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及創新,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因為受傳統教育方式與陳舊教育觀念的影響,使得當前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諸多的問題。這些問題阻礙了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深入發展,影響了我國體育事業的興盛。所以,有必要在大學體育改革中建立一套完善、合理、科學、規范的教學模式、樹立新型教學理念、建立健全教學評估體系。這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學體育改革中存在的問題,使大學體育教學得到創新和發展。
關鍵詞:
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存在問題;創新方式
我國高等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大學體育教學,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成敗直接關系到我國高等教育體系整體改革的成功與否,也是我國能否成功培養綜合型建設人才的關鍵。在全新教學理念思潮的影響下,傳統的大學體育教學已經滿足不了新型教學理念的教學需求。因此,大學體育教學必須建立符合時展的新型人才培養模式,以便于為國家的經濟社會建設提供大量的智力支持。
1.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1.1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相對落后。
目前來講,很多大學的體育教學中還存在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對于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衡量也只是以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的提高為標準,從而忽視了學生作為教學主體對參與體育教學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更忽視了對大學生終身體育教學理念的培養[1]。大學內部落后的體育教學模式與教學理念已經嚴重制約了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發展。我國的大學體育教學理念還存在某些方面的偏差,導致我國的大學體育教學太過于重視技術指導,而忽視了對學生的理論教學。新型教育理念要求把技能學習與理論知識學習結合起來,因為單純的重視技術指導在一定程度上是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
1.2教學內容的設置缺乏創新。
目前大學的體育教學內容比較繁雜,沒有對其進行相應的細化,因此無法滿足學生的個性需求。新時期的大學生,他們的生活環境決定了他們的知識面與接觸面都比較廣泛,特別是網絡信息技術的崛起,使得大學生喜歡追求新穎的事物,在個性上表現為喜歡展示個性、表現自我。所以應該給大學生更多選擇的機會來選擇他們自己喜歡的體育項目,而不是讓老師來眉毛胡子一把抓,從而忽視了學生的主觀感受,影響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教學內容的陳舊與繁雜讓教師的教學程序混亂,也會讓學生學而不精。學生經過了大量的努力卻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也會進一步降低學生體育學習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
1.3缺乏正確的教學指導思想。
目前大學的體育教學一般采用的是職業體育教學模式,更注重根據各個體育項目的特點來向學生教授體育技能、體育知識,這是一種體育職業化的教學模式。大學體育教學的宗旨是培養全面綜合型的人才,而不是單純的培養職業運動員[2]。大學體育教學的目的是要讓學生形成終身體育的觀念,為國家的體育事業發展提供相應的儲備人才。在大學體育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指導思想不明確,大學體育教學大綱及內容的設置缺乏正確的指導思想。進而形成了教學方式單一固化,體育教學組織形式與體育教學考核方式的單一、陳舊。教師沒有用正確的指導思想來引導學生進行體育教學學習,使得學生的學習效果事倍功半,讓很多學生對體育學習興趣了了,無法培養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觀念。
2.創新大學體育教學的方法
2.1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樹立體育教學新理念。
我國要以現代教育理念為基礎,以提升廣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目標,建立大學體育教學的改革理念。新型的大學體育教學理念應該是:重視學生的個性需求、強調學生的個性發展、重視提升學生對大學體育教學的認知度、使體育教學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重視體育教學中人與人之間的合作交流、強調體育教學方法對學生的整體性效應。建立健全完善的新型教育教學理念還需要強化教師的綜合教學素養,突破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起的是主導作用,而不是處于中心位置。轉變這種教學模式需要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教師在體育教學中起引導作用。大學體育教育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培養出更多的綜合性、多元化、全面型的建設人才,以提高大學生的身體素質為直接要求,進而促進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發展。
2.2優化體育教學內容。
在大學體育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對繁雜的體育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優化,從而設計符合學生實際情況的教學程序。教學中的主要內容要突顯對學生的個性培養,以強化身體素質為基本要求,培養學生對體育鍛煉的興趣愛好,進而促進他們形成終身體育鍛煉的習慣[3]。在體育課的安排上,要減少必修課的比例,更多的是要強調學生自主選修。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學生學習他們自身感興趣的體育項目,他們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也就自然而然的提高了。
2.3建立完善合理的評估體系。
在大學體育教學中建立科學合理的教學評估機制可以養成學生良好的終身體育意識,進而突顯大學體育教學的社會意義。建立科學完善的評價系統需要緊緊圍繞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這個核心,從生理上、心理上與社會適應性上來評估學生的學習效果。建立健全學生體育效果動態考評系統,重視對學生身體素質及體育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考核。強化對教師的體育教學效果評價,評價方式要與素質教育目標相適應。考核學生要打破傳統的常規方式,強調綜合考評,不再單純看體育測評的成績,而是在評價中更加注重過程及學生綜合素質的測評,進而促進學生的多元化全面發展。
3.結語
大學體育教學的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與身心健康,強調在新型體育教學理念的基礎上對學生進行運動技能培養、健康知識的教學,進而讓學生掌握科學鍛煉的方法,把知識學習與體育鍛煉有機的結合起來,從而樹立終身體育鍛煉的觀念。把終身體育作為大學體育教學改革創新的主線,把社會需要、學生個性需求、學校教學目標作為培養的前提條件,進而更好的推動我國大學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發展。
作者:王民強 單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海學院
參考文獻:
[1]杜江偉.淺析大學體育教學改革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武夷學院學報,2013,05:79-82.
[2]吳潤平.大學體育教學課程改革實踐淺析[J].學術交流,2012,S1:219-220.
[3]任立杰.淺析高校體育教學改革與創新[J].搏擊(體育論壇),2012,10:2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