的效果。[5]民族民間舞蹈教學應針對性地設置民族傳統文化課程,結合舞蹈實踐教學,對其中民族民間舞蹈中的動作進行講解和分析。以往的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主要是針對舞蹈訓練進行的,對理論知識和民族文化相關的內容缺乏重視,結合舞蹈教學主干內容,設置民族文化課程,能夠讓學生對民族舞蹈有逐漸深入的認識,而不是單純地停留在對老師的舞蹈動作的模仿上,這樣既使模仿得再像,也很難領悟到舞蹈其中的精髓和靈魂,這些都需要從民族傳統文化中不斷挖掘,細心揣摩其中蘊含的民族心態等,要結合具體的民族舞蹈進行針對性的民族傳統文化教育。[6]在民族舞蹈教學中,還應針對民族舞蹈的風格作重點講解,這也要求學生要具備一定的民族舞蹈基礎功底,在對民族舞蹈基本動作有一定的掌握后,能夠對不同民族舞蹈中的經典動作有準確的把握,教師在教學中應引導學生善于抓住舞蹈中的經典動作,并進行更詳細的動作分解,由淺入深地讓學生逐步對舞蹈動作有更進一步地理解,并掌握不同民族舞蹈在不同的韻律中的動作。滲透入民族傳統文化的民族民間舞蹈教學,還可以借助多媒體教學手段讓學生通過觀看相關的名家舞蹈視頻,對民族舞蹈中的動作有更近距離的認識,有效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使民族舞蹈教學質量得以提升。[7]因此,在我國多民族文化發展氛圍下,民族民間舞蹈也呈現出多樣性,這也給民族傳統文化的發展注入了源源不斷的活力。在民族民間舞蹈教學中,學生在感受和深入了解民族傳統文化的基礎上,才能對民族民間舞蹈有更深入的認識,真正理解其中動作的含義,在民族傳統文化滲透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民族文化傳承和弘揚意識,推動民族民間舞蹈的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1]艾菁.淺談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中民族文化的滲透[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下旬刊),2016(7):69-70.
[2]曹曉娟.中國民間舞蹈文化與舞蹈教學的交融思考——評《中國民間舞蹈文化教程》[J].大學教育科學,2017(4).
[3]郭?.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與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思路探究[J].藝術評鑒,2016(7):118-119.
[4]伍夢燁.民族民間舞的傳統繼承與現展——由民間舞教學組合的編排談起[J].祖國,2017(5):79-79.
[5]李夏.文化傳承視野下的民族民間舞蹈教學策略研究[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30(5):105-106.
[6]李巖.中國民族民間舞蹈教學與民族傳統文化教育思路探究[J].赤子(上中旬),2015(23):153-153.
[7]杜涓,楊國龍.少數民族民間音樂、舞蹈資源對學前教育專業師資音樂類素養成長的影響——對少數民族地區學前教育專業音樂類課程教學的再思考[J].參花(下),2015(1):155-157.
作者:王瑤 單位:沈陽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