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資源共享的城市社區體育資源優化配置,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現階段體育資源有限,難以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參與體育運動的多元化需求。基于資源共享理念,構建政府、社區、體育企業、群眾共同參與的體育資源共享體系,實現社區體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在為人民群眾提供體育資源的同時,實現社區減負、政府財政減壓,體育企業可持續發展,達到多贏的目的。對基于資源共享視野深入研究城市社區體育資源優化配置,以期能夠為實現體育資源共享提供參考。
關鍵詞:資源共享;社區;體育資源;配置
引言
進入新時代,我國大力實施“健康中國”、“體育強國”戰略。《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強調,構建以政府部門為主導、體育企業為主體、全社會積極參與的體系,推動城市社區體育資源共享,使政府部門引導作用得到充分發揮,體育企業、社會體育組織、社區等各方面的力量,增強人們的健康責任意識,積極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城市社區要認真落實健康計劃,通過對體育健身知識、體育健身方法的普及,推動大眾體育的開展。《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的實施,旨在提高國人的身體素質,這就需要廣大人民群眾的積極參與,然而現階段體育資源有限,不能使廣大群眾參加體育運動的需求得到滿足。為了解決開展群眾體育面臨的體育資源有限和人民群眾參加運動需求存在的矛盾,必須要加快體育資源的建設,一方面增加新的體育場地、設施等方面的建設,加強對已有體育場地、設施的維護,另一方面,加快體育資源的共享。事實上,資源共享能夠使資源稀缺性得到有效的解決,在不同的主體間借助于資源共享使資源互移得到實現,資源在共享過程中實現了重新整合,整體上資源能夠達到平衡。基于資源共享理念下,通過體育資源的共享,將閑置的體育場地、體育器材等資源進行充分利用,使廣大人民群眾參加體育運動面臨的體育資源不足的問題得到解決,推動我國全民健身的開展。
一、城市社區體育資源共享的內涵
事實上,體育資源就是在人們能夠利用的體育活動或者體育生產中的全部要素的總和。體育資源包括體育場地、體育人才等有形的物質體育資源,也包括體育精神、體育信息、體育比賽等無形的非物質體育資源。基于物質的形態,體育資源共享分為共享體育場地、共享體育器材、共享體育人力資源等有形體育資源共享與共享體育信息、共享體育服務等無形體育資源共享等。因為體育場地具有準公共產品的屬性,因此,體育場地包括免費場地與收費場地。免費體育場地包括公共健身路徑、廣場、學校免費開放的體育場地、企業免費開放的體育場地等;收費體育場地一般都是營利性體育場地。體育器材共享包括共享固定體育器材和共享移動體育器材。固定體育器材一般是大型體育器材,比如籃球架、乒乓球臺等,在固定地點安裝;可移動體育器材比如乒乓球拍、跳繩、足球等。體育人力資源的共享主要指的是體育服務人員、社會體育指導員等。體育服務信息共享主要是體育公益活動、普及體育知識等;體育生產信息共享主要指的是交流社區的體育活動信息、體育賽事信息等。
二、城市社區體育資源配置存在的問題
(一)城市社區體育資源場地設施欠缺
2014 年國務院出臺的《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強調,為了滿足城市居民的健身需求,要加快建設社區 15 分鐘健身圈。但是,現階段由于城市社區體育場地、體育器材等物質的欠缺,造成了大部分居民需要花費超過 15 分鐘的時間才能到達體育場地。此外,高校的體育場地、體育器材數量與種類都比較多,但是對外開放程度還不夠。由于缺乏體育場地、體育器材,體育場地的可達性不高等問題,都使城市居民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受到影響。
(二)社區居民體育資源的發散有限
黨的十九大報告強調,樹立新的發展觀念,確保資源配置中市場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政府的職能作用得到充分發揮。作為準公共產品的公共體育資源必然要借助于政府投資,以及其他配置形式供給。政府發揮著決策制定、規劃、管理、信息提供的優勢,具有主導性作用。公共體育資源的配置要充分發揮政府在人力、財力、物力以及技術等各方面的優勢。體育企業則應該發揮體育銷售、體育服務等任務,體育資源應該為廣大居民群眾提供服務,基于居民群眾的需求對體育資源進行整合,確保居民參加體育運動的需求得到滿足。然而現階段體育資源信息發布缺乏多元化的方式與渠道,居民獲取有關體育場地的信息、運動器材的信息、社會體育指導員的信息有限,從而影響了居民參加體育運動的熱情。
(三)缺乏體育人力資源
根據有關數據顯示,我國現階段體育人口約占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體育人力資源嚴重不足。社區居民參加體育鍛煉需要社會體育指導員進行指導。現階段我國缺乏社會體育指導員,不能使社區居民參加體育運動的需求得到滿足。同時,現階段我國缺乏完善的社會體育指導員管理制度,導致了社會體育指導員的共享與流通渠道不通暢。此外,部分社會體育指導員屬于無證上崗。當前免費的體育場地缺乏專業管理人員與專業體育人員進行管理與指導,收費體育場地的體育資源供給有限,消費者選擇空間有限。體育人力資源的不足限制了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
(四)社區體育資源共享模式有待于健全
資源共享能夠極大地推動社區居民使用體育資源參加體育運動。比如現階段在北京、上海、廣州等城市在體育場地的周邊設置了智能機柜,用戶通過手機進行掃碼注冊,可以租用存放于智能機柜中的足球、籃球、羽毛球拍等可移動體育器材進行體育鍛煉。然而現階段在其他城市推廣還有限。其原因在于,受智能機柜安裝場地的限制,只能安裝在足球場地、籃球場地等區域的周邊,然而社區的籃球場地、足球場地數量少,并且籃球人口、足球人口數量有限。雖然共享移動運動產品為體育人口、體育市場的發展帶來了效益,然而作為公共產品的體育場館有限,完全通過市場化的方式是不可取的,需要兼顧公平和效率,因此,社區體育資源的共享模式需要不斷創新與完善。
三、資源共享視野的城市社區體育資源優化配置策略
(一)樹立“共建、共享、共贏”的新型社區體育資源共享理念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滿足物質生活的基礎上,人們的健身需求越來越高,并呈現出多元化的特征,然而現階段社區的體育資源有效,導致了人們健身需求與城市社區體育資源的供給存在突出的矛盾。因此,基于共享資源的視角,樹立社區體育資源共享的理念,在政府相關部門的引導下,社區加強協同,通過第三方平臺構建線上線下互動的體育資源共享體系。眾所周知,互聯網具有共享性、高效性等優勢,借助于線上線下混合式模式能夠有效整合各種體育資源,從而使閑置的體育資源得到有效利用,滿足社區居民健身需求。一是政府部門充分發揮主導作用,完善社區體育資源共享管理的頂層設計。基于資源共享的視角下,政府相關部門一方面對社區體育資源共享的相關政策、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另一方面,對社區體育資源共享中各個利益主體的權責進行明確,從而使社區體育資源共享體系發展規范化。二是社區要充分發揮體育資源共享的協同作用。城市社區向轄區內居民進行體育資源共享平臺的推廣,使居民能夠對體育資源共享平臺有足夠的了解與充分的認識,從而能夠積極借助于體育資源共享平臺參加體育運動。城市社區對居民在利用體育資源共享平臺參加體育運動過程中的各種反饋信息進行記錄,將信息向提供體育資源共享的供應方進行反饋,使其能夠對于城市居民在運動過程中的需求有足夠了解,由此實現對體育資源的動態調整與優化。三是社區體育資源共享平臺加強系統建設。線上線下混合式體育資源共享平臺的構建,首先要滿足安全問題。對居民使用體育資源共享平臺瀏覽信息、居民的個人信息等隱私信息進行加密,從而確保居民個人信息安全。同時,對于共享體育資源中的各種器材、設施要加強維護與管理,確保體育共享資源的安全。四是完善社區體育資源配置的制度。基于資源共享理念,要加快體育資源配置的制度建設,為體育資源共享提供制度保障。一方面完善社區相關體育管理條例,對已有體育管理條例、制度進行修訂與完善,特別是對有關體育資源共享的內容進行補充;另一方面基于資源共享理念,加快體育場地、體育設施的供給側改革,建立健全相關的體育法律法規,審核已有的體育規章制度,厘清現階段體育資源共享存在的矛盾關系,從而確保共享理念下社區體育資源的優化配置得到有效落實。
(二)以體育資源共享為契機,加快城市社區體育資源網絡信息平臺建設,確保體育資源共享信息暢通
充分發揮市場的導向性作用,基于政府部門的監督,使體育資源共享中市場的作用得到有效發揮。加快社區體育資源網絡信息平臺建設,發揮互聯網發散性、共享性、便利性等優勢,以體育制共享為契機,通過對體育資源網絡信息平臺的構建,及時發布體育資源信息,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在參加體育鍛煉的過程中對于體育設施的需求。在政府部門的組織引導下,政府、體育企業開發社區體育資源 APP,從而為共享體育場地、體育器材、體育人員提供平臺。一方面,體育企業在社區體育資源 APP 上發布體育場地、體育器材、體育指導員等相關信息,另一方面,人民群眾通過社區體育資源 APP查詢相關信息,選擇合適的健身場地、器材進行健身。為了提高體育資源的利用率,政府部門的監督作用要充分發揮。與此同時,為了確保公共體育場地公益屬性與公共體育服務的均等化得到實現,社區體育資源 APP 中需要將公共體育場地,比如社區健身路徑、學校免費運動場地等信息進行發布;在社區體育資源 APP 中對收費的體育場地、運動器材的收費標準、體育服務等信息進行明確,通過體育信息的及時發布,使人們都能夠通過合適的方式參加體育運動,激發人們參加體育運動的積極性,推動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助力體育強國戰略的實施。
(三)實現體育資源的全方位共享
一是共享體育場地、器材等物質設施。基于社區居民的不同健身需求,對體育場地、器材進行全面共享。社區居民從自身的需要出發,選擇免費場地、器材或者是付費場地器材。比如部分居民對體育場地、設施的要求較高,有付費的意愿,那么體育資源共享平臺將付費器材場地的位置、收費情況提供給居民,供居民選擇;部分居民健身過程中對于體育場地、器材的要求不高,則可以使用免費的公共體育場地及設施。二是共享體育人才。借助于社區體育資源共享平臺,聘請專業體育人才,在線上進行體育運動教學、健身教學,從而使現階段社區體育人才缺乏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同時,邀請體育專業的大學生、學校體育教師等人員以志愿者的身份參加到對社區居民體育運動的指導中,一方面能夠使社區居民參加體育鍛煉的需求得到滿足,另一方面能夠使我國目前社會體育指導員不足的問題得到一定緩解。三是共享體育文化。借助于社區體育資源共享平臺收集居民查找、瀏覽的體育信息,推送社區居民感興趣的體育知識、體育信息,使社區居民都能夠更好地關注體育方面的資訊。同時,體育資源共享平臺將具有共同運動興趣的居民進行分組,使具有相同運動興趣的居民能夠共同參加體育運動、觀看體育比賽,推動體育文化的發展。
(四)加大居民社區體育資源共享供給側的改革力度
在本質上,供給側的改革就是改變外部經濟環境或者是系統內部條件時,重組系統的生產要素,進行優化改良,創新制度,加強管理,從而使交易成本降低,確保市場需求得到滿足,推動系統的可持續發展。現階段,由于我國體育產業供給體系中體育資源有限,加上體育資源缺乏合理配置,造成了體育資源不能滿足人民群眾的健身需求。基于此,必須要加快體育資源供給側改革。一是政府部門、相關體育企業對于研發體育產品、建設體育文化要給予高度重視,借助理念的轉變與技術的創新打造體育資源共享平臺,從而將質量高、綠色環保、成本低的體育產品提供給廣大的人民群眾;二是充分發揮市場的主導性作用與市場的主體性作用,政府在政策方面進行引導與監督,對稅收、補貼等政策進行制定,扶持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到體育產業建設。企業基于市場供求進行體育產品、服務、資源的開發、生產與銷售。三是政府部門在社區體育資源共享平臺建設過程中要在資金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財政預算中要單列有關推動開展群眾性體育、發展大眾體育的經費,建設體育場地與體育設施器材的資金要使用落實到位,確保體育場地與體育器材數量能夠滿足要求。四是為了有效解決建設體育場館資金不足的問題,在建設對資金需求量比較大的體育場館時,政府部門與社會企業給予相應的比例出資進行共同建設,政府部門制定合理共贏的投資政策,營造良好的投資環境,社會企業借助于體育產品、體育服務、管理等方面的優勢,共同推動大型體育場館設施的建設,創新體育經濟發展模式,促進大眾體育的開展。五是政府部門加大城市社區綠化建設,以綠地為載體,對融健身、娛樂、運動等為一體的社區體育場地進行構建,積極打造綠色體育,科學統籌規劃城市社區廣場、公園等區域,安裝體育器材,完善體育場地設施,使社區居民參加體育運動的需求得到滿足,加快社區體育資源的共享,提高體育設施的利用率。
結束語
體育資源就是為人們參加體育運動提供幫助的各種物質資源或者是資源的組合。根據不同的劃分標準,體育資源的類型也不同。基于體育資源的物質形態存在方式的角度,體育資源可以劃分為有形體育資源與無形體育資源。“健康中國”戰略的實施,需要廣大人民群眾都積極參與到體育運動中,但是現階段我國體育資源有限,不能滿足廣大人民群眾參加體育運動的需求。體育資源不足,一方面使全民健身運動的開展、體育強國戰略的實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響,另一方面也不能滿足人民群眾對體育運動場地設施的需求。隨著共享理念的發展,社區體育資源通過共享實現整合與優化。城市社區體育資源共享使社區群眾參加體育運動的選擇渠道拓寬,廣大人民群眾參加體育運動的多元化需求得到滿足。體育資源共享,能夠使社區因缺乏資金導致的體育資源不足問題得到解決,有助于城市社區發展減負與政府財政減壓。同時,社會、體育企業等各方參與體育資源共享,有助于體育產業的健康發展。基于資源共享理念下推動社區體育資源共享發展,能夠實現政府、社區、人民群眾、體育企業等多方的共同發展,達到多贏目的。
作者:謝哲 單位:鄭州商學院體育部 韓國全州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