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文獻計量法網絡教育學習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有效監測與研判國內網絡教育學習的基本概況,能及時掌握網絡教育發展動態,分析網絡學習的發展路徑與規律。運用文獻計量分析方法,以CNKI數據庫為數據來源,通過搜索關鍵詞“網絡教育”和“學習”,利用CiteSpace軟件對國內網絡教育學習研究文獻的分析,探討國內網絡教育學的年發文量、研究機構、熱點和發文機構情況。研究發現,針對網絡教育學習的研究日趨成熟,但核心作者群尚未形成,缺少對該領域的深刻挖掘的學者。
【關鍵詞】網絡教育;學習;計量分析;綜述
引言
網絡教育(NetworkEducation)是指使用電視及互聯網等傳播媒體介質的教學模式,通過電視及互聯網,學員與教師即使相隔萬里也可以開展教學活動,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基于文獻計量法,通過對網絡教育學習特點研究的回顧,探討網絡教育學習的特征,對于加強學習者行為的檢測和管理、改進網絡教育的管理工作,提高網絡教育的效率等,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數據來源和方法
1.數據來源。本文選取CNKI收錄的全文數據作為樣本來源,以“網絡教育”和“學習”為篇名,采取“并含”的邏輯關系進行準確檢索。時間設定為CNKI的起始時間至2020年3月5日(檢索日),共檢索到2000-2020年間的所發表的會議論文、期刊論文、碩士論文、博士論文四大類相關文獻376篇,通過二次篩選,剔除會議公告等不相關文獻,最后應用于統計分析的有效文獻共計359篇。2.研究方法。采用科學文獻計量法,通過EXCEL、CiteSpace可視化分析軟件對檢索文獻進行統計分析,包括年發文量、作者、研究機構、熱點和發文機構等五個方面探討國內網絡教育學習的現狀與特點。
二、研究結果與分析
1.年發文量分析。一個領域文獻的年發文量能很好的反映出研究的發展歷程和趨勢。統計不同年代網絡教育研究的發文數量。1999年,教育部出臺的《面向21世紀教育振興活動》,正式提出“實施現代遠程教育工程,形成開放式教育網絡”。正是開啟了網絡教育的研究起點。關于網絡教育研究,2000年才有3篇開山之作,尚處于萌芽階段,此前有關網絡教育的研究都是空白。2003-2006年,發文量急劇增長,年發文量超過38篇,說明此時學者更加關注網絡教育與學習方面的研究。2012年以后發文數量略有降低,總體上我國的網絡教育學習的關注度相對較高,網絡教育研究已成為我國學術界、理論界研究的熱點領域,且日趨成熟。2.研究機構分析。研究機構的分析能很好的了解該熱點的主要研究力量。在359篇研究文獻中,共有318個機構參與了網絡教育研究,其中:以第一署名機構發文3篇及以上的研究機構有18家,發文4篇及以上的機構有5家,發文最多的機構有11篇文章。從表1可以看出,華南師范大學在網絡教學學習研究發文量第一,江南大學緊隨其后。從研究機構的地域分布來看,大多集中于中東部地區,西部和東北部相對較少,這反映出網絡教育學習的研究在地域上分布的不均衡。3.發表期刊分析。本研究涉及的359篇研究文獻,根據埃格黑(Egghe)提出的布拉福德核心期刊區數量計算公式,即r0=2ln(eE×Y),r0表示核心區期刊文獻數目,E指歐拉系數0.5772,Y代表刊文量最大期刊的論文數量,計算得出本研究的核心期刊數量r0=2ln(eE×13)=6.28≈6.即發文量前6的期刊都為核心區。從表2中可以看出,核心區期刊分別是《中國遠程教育》、《中國成人教育》、《教育技術》、《繼續教育》、《現代教育技術》、《中國信息技術教育》、《中小學電教》和《廣西廣播電視大學學報》發文總量68篇。可見,網絡教育研究成果發表期刊較集中,且已經引起核心期刊的高度關注。4.熱點內容分析(1)關鍵詞分析。關鍵詞是文獻的檢索標識,體現了文獻的研究主題、主要研究內容和研究方向。按發文量排序,本文僅列出關鍵詞出現頻率最高的前10個,見表4。可見,研究文獻非常聚焦“網絡教育”、“自主學習”、“網絡學習”和“學習支持服務”。進一步對統計結果進行分析,本文利用陳美超教授研發的CiteSpace軟件進行聚類的可視化分析,繪制出網絡教育研究領域的關鍵詞知識圖譜,如圖3所示。在圖中的字體較大,說明這些關鍵詞都出現頻次較高。可以看出,在網絡教育研究領域中,關鍵詞有:網絡教育、自主學習、網絡學習、學習支持服務、網絡教育資源、協作學習、遠程教育、移動學習、網絡、學習中心等,也與我們統計數據相符,同時反映出當前該領域的研究熱點和方向。(2)研究主題分析。對文獻研究主題進行分析可以了解我國網絡教育研究涉及的領域和體現形式,結果詳見表5。與上述高頻關鍵詞一致,高頻研究主題也非常聚焦網絡教育。其次,研究主題比較集于網上教育、網絡教育等。通過對樣本主題統計分析,我們發現,以“網上教育”為主題的文獻有181篇;以“網絡教育”為主題的文獻有178篇;“學習者”84篇;“網絡教育學院”37篇;“網上大學”36篇,利用CiteSpace對網絡教育學習研究領域進行時間線程圖,如圖5所示,可以看出,國內網絡教育學習的特點研究主要與遠程教育、成人教育、教育技術和教育心理學的相關性較強。
三、討論
基于對CNKI的359篇文獻的計量分析發現,國內網絡教育與學習研究日趨成熟。自2000年第一篇文章發始,目前我國的網絡教育學習的研究經歷萌發、發展期現已日趨穩定,初步形成完備的研究體系。發文機構主要集中于高校和科研院所,且大多集中于中東部地區,西部和東北部相對較少,地域上分布相對不均衡。目前我國網絡教育學習的研究成果相對集中,核心發文期刊已初具雛形。通過CiteSpace共建關鍵詞可視圖圖譜可知,網絡教育學習的發文關鍵詞前10位分別是網絡教育、自主學習、網絡學習、學習支持服務、網絡教育資源、協作學習、遠程教育、移動學習、網絡、學習中心。研究主題聚焦于遠程教育、成人教育、教育技術和教育心理學4大領域,且出現學科交叉研究趨勢。本研究的數據來源主要是CNKI中文文獻數據庫,關于網絡教學學習的外文文獻沒能進行對比研究。只能片面的回顧國內學者的研究方向和動態,今后的研究可結合國內外的網絡教育學習主題,進行更深入、系統、全面的對比研究。
作者:胡路偉 王長林 單位:江蘇城市職業學院信息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