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院校體育保健與康復教學現狀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分析隴南師專體育與健康學院體育教學課程設置和體醫結合的情況現狀,結合“體醫結合”的歷史溯源、發展前景以及國家健康事業對“體醫結合”人才的需求,高職高專院校可以通過改革體育教學目標、完善體育課程體系、建立較為合理的“體醫結合”體育教學模式、評價方式和師資隊伍建設等,全面提升高職高專院校體育教學水準。
關鍵詞:高職高專院校;體醫結合;體育教學
隨著我國科技、經濟等各方面的快速發展,國民的生活水平得到的極大的提升,健康問題尤為突出,尤其是慢性病呈年輕化趨勢。隴南師專2018年學生體質測試合格率為68%,2019年合格率為64%,呈明顯的下降趨勢。與亞洲經濟發達國家日本、韓國以及歐美國家相比,我國學生超重率、近視率增加,學生身體素質、運動能力也出現大面積的下滑。為此國家也相繼出臺相應的措施,鼓勵國民進行體育提煉,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但是無論國家、社區、學校缺少相應專業的指導,尤其是學校嚴重缺少專業的教師指導。這樣就極易造成由于盲目鍛煉進而出現傷害事故的發生,因此,我國需要一批專的體育指導者去幫助人們更好地進行體育活動,故而作為高職高專院校的重任就先得尤為重要。
1“體醫結合”內涵
《“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中提出“體醫結合”這一概念,綜合各個權威期刊、書籍等綜合因素考量“體醫結合”簡而言之就是運用相關的體育與醫學知識解決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體育鍛煉中的問題,指導人們進行科學、系統的身體練習。在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的影響下,普通高職高專體育教學課程設置中只注重體育理論知識及體育實踐技能的培養而忽略了全民健身的需求,因此目前大部分高職高專體育教學未能或者很少設置有關“體醫結合”的課程。高職高專體育教育應該與時俱進,積極探索“體醫結合”的教學理念與方法,及時合理、科學、系統的增設相關的課程設置,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使“體醫結合”教學盡早實施,以提高為人們健康生活和學生自生發展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平臺。
2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體育與健康學院體育教學現狀
隴南師專體育與健康學院體育教學依舊參照普通高職高專院校課程設置進行的,課程主要包括專業基礎課、公共基礎課、專業選修課、公共選項課進行專業設置和教學。專業課有《田徑》、《排球》、《籃球》、《足球》、《乒乓球》、《羽毛球》、《武術》、《運動保健》、《運動生理》、《運動解剖》、《體育游戲》、《學校體育學》、《體育教學方法論》等;專業選修課為《少兒籃球》、《少兒排球》、《少兒足球》、《少兒乒乓球》、《羽毛球》、《武術》、《功夫扇》等。與“體醫結合”相關課程目前除了專業選修課《保健推拿與按摩》外其他課程基本沒有。經過訪談發現,學生基本沒有能力處理課堂上出現的意外傷害事故。主要原因在于學生所學的“體醫結合”的相關知識較少,尤其有關醫學的課程開設較少,僅限于課堂、書本和教師上課時的講解與示范,學生具體操作的機會很少。體育教學結合現代醫學、中國傳統醫學進行授課的很少。課題成果KETICHENGGUO現有教學只能傳授學生專門的體育技能,未能涉獵有關醫學知識,未能正確地、科學地指導人們進行體育活動,高職高專院校的人才培養目標應為培養適應人類社會發展的健康指導人才。
3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體育與健康學院“體醫結合”的必要性
3.1“體醫結合”教學對體育教育專業的作用隨著社會經濟水平的高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民不僅需要滿足豐衣足食,更要滿足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這樣體育鍛煉就顯得格外重要。但是由于缺乏專業的體育鍛煉指導知識和技能,不能更好地指導人們進行科學、系統的鍛煉,因此體育教育學生不僅要有專業的體育知識與技能,更要有專業的醫學知識和技能,才能更好地通過體育、醫學手段提高自身的業務水平,為今后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3.2國家健康事業的發展對醫療體育人才的需求伴隨著社會的不斷進步,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鍛煉人群對健身的原理以及如何根據自生的身體條件制定合理科學的健身強度、時間、次數都沒有科學的、系統的依據,只是依據自己的理解和經驗。這樣進行體育鍛煉往往是得不到良好的效果,往往是在體育鍛煉中出現意外傷害事故,這樣就直接影響鍛煉的效果以及影響人們的鍛煉熱情。目前為止我國的專業指導鍛煉力量遠遠不能達到人們鍛煉的需求,指導鍛煉的往往都是專業的學生,退役的運動員等,他們有一個共同的缺點,就是有專業的鍛煉方法,對鍛煉原理、理論學習嚴重不足,大多數缺乏專門的醫療體育知識或某項知識薄弱,很難做到系統、全面地從理論到實踐的實時轉換。因此高職高專院校要抓住自己的專業優勢,完善專業建設方案,設置合理的課程,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學生自身的業務水平,更能為學生就業提供更為廣闊的就業機會。
3.3我校開展“體醫結合”教學的優勢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體育與健康學院擁有專業的保健康復實驗,即可用于教學實驗有可用于專業理療服務場所,教學師資隊伍有能力勝任滿足教學要求,各類圖書達8000多冊,這樣的軟硬設施足以支撐體育保健與康復專業的教學、實驗、實踐的成功實施。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體育與健康學院進行“體醫結合”教學模式是體育教學原有課程設置就是最大的優勢,保健推拿與按摩等專業基礎課程作為高職高專體育類課程必要組成,為“體醫結合”提供了必要的基礎。醫學和體育雖是兩個不同的學科,但是他們都是國民健康提升不可或缺的條件。在課程設置中保有原來的主干課課程,在主干課的基礎上增加有關醫學基礎的課程,如《運動康復醫學》、《中醫學基礎》等。這樣既可以進行體育教學與訓練,又可以體育社會指導,更為重要的是為高職高專學生提高了自身專業知識的積累。
4我校開展“體育結合”教學的思路考慮
4.1明確“體醫結合”教學的目標高職高專體育教育專業的教學目標的4個維度:身體健康、運動參與、運動能力、心理健康,它們相輔相成,缺一不可。“體醫結合”的體育教學不僅要學習專業的運動理論、技能,更要扎實地掌握基礎醫療知識,不能夠“厚此薄彼”。其終極目的是培養“體醫結合”的復合型人才,不僅要求學生有運動能力,更要有指導人們從事體育鍛煉、自我監控、自我診斷、自我進行運動處方的能力。
4.2拓展“體醫結合”教學體系、豐富教學內容高職高專學院體育教育專業應該發揮自己的扎實的體育基礎知識和專業的技術水平優勢,“體醫結合”教學就有了理論基礎,教師在上課時要及時、準確地引入醫學相關的知識,并緊密結合自己的體育專業知識和技能,就可以起到很好的教學效果,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4.3構建“體醫結合”教學模式高職高專院校體育教育專業構建“體醫結合”教學模式可以使體育教學與醫學教學能夠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之真正成為為國民健康服務提供科學的、可靠的理論和實踐指導。構建“體醫結合”的意義在于依托體育鍛煉方法、手段使人們健康地、放心地進行體育鍛煉、自我監督、自我理療;在“體醫結合”教學中教師、學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掌握更為合理的鍛煉原則、方法,從而提高和激發教師、學生的教與學的水平。
4.4改革調整“體醫結合”教學評價體方法目前大部分高校、高職高專院校體育評價考核標準是仿效、參考競技體育量化來進行最終的評價,卻忽視學生學習態度、學習能力、等其他能力,評價結果不能全面、客觀、準確地反映學生真實能力,因此為了激勵和提高體育學習和醫學學習同步進行,同步提高,進行充分的融合學習,達到自己可以自我指導、監控、醫療的鍛煉,更能為他人指導健康的鍛煉的目的,高職高專院校要及時準確地制定、修正體育教學評價體系,打破單一評價考核模式,及時調整評價的內容,建立多維度、多層次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始終把“體醫結合”的理念貫徹于整個教學中。
4.5加強師資隊伍的培訓在高職高專院校開展“體醫結合”教學,師資隊伍建設就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充分利用自身擁有專業的基礎理論和專業的體育技能優勢,有針對性地加強自身有關醫學知識、技能的培訓和提升。增強體育與醫學兩門學科的融會貫通,不斷提升教學科研能力,這樣才能進行教與學的同步進步與提升。在必要時高職高專院校可以和有關醫院進行合作辦學,聘請有關專業一線醫生進行授課,在校教師進行隨堂聽課實習,這樣有助于學校教師的自身業務教學能力的提升,就可以達到專業相為互補,共同發展,保證“體醫結合”教學的順利開展,提升教學效果。
作者:許寶平 單位:隴南師范高等專科學校體育與健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