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分層教學法的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思考,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分層教學法是根據基本學習情況、性格特征等對學生進行分類,再開展層次化教學。如今,對分層教學法的使用頻率相對較低。同時認知上,錯誤認為分層教學等同于分組教學,未能準確、清晰地把握分層教學概念,存在誤用情況。加之,課堂上,經常根據運動特長進行分層,影響了分層教學效果。面對分層教學不盡如人意的情況,下面將粗略探討體育教學中分層教學法運用的可行性對策,旨在進一步提高教學效率。
一、分層教學法的意義
在體育課上,分層教學法有著重要意義。首先,分層教學法下,教師要根據學生知識和技能水平的不同為他們設定不同的學習目標,為他們安排難易度不同的教學內容,如此更利于實現教學目標,讓教學任務順利達成。其次,分層教學法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激勵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中,使他們在活動中牢牢掌握課堂所學,并實現強身健體,快速提升身體素質。最后,在分層教學法下,教師可根據學生學情的不同,為他們制訂操作性較強的教學方案,以針對性較強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潛能,顯著提高體育人才培養效果。除此之外,針對日常教學中表現出的“吃不飽”“吃不了”的問題,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開展分層教學,積極推廣因材施教教法,更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突出體育教學個性化特點。
二、分層教學法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對策
(一)結合學情,科學分層
每一位學生的身體素質、心理狀況等都有所差異,促使他們實際學情會有所不同。傳統“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個體差異,導致他們表現出了“學得過快”“學不會”的問題。同時,部分學習速度較快的學生會產生“我比你強”的不良心理,而基礎稍弱的學生會逐漸喪失自信心,由此影響教學效果。針對這個問題,為營造人人享有體育的教學氛圍,教師應提前了解學生實際學情,再根據他們的學情進行分層,為日后分層教學法運用奠定良好基礎。同時,在對學生進行分層時,教師要全面了解學生的興趣愛好、體能、身體素質等,通過科學分層,保障每一位學生都能積極參與到體育課學習中。例如,在“足球”課教學中,為收到較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可針對學生進行分層。對學生進行分層時,教師要以測評方式了解他們的個人素質狀況,包括體質、反應力等,再將全班學生劃分成高素質層次、中素質層次、低素質層次三個層次。其中,高素質層次學生身體素質好,能快速理解和接受課堂教學內容,且具有一定奔跑能力、協調能力、反應能力和自主探究學習精神、勇于拼搏精神,熟練掌握了足球運球動作要領和足球運球技術。中素質層次學生,身體素質一般,理解和接受能力一般,奔跑能力、協調能力、反應能力一般,但具有一定潛力,有望向更高層次發展。低素質層次學生不管是身體素質,還是反應能力、理解能力、心理承受力、耐力等都處于相對較弱的水平,不能完全弄懂課堂教學內容,對運球動作等技術掌握不準確,缺少學習興趣和自信心。科學分層以后,教師能更合理地展開分層教學。
(二)根據分層,設定內容
科學進行完分層以后,教師要面向學生層次水平的不同,為他們設定針對性較強的教學內容,以滿足學生所需。在教學內容具體設定中,教師應突出“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理念,給予學生一定的主動權,鼓勵他們根據自身實際學情自行選擇要學習的內容,積極參與適合自己的練習活動,以保障有所收獲。同時,在教學內容具體設定中,教師要充分考慮課程教學目標,并細化目標,以顯著提高整體教學效果,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要求,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心。例如,在“籃球”課教學中,教師可根據學生素質狀況的不同設定不同的教學內容。分層教學法下,教師先面向不同層次的學生設定不同的教學目標,明確高層次學生需掌握一些籃球戰術,并對籃球戰術進行拓展和創新。基于這樣一個目標導向下,設定教學重點包括了進攻基礎配合、傳切配合、突分配合、掩護配合等。在傳切配合中,以傳球、切入等技術的簡單配合練習為主。面對中層次學生,設定其教學目標是根據教師的示范與指導學習高難度動作。基于目標導向下,合理規劃教學內容包括了后仰跳投、背后單打假動作、變向運球、空中躲閃等高難度動作。其中,在變向運球內容教學中,教師以多種運球技巧為主,訓練學生自主練習銜接多種運球技巧,流暢使用這一技巧。面對低層次學生,教師可明確教學目標是讓學生掌握一些基本的動作要領和基礎知識。在目標導向下,組織學生練習急起急停,反復進行原地練習,以熟悉球性,并引導他們學習行進間運球、行進間單手肩上投籃等基礎技術。
(三)依據分層,個性指導
分層教學法能切實提高不同層次學生的綜合素質,讓他們牢牢掌握相關體育技巧。在實際教學中,教師為取得較好的分層教學效果,要重視給予學生一些個性化指導。在個性化指導中,面對個人素質較好的高層次學生,教師將他們分為若干個學習小組,指導他們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學習內容。面對個人素質一般的中層次學生,教師以啟發式教學方式給予他們一些個性化指導,保障他們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而面對個人素質不良的學生,教師可采取分解示范等指導方法幫助他們改正技術上的錯誤,讓他們掌握正確的技術動作。在“羽毛球”課教學中,教師充分考慮低層次學生需掌握一些相對基礎的技術動作。羽毛球正手發高遠球技術教學中,為保障低層次學生能熟練掌握這一技術要領,教師可給予這類學生一些個性化指導。在個性化指導中,教師先組織學生自主練習正手發高遠球動作。在動作練習中,教師觀察他們的表現,分析他們練習中的常見錯誤,并給予正確指導。如面對個別學生表現出的準備姿勢不正確,整個上體正對球網方向,重心落在兩腳之間時,教師提示他們要保持正確的準備姿勢,左腳在前,足間指向球網,重心在右腳等要領。同時,面對個別學生表現出的左手持球偏低、偏近的問題,教師應給予他們一些正確的指導,為他們示范正確的放球動作,并幫助學生固定好左手持球點。而面對個別學生表現出的揮拍路線錯誤問題,教師應在個性化指導中安排他們進行慢速的揮拍專項練習,再進行正常速度的揮拍練習,從而使其牢牢掌握正確的揮拍動作。基于個性化指導下,學生將有所收獲,順利完成學習任務。
(四)因材施教,多樣教學
學生之間存在個體差異,針對學生素質狀況的不同,教師要突出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面向不同層次學生采取多樣化教學方法。在具體教學中,要根據教學目標、教學內容選擇適合的教學方法,以相對科學的教學方式夯實學生對知識的掌握,顯著提高教學質量。同時,為保障每一位學生都能有顯著性進步,教師要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不斷增加學生練習的難度,以助力學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圍下逐漸向更高層次發展。如在“排球”課教學中,面對層次水平不同的學生,教師可采取多樣化教學法。其中,面對高層次學生,為了讓他們掌握更多戰術知識,教師可采取比賽法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中,組織一次小型排球賽,引導高層次學生參與其中。比賽前,明確采取“三局兩勝制”,由 6 名隊員組成一支比賽隊伍。同時,比賽期間,對發球、網下穿越、觸網、攔網等作出相對明確的技術性規定。通過參與比賽,這一層次的學生將從中積累豐富的實戰經驗。面對中層次學生,可采取示范法教學方式。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以正面示范、側面示范方式為這一層次學生準確示范正面上手傳球技術動作、擊球點、傳球手形、擊球用力等,并重點示范正面下手發球、上手飄球技術動作方法和正面扣球技術。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先讓學生進行模仿練習,注意觀察他們動作上的不足,再組織他們進行對發練習和發球攻擊性練習。面對低層次學生,教師應采取講解法教學方式,耐心地為他們講解排球運動稍蹲、半蹲、低蹲等準備姿勢和并步、滑步、交叉步等移動種類,豐富這一層次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
(五)分層評價,鞏固知識
分層教學法下,為夯實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掌握,教師要高度重視在評價環節進行分層。富有層次化的評價,更符合分層教學需求,能適應教學內容不同的教育。針對學生學習成果進行評價時,依據具體的教學目標設置層次化評價指標,以保障有序開展評價,真實反饋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情況,指導他們不斷完善自己的不足。同時,在評價中,教師不能采取過于單一的評價方式,要以教師評分、小組評分、自我評分不同形式展開評價。另外,在分層評價中,教師要給予表現好和有較大進步的學生一些獎勵,激勵他們更積極地參與體育課學習中,進而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其中,在“乒乓球”課教學中,教師對學生“推擋球”學習情況進行評價時,要充分考慮不同層次學生的個人素質不同,為他們設定層次化評價指標。在評價指標具體設置中,教師應明確高層次學生其評價標準是要能控制球的路線、落點、力度、速度,并以計量方式進行評分。面對中層次學生,教師應明確其評價標準要符合落點要求,需完成一定量推擋動作。面對低層次學生,教師應明確其評價標準是把球推擋過網,完成一定要求的推擋次數。通過參照層次化評價標準,對不同水平的學生進行評價,能真實反饋學生的乒乓球技術水平,激勵他們不斷發展自己的技術水平,不斷努力鞏固課堂所學。同時,在評價中,可專門設立一個“進步之星獎”,主要用于獎勵分層教學中有進步,將自己提升到了更高層次的學生。在基于正向激勵下,所有學生都將變得更加進取,朝著更好的方向努力。在整個評價活動中,通過分層評價取得更好的教學成果。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法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果。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全方位、多方面了解學生學情,再對他們進行分層。然后,根據分層,科學設定具體的教學內容,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給予他們不同的指導,并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同時,通過分層評價,鞏固學生對課堂所學知識的掌握,促進他們向更高層次發展,并由此提高課堂教學效果。
作者:許輝 單位:華中師范大學龍崗附屬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