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當代高校體育教育思想應用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陶行知體育教育思想的基本內容
作為陶行知教育理論的組成部分之一,陶行知體育思想突出了體育健身的目的,將健康的公民和健全的公民視為體育教育的核心,無論是體育教學中的運動鍛煉還是衛生預防環節都應當將其作為一些手段的根基和依據。在陶行知教育觀念當中,將教育的歸宿視為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并反復強調康健為人生的第一要事,教育的中心應當為生活,且生活的出發點也應當為健康。從生活與教育之間的關系分析,只有足夠康健的生活才能凸顯教育生活的康健。陶行知先生在鼓勵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同時也應重視善護和休息的重要性,適當的健身和休息是提高體育教學質量的關鍵所在,否則便是不重視自身的生命健康。這正是與我們如今提倡的“終身體育”和“健康第一”相符合的內容,這對于當代高校體育教育的組織和實施有著重要的指導價值。
二、當前高校體育教學中存在的突出問題
(一)學生的體育積極性難以得到調動
現階段體育教師是高校體育教學實施的核心主體,在體育課程教學內容接受方面學生的地位顯得較為被動,基于這一教育模式導向不僅導致學生主體地位的缺失,且無論是教育內容亦或是課程考核標準的制定都以教師的意志為核心,學生需要做的是完成教師安排的教學內容和完成對應的學習任務。固化的體育訓練項目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對傳統應試教育的延伸,而學生的參與也更多地表現為對一項學業課程的完成,并非是出于自身提高身體素質的目的。這既是對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壓制,且不利于學生身心素質的發展,在此基礎之上學生對于體育學習的理解顯得較為漠視和膚淺,影響到當代大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且是對高校體育教學目標實現的阻礙。
(二)落后的體育教學思想
落后的體育教學思想也是當前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存在的普遍問題,教師在體育教學方面僅僅是為了更好地提高課程考核的達標率,因此在對體育教學課程進行設置時也鮮少會考慮到學生身體素質的提升問題。這顯然與當前世界體育發展格局極為協調。從體育教學的目的分析,應當表現為對學生體育參與熱情的培養,而并非僅僅表現為完成對應的體育考核指標,這顯然不利于學生終身體育思想的樹立。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實現對學生體育愛好的挖掘,并非是在考核指標下完成體育訓練項目,可見單一的教學內容是當前高校體育教學存在的突出問題。這一問題的形成與體育教師自身的綜合素養有著直接聯系,忽視了體育課程教學中學生主體性意識的發揮,這就使得課程的設置也顯得過于單一。球類運動和田徑項目是當前高校體育課程設置中較為常見的項目。隨著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高度發展,當前體育課程實施已然難以滿足實際的體育教學需求,新穎體育元素的缺乏也使得終身體育的概念難以深入人心,影響到高校體育課程最終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單一的體育考核方式
依據課程標準來對考核方式進行設置是當前高校體育教學在考核方式方面的主要形式,統一化考核標準的形成突出了指標性考核的所占比例,這一考核方式不僅不利于學生體育學習積極性的培養,且使得學生對體育學習產生了厭倦和恐懼心理。我們從先天遺傳及后天鍛煉等方面來對學生的身體素質進行分析,一些先天素質較好的學生能夠更加輕松地完成考核,然而先天素質有所欠缺的學生盡管在課后不斷練習,但卻還是很難通過考核或是達到心中理想的考核成績。付出與回報之間不成比例使得學生極易對體育學習產生抵觸心理,并且害怕參與體育項目。由此不難分析,過于突出體育教學考核中的競技性因素是不利于學生對體育學習熱情培養的,這會使得高校體育課程在諸多課程教學中受到排擠,甚至影響到學生自身身體素質的提高。
三、陶行知體育教育思想在當代高校體育教學中的應用
(一)體育教育課程新體系的建立
“生活是教育的中心”是陶行知先生針對當下體育教育狀況提出的終身體育觀念,這對于高校體育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現階段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實施顯得過于狹隘,學生的學習僅僅局限于體育測試方面,體育學分的獲得與學生身體素質提高之間并無直接聯系。從終身體育理念的重要性出發,陶行知先生指出應當將終身體育的理念融入高校體育教學當中,切實做到與時俱進,完成對學生體育愛好的培養,在樂于參與的過程中提高高校體育課程教學質量。與此同時,教師在進行體育授課時還應當從技能傳授及體育思想傳授兩個方面來促進體育教育課程新體系的建立,引導學生在掌握體育技能的同時也更加深刻地理解體育教學的涵義,將體育鍛煉與生活學習相結合,促進學生體育素養的提高。與此同時,高校體育課程教學還應當積極和國際接軌,體現體育教學的創新。在具體的課程設置方面不應過于單一,通過實驗性擴展在體育教學中的融入更新體育課程內容設置,一些新型的體育項目比如柔力球、橄欖球等都可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開展,這對于學生體育學習熱情的培養有著積極的促進意義。
(二)體育教學考核方式的改進
陶行知先生提出的人本教育觀念對于當前高校體育課程教學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從實際的體育考核方式分析,考核形式過分注重對學生體育技能的掌握,而對于學生體育素養的培育卻鮮少涉及。課外實踐性是體育課程教學的特殊優勢,因此學生天生素質和后天努力共同保證了體育課程的實施質量。在考核方式方面若是采用單一的競技方式則有礙于體育競技公平性的提高,因此針對體育教學考核方式的改進也是陶行知先生體育教育思想對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啟示。健康發展是高校體育課程實施的本質目的,因此全方位考核的實施顯得不可缺少,這對于學生體育興趣的激發尤為重要。具體的考核方式方面可包括體育課程參與、體育競技考核以及體育思想考核三個方面,通過全方位考核的開展明確高校體育教學的目的,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促進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的發展。
(三)突出全面教育的教學目標
陶行知先生所倡導的“三育并重”突出了德育、智育及體育之間的辯證關系,主張從全面教育方面體現人才培養和國家發展之間的聯系。作為智育和德育的重要基礎,身體是促進全面發展目標實現的根本所在。在體育教育實施過程中,陶行知先生始終將學生的全面發展置于首位,本著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則構建體育教學的邏輯體系,從個人生活方式及和諧生活目標確立等方面彰顯體育教學的重要價值,這是學會思維和學會學習的基本前提,同時也是高等教育全面發展目標落實的理論依據。從陶行知先生的全面發展教育觀分析,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使得高校體育教學從傳統技能傳授向身心健康培育角度邁進,教學目標的確立充分考慮到社會需求及學生實際情況,這是提高高校體育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
四、結語
其一,高校體育教學中針對陶行知先生體育觀的應用突出體現在體育教育的評價體系構建方面,從體育教學的全過程落實陶行知體育教育思想的基本內容。其二,教學實踐過程與新型體育教育思想的融合應當從小范圍實踐開始,論證體育課程教學中這一新型體育觀的可行性,并逐漸擴大這一教育思想的實施范圍,這也是陶行知教育思想應用需要切實考慮的問題。當前社會改革背景之下,教學改革成為了高校體育教育事業發展的必然路徑,體育教學的終極目標與人的發展休戚相關,因此教育的本質也應表現為對人全面發展的推動作用。作為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組成部分之一,豐富的體育教學思想才能夠辯證法精神方面明確了人的全面發展與體育教學之間的關聯,突出了教育理念形成的科學性與合理性,因此對于陶行知體育教育思想的應用在具體的措施制定方面應當明確教學規劃與發展動向,提高教育評價體系改革的實效性,突出陶行知體育教育思想對高校體育課程的指導價值。
作者:趙玉芳 單位:大同幼兒師范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