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體育教育現狀淺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直以來,高職體育始終受到著教育傳統觀念的束縛,遠遠落后于當今社會的需求,這也造成了人民群眾對體質的概念認識不一致,以及人們對以教授競技運動項目為主的教學目的的長遠效益感到疑惑,這使得人們嘗試重新開始認識“體育的概念”,嘗試著對現在的高職體育目的與任務進行改革。隨著現代社會生產力的高度發展,特別是新技術革命所帶來的社會生產力的新飛躍和社會生活的新變化,對增強成員的體質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這就促使學校教育在培養全面發展的新人中發揮出更大的作用。體育作為教育的組織部分也具有新的特征,出現了新的趨勢,如體育教育義務化、體育設施開放化、體育方式多樣化、科學化等等。通過對高職學生體育教學現狀的分析調查,提出了在體育教學過程中的相應解決方法,目的在于盡快糾正、改變高職體育教學中教與學之間的相關問題。本文對宜春職業技術學院5個專業(醫學院、護理學院)近40個班級共2415名高職學生進行數據采集,采用了課后訪問、問卷普查、觀察等研究方法進行分析。本次普查共發放問卷2415份,回收2415份,有效問卷2408份。
一、問題
1、體育目的認識不清晰。
中國學校體育的目的是:促進學生身心發展,增強他們的體質,并對他們進行道德品質的教育,使他們能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從事社會主義建設和保衛祖國。而現在許多高職生對此目的認識不清楚或根本不知道。據調查發現,約有81%的學生認為體育教育就是鍛煉身體,學校開設體育課程的目的就是為了增強學生的體質;有約14%的學生認為學校體育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放松、娛樂;還有5%的學生對學校體育目的一無所知,回答沒有目的性;僅有少數學生在教育以后能夠比較全面地、清楚的了解學校體育教學的目的。正是由于這些學生對學校體育教學目的認識上的差異,導致了他們在具體體育行為上的差異,如有些學生是積極主動的參加參與到體育活動中來,而有些學生卻是被動參與甚至不參加等等。
2、體育活動方法的盲目性。
體育活動的方法應講究科學性、合理性,而現在大部分學生由于缺少必要的體育理論知識以及不懂得什么是正確的鍛煉方法,因而表現出的體育活動的盲目性。如有許多學生在練習武術時,單單憑借自己的想像盲目增加負重練習的負荷或采用其他的練習動作和方法。
3、體育活動過程的隨意性。
學生參加體育活動不僅應有心理和生理兩方面上的一個準備過程,還應該遵循體育鍛煉的基本原則和一般規律。但很多高職生不管是在體育課學習中亦或者在課外體育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狀態,卻是對體育活動的一種放松、隨意性,很少注意在體育活動前、中、后階段中身體的準備、調節控制和整理放松,單憑興趣參與,想怎樣做就怎樣做,隨興性較大。
二、解決方法
針對上述高職體育教育現狀中存在的種種問題,為改變現階段高職生的各種體育教育的弊端,作為高職院校的體育教師應該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真正的實現高職體育教學的目的。
1、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理念。
“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是黨中央、國務院在1999年6月召開的第三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上明確提出的,是對學校教育的總體要求。《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行素質教育》明確了“學校教育要樹立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結合“每天鍛煉一小時,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輩子”的學校體育工作指導思想,始終把素質教育貫穿于體育教學的全過程,培養學生積極進取、團結協作、頑強拼搏、戰勝困難和挫折的良好品質和建立終身體育的理念,努力完成學生運動參與、運動技能、身體健康、心理健康、社會適應五個基本目標,使學生成為全面發展的四有新人。高職生體育教學要以培養健康的人為目標,以終身體育為主線,以體育健身教育為主導,改變體育教學過程中以競技體育為主要目的的教學模式及方法,長期培養高職學生長期堅持體育鍛煉的良好習慣,讓他們掌握體育健身的科學知識、方法、能力及手段,大幅提高學生的體育健康意識,最終達到終身體育鍛煉的目的。
2、加強對學生體育理論知識的教學。
學生階段是實施健康教育的最佳時期。由于中小學階段受各種因素的影響,學校體育教學沒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因此,在高職的體育教學中對學生更應加強體育意識和健康意識的宣傳教育,加強理論知識的教學。教師應把學校體育目的的宣傳教育貫穿于體育教學的整個過程中,做到理論與實踐教學相結合。并且還可利用各種宣傳媒體,如校園網、廣播站、宣傳窗、校報等,向學生宣傳體育與健康的關系,對他們進行正確的引導,使學生了解為何要進行體育教學,體育鍛煉能夠怎樣促進人的健康發展等,從根本上改變學生對體育教學目的的片面或錯誤認識。
3、以高職學生的發展為中心,關愛每一位學生的健康成長。
傳統的體育教學過程中一般是以教師為中心,學生跟著教師轉,教師跟著場地轉,教師教無主動性,學生學亦毫無樂趣性。新的體育教學應該以一切為了每一位高職學生的發展為最高宗旨及核心的理念,這就要求教師把學生看成學習的主體,學習的主人,并更是要以學生發展為中心,將學生的全面的發展放在一個比較重要地位。
作者:謝堅 單位:宜春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