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武術教學能力組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教學能力是體育教育專業學生能力組成的核心。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體育教育專業學生的教學能力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重視.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武術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到中小學的武術教學工作,以及武術運動的普及與發展。因此,本文基于武術教學特點,對武術教學能力的構成進行簡要論述,以期為當前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武術教學能力;
武術課程是我國高等院校體育教育專業的主干課程之一,是各級各類學校體育教育的重要組成內容。尤其是在當前文化全球化發展的今天,武術作為中華民族體育文化的代表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學校重視。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武術教學能力直接影響到中小學的武術教學工作,以及武術運動的普及與發展。因此,本文基于武術教學特點,對武術教學能力的構成進行簡要論述,以期為當前體育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1.武術教學能力概述
雖然不同的專家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對武術教學進行了定義。但普遍認為教學能力包含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兩方面,武術教學能力是指武術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依據武術教學大綱向學生傳授武術理論與技能,培養學生的綜合素養的能力。也是體育教育專業學生基本的業務能力之一。
2.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武術教學能力組成
2.1理解和分析學生能力
包括活躍課堂氣氛能力,因材施教能力、激發學生興趣能力。活躍課堂氣氛能力主要指體育游戲組織和編排,教師問題的提出以及解答等能力。因材施教能力指教師根據學生的身心發育和個性特點選擇教學手段與方法的能力。激發學生興趣能力是指教師根據對教材的理解和掌握,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讓學生對教學內容產生興趣的能力。
2.2教學目標編制能力
教學目標編制能力包括根據課時制定教學目標能力和將教學目標具體化能力,根據課時制定教學目標能力主要是指教師根據武術學時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設定應符合學生實際水平和課時安排,教學目標是武術課的起點,在設計武術學習活動時,必須關注學生的實際,努力使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維目標有機地統一起來。教學目標具體化能力指武術教學目標要明確、簡捷,要有針對性,將武術教材細化,分門別類的制定教學目標。
2.3教學內容組織能力
教學內容組織能力包括課堂組織能力、糾正錯誤動作能力、動作安全保護能力,課堂組織能力指武術課堂中的組織形式,如學生的隊列隊形調動,教師講解、示范的位置,開始、準備、基本、結束四個教學環節不同部分的時間安排等。糾正錯誤動作能力指教師對學生出現的錯誤及時分析和糾正的能力,在武術教學過程中,糾正武術錯誤的前提是對武術動作錯誤的正確分析。這對教師觀察和判斷錯誤能力提出了較高的要求。這種能力來自對武術理論與技能知識的理解和掌握,來自于長期教學經驗的積累和總結。動作安全保護能力指教師根據武術動作性質選擇保護方法的能力,武術難度動作主要有側空翻、旋風腿等動作,教師在選擇保護方法時必須針對學生的身心發育特點,有的放矢。
2.4教學方法運用能力
教學方法運用能力指語言表達能力、動作示范能力、教案編寫能力,武術教學中的語言表達主要包括口令和講解,武術口令包括常規口令、提示性口令、單字口令、聲響口令。武術中的口令應短促、洪亮有力。武術教學的講解法包括稱述法和概要法,分段法和對比法、提問法和聯系法。武術教師的講解應形象生動、言簡意賅、要點突出,多用武術專業術語,盡量避免口語化。動作示范能力是指教師的武術技能展現能力。武術教學是以直觀性教學為主,教師準確而優美的向學生展現武術技能中的各個環節,可以使學生建立起正確而清晰的運動表象,幫助學生盡快的掌握武術技能和方法。教案編寫能力指教師根據學生實際水平制定教學步驟的能力,武術教案的撰寫應符合體育教育專業教案的寫作要求,力求做到層次分明,環節齊全。
2.5教學彈性設計能力
教學彈性設計能力包括臨場應變能力和動作編排能力,關于臨場應變能力,主要指教學中出現的一些突發事件和運動安全事故情況的及時妥善處理能力。動作編排能力指的是教師根據已有的武術知識儲備創編新動作的能力,這一能力與教師的武術技能積淀密切相關。
3.結論與建議
3.1結論
3.1.1結合武術教學大綱和課程學習,體育教育專業學生武術教學能力主要包括理解和分析學生能力、教學目標編制能力、教學方法運用能力、教學內容組織能力、教學彈性設計能力。3.1.2在當前深化教育改革的今天,武術課程應與時俱進,積極加入一些新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手段使武術教學課堂更加豐富多彩,武術教學過程更加符合當前人才培養需要。
3.2建議
3.2.1學生教學實踐能力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一個循序漸進、不斷提高與完善的過程,因此有必要根據武術教學特點,制訂實施方案,采取科學性和針對性、合理性和多樣性的有效手段和形式,有步驟、有計劃地培養學生教學實踐能力。3.2.2教師在武術課堂教學中保證完成教學任務的基礎上應給學生提供更多試教機會,學校也應提高對學生教學實踐能力培養的重視度,組織有針對性的教學基本功比賽,其次、在學生大三大四的時候,創造條件,讓學生能夠走出去組織教學,如暑期支教活動等,不斷提升學生的社會教學實踐閱歷。
作者:秦華 單位:南師范學院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