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體育教育學生實習支教崗前培訓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研究對象及方法
1.1研究對象
調查對象以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體育教育專業2012-1.2班全體學生為調研對象,共發放問卷80份,回收問卷8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問卷72份,問卷有效率為90%。
1.2研究方法
運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問卷調查法、數理統計法等對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進行崗前培訓需求的調查與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培訓內容
2.1.1專業知識與技能
具備專業的知識與技能是成為一名合格體育教師的必備要素,學生通過兩年的通識教育和專業基礎課的學習,已基本掌握運動人體科學、學校體育教學的相關理論知識及球類、體操、田徑、武術等運動實踐技能,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教學實踐技能的培訓是為更好地鞏固與加強學生專業能力素養。通過調查分析,除了基本的內容之外,學生對以下幾方面的培訓需求較高。學生對各項競賽規則需求度較高,其中選擇非常需要進行田徑秩序冊編排培訓的人數最高42人,占到總人數的58.3%,選擇不太需要的學生有2人,僅占總人數的2.8%;對籃球、排球、足球競賽規則培訓的學生人數情況基本上相當,針對學生的需求,在實習支教崗前培訓工作中需要對此培訓內容進行設計以滿足學生的需求。2011級學生在實習支教過程中,由于學校資源場地受限,存在場地不規范,沒有線等問題,學生根據實際自主取材,劃場地線情況。通過2013年秋季實習支教交流座談,調研獲得2012級學生中對場地設計內容培訓需求度也較高。77.8%的同學都需要此項目內容的培訓,因此根據學生的需求此項目也需要納入到實習支教崗前培訓中。游戲在體育教學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能鍛煉學生身體、心理素質,又能培養學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技能有利于學生掌握體育運動基本動作,又有利于學生提高體育運動技術、技能水平。學生對體育游戲編排與組織需求也較高,占總人數的82%。因此,在培訓中讓學生掌握編排、創編、組織游戲的規則與方法是非常重要的。綜合看來,學生對場地設計、游戲編排等內容的培訓需求度相對較高;各類體育比賽的競賽規則和編排的熟練運用,也是體育專業實習支教學生必備的技能,這也表明了學生對于專業知識技能都具有較高的需求度。針對學院組織的基本功大賽是否有助于實習支教工作的調查中,43.6%的支教生認為非常有幫助,39.1%認為比較有幫助,11.1%認為一般有幫助,6.2%認為不太有幫助,無人選擇完全無幫助。由此看來,通過比賽的方式,對促進體育教育專業學生運動技能、專業素質的提高意義深遠。
2.1.2非體育專業知識與技能
此次培訓需求調研中90%的學生對青少年學習心理方面知識,教育教學過的實際操作知識,班主任相關工作,信息技術、多媒體和課程整合應用知識,師德修養與教師心理,教育科研相關知識都有較高的需求度。根據2012、2013年體育專業學生實習支教情況統計,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因實習支教受援地學校實際需要,擔任其他專業的教學工作的情況,在南疆等少數名族學生聚集地較多的地區,漢語授課師資力量匱乏,實習支教學生中很大一部分都會擔任當地學校的《漢語》課程教學,所以具備較完善的漢語教學技能,也是一個支教所必須有的。在對《漢語》課程設計的培訓內容調查中,94%的學生選擇非常需要,由此可以看出支教生對此項技能有很高的需求度。奔赴南疆進行實習支教工作的漢族學生在教學、生活中能夠實施雙語,有利于和當地居民的溝通與交流,也有利于在教學中發揮專業特長,快速融入教學,增強與學生的互動,提高教學質量。在對基礎維語課程是否有助于實習支教工作的調查中,51.4%的學生認為非常有幫助,24%認為比較有幫助。在對喜歡怎樣的方式進行《基礎維語》課程培訓的調查中,90%的學生選擇以雙語授課大賽、少數民族同學為骨干組織的班級維語教學小課堂、優化《基礎維語》課程教學、成立維語口語學習互助小組等形式進行培訓。
2.1.3教育教學能力
實習支教學生的教育教學能力直接影響著實習支教工作的好壞,學生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著實習支教工作的成敗,因此必須加強崗前培訓使學生的教學工作能力及實踐能力得到提高。由于學生在校期間關于教育教學能力方面的學習多以理論知識為主,實踐部分較少,實踐的能力自然匱乏。教育教學能力的模塊分布廣闊,包括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教學的能力,分析處理教學內容,整合課程教材的能力,教育教學評價能力,課堂教學過程的組織與監控能力,課堂教學活動的實施能力,設計教學模式、策劃教學方案的能力,靈活運用教育教學方法的能力,人際交往與師生溝通能力,教學反思能力,在調查的過程中以上所給的選項,近90%的支教生認為都是他們在支教過程中所需要的。
2.2培訓方式
學生支教工作能力主要靠兩年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學習、積累而成,崗前培訓是實習支教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使學生順利完成支教任務的前期工作,所以崗前培訓的培訓形式和學習方式也能夠成為支教工作最后的助力之舉。崗前培訓工作也正是要抓住這一點,才能在最短的時間里達到最好的效果,也有可能使支教學生在短時間內快速成長。培訓形式與學習方式需多種多樣,包括一線教師講座、專家報告,觀摩課堂教學,參與式培訓,同學之間介紹經驗、教學展示、共同研討,在教師的指導下進行課題研究等等,以上在作為調查過程中的選項時,近93%的學生都會全部選擇。不同的培訓形式和學習方式的開展,帶給支教生更好地學習氛圍的同時,也教會了他們如何將這么多的方式方法運用到支教工作自身的教學中去,學會運用豐富的教學形式帶動課堂氣氛,達到更好的課堂學習效果。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1)實習支教崗前培訓內容以體育專業理論知識與體育教學技能為主,非體育專業理論知識為輔,培訓內容設置應精煉、學生易接受。(2)體育教學技能的培訓應以實踐操作為主要形式,鍛煉支教學生的實踐能力;非體育專業的教學技能應全面貫穿與培訓內容中,使支教生掌握多項技能。(3)培訓方式的多元化,有助于支教生在短時間內快速接受新知識、新技能,并且能掌握其中的方式、方法并運用于實踐教學中,提高教學質量。
3.2建議
(1)培訓內容應多加入《漢語》課程教授的教學技能,尤其是教授對象為少數民族學生,教學技能上如何以最恰當的方式使學生理解并掌握。(2)由于新疆是個少數民族地域多元化的地區,各實習支教點的風俗習慣有所不同,新疆以外的學生對少數民族的生活等可能了解甚少,所以在培訓內容中可加入關于當地少數民族風俗習慣的介紹,以便支教學生與當地居民更融洽地相處。
作者:湯莉莉 單位:新疆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