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自考網絡助學網絡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網絡助學系統的必要性
(一)現代信息技術對教育領域的沖擊
在現代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信息技術以迅猛之勢攻占了各個領域,教育也不例外。目前,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網絡教育的發展已經成為全球性的大趨勢。網絡教育以其資源的開放性、廣泛性、可重復利用性,以及不受時空的限制從而解決了教育資源的匱乏和分布的不平衡等問題。因而許多國家的政府都把發展網絡教育作為重要的戰略決策,制定專門的計劃并組織實施,網絡教育成為各級各類學校的一種重要教育手段。
自考網絡助學模型具有開放性、多樣性、個性化等特征。在當今信息時代的背景下,網絡教育主要是借助于先進的信息技術來開展的,考試的改革和發展,使教育趨向公平化和大眾化,同時使終身學習成為了可能。與此同時自考網絡助學使得教學成本更低、學習環境更優、學習效率更高等優勢,這使得以信息技術為依托的自考網絡助學勢在必行。
二、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網絡助學系統的基本結構——以四川大學網絡教育學院為例進行分析
許多高校以及助學機構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大力發展自考網絡助學并形成了自己的體系與特色。四川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了自考網絡助學體系的基本結構。從宏觀層面來看,四川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對整個網絡助學流程進行了信息化的管理,無論是入學、學籍管理、繳費、畢業論文設計與答辯等等。這使得整個網絡助學的管理更加全面可控,同時能對學員進行全面的追蹤、記錄與測評。對學員而言便于隨時隨地的注冊、學習,方便、快捷且易于操作。學習測評階段作為教務教學管理是該結構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在學習測評階段學員能充分利用在線助學學習平臺進行學習。而這個平臺包括三個子系統:實驗操作系統、輔助交流系統以及最主要的教學系統。實驗操作系統作為輔助學習系統可以讓學員在網上進行實驗觀看、實驗操作以及遠程操控與輔導。另一個輔助系統為在線交流系統。在這個平臺中學員之間以及教師與學員之間,還有管理者之間可進行暢通無阻的交流。在學員之間可進行學習心得、方法等的交流,也可進行學習社區的建立。讓學員們能進行學習的共享與交流,克服網絡助學中學習的疏離感,促進共同學習。該系統包括考生論壇、教師博客、QQ群、學習社區、虛擬班級、BBS答疑、視頻會議、即時聊天電子郵件、電話等。但是,該結構中最重要的則是教學系統。在此系統中包括課程導學、精講課件、串講課件、學習資源、真題解析、學程規劃、學程跟蹤、在線監測、自動答疑、反饋、實時測評、課程考核等等。這使得學員能根據自己的規劃隨時隨地學,同時能得到老師的精講與答疑以及小組學員的討論與支持。由于信息技術的支持和基于大數據的追蹤,老師能很好的掌握學員的學習進度與成果從而進行個性化教學,促進教學質量的提高。并能形成以學生為中心,自主學習、互助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建立。雖然,四川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在利用信息技術完整構建了其助學系統的基本結構,但該結構仍有不足之處,仍需進一步改進。如:專職教師的缺乏、課程資源的缺乏以及在線學習平臺用戶的體驗滿意度低、反饋不及時等。這些勢必會造成管理的散亂,影響學員的學習質量和信心。因而,必須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加大投入與管理不斷進行改進。
三、自考網絡助學未來的發展方向
技術的重大進步會給社會的發展帶來巨大的影響。現代信息技術正以其它技術從未有過的速度向前發展,并以其它任何一種技術從未有過的深度和廣度介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而自考網絡助學也應借助飛速發展的信息技術不斷重構其基本結構。如:云計算的運用使得海量的存儲變得輕而易舉;MOOC的發展使得在線學習資源變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而移動客戶端的運用及推送更使得網絡助學變得簡單易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更使得學生的全方位追蹤和個性化管理變為可能。
四、結語
總之,通過對四川大學網絡教育學院助學系統的分析,以及未來網絡助學的基本方向不難發現:通過現代信息技術的運用可以重構自考網絡助學的基本結構,使其適應科學技術的發展,適應教育本身的發展。同時在運用現代信息技術構建其基本結構時我們還應注重政策的引導,注重師生的交流以及培養以學生為中心的學習型社會。這樣,自考網絡助學才能與時俱進,散發出勃勃生機。
作者:朱薇 李勇軍 張必濤 單位:四川大學中美大學戰略規劃研究所 四川大學網絡教育學院 四川大學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