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初中體育教學中體育后進生轉化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體育成績是中考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文結合實際的初中體育教學,圍繞如何轉化體育后進生這一主題進行深入的分析,期望能通過教育策略的探索,有效提高體育后進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技能和綜合素質。
關鍵詞:體育教學;后進生;轉化
在中考背景下,體育成績是中考總成績中很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甚至成為中考成敗決定性的因素。我在多年的初中體育教學中深深體會到,體育課可以發揮其特有的教學優勢,在轉化后進生方面開展更多的工作,在體育教學中只要用心、細心、耐心,在育人方面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果。
一、擺正心態,正確看待后進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優勢
體育教師應該用平等、寬容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學生,充分關注學生身心發展的個體差異性,在對待后進生問題上認真貫徹新的體育課程改革理念“關注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一個學生受益”。首先,教師要從思想上清晰認識到學生在體育學科上的差異性,從心理上接受這種差異,允許這種差異的合理化存在。其次,教師應全面了解體育課程教學的理念,掌握每個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育技能情況。每個學生在不同的體育項目上會有不同的基礎呈現,既要重點關注表現突出的學生,也要細心觀察基礎較差的學生,要看到這些學生身上可挖掘的潛能。體育項目上暫時后進的學生也許具有較好的溝通能力、觀察能力、模仿能力等,教師要善于把學生的這些特點深入融合到后續的體育教學中,發揮后進生身上的優勢,讓他們通過自己自信的部分帶動暫時落后的部分,慢慢取得進步。
二、因材施教,持續跟進后進生的心理變化
進入初中以后,體育教學要求和小學相比有很大的提高,但是一部分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技能和其他同學有著明顯的差距,在體育的各項活動中缺乏自信,害怕動作不到位被教師批評,內心存在自卑想法,不自覺地貼上了“體育差生”的標簽,失去了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體育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體育后進生的這一深層心理。青少年學生思維活躍,渴望成功。體育教師在充分掌握每位學生學情的基礎上,在體育教學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應充分關注后進生的心理變化過程。有的學生會因為漸漸掌握了本來不擅長的體育技術而變得越來越自信,有的學生卻會因為怎樣都達不到體育教學的要求而越來越受挫。教師要用心觀察學生的心理變化,實時而動態地調整教學策略,對體育后進生可以設置不同的教學目標,鼓勵他們通過不斷訓練逐漸達到不同層次的教學目標,讓學生體驗成功的喜悅和認真付出的成功。
三、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
體育后進生往往因為在體育運動上的落后與體育教師關系比較疏遠,在心理上的自卑也導致他們和教師的關系做不到那么緊密。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該平等對待學生,以學生為體育教學的主體。初中生一般對中學體育教師懷有崇拜感,教師應該放下職業的威嚴,和學生培養一種亦師亦友的關系。在體育教學的全過程中,包括教學設計、教學策略、教學實施等融入更多的人文關懷情感,既要讓體育后進生尊重教師的體育專業度,也要讓學生像朋友一樣信任教師。與學生建立和諧的情感,是教師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也是在體育教學中開展德育教育的內在驅動力。學生在學校里的教育,就如同孩子在家里的教育一樣,只有在充滿愛意的環境里才能對教師建立充分的信任。體育教師在體育教學過程中有責任主動向學生敞開心扉,專心上課,用心育人,這樣學生才會把教師當朋友,驅動自己內心對課堂的向往。如果批評得多了,學生比較容易有逆反心理,所以教師應該多鼓勵,努力培養學生自信心。
四、以多變的教法和學法提高后進生的學習效果
體育后進生往往因為在體育上的暫時落后,對體育活動存在抵觸情緒,積極性和興趣都不高。激發和提升學生對體育的熱愛需要體育教師營造不同的教學環境,運用豐富靈活的教學方法。教師可以采取任務驅動法進行課前導學,結合青少年學生的個性特點布置體育課程課前任務。比如,讓學生課前通過網絡平臺收看一場體育比賽,在課中分享觀后感等,提高他們的體育興趣。課堂上,體育教師可以采取情境案例教學導入法提高體育后進生的學習興趣;采取演示教學法直觀明了地教給后進生體育動作,確保他們動作的正確性;采取小組合作討論探究法進行分享學習;采取個人展示法樹立模范促進相互學習。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把自主學習法、體驗探究法、分享學習法等運用到體育的學習中來,讓學生慢慢通過自信的積累從“我學會”轉變到“我會學”,提高后進生的學習主動性,學習效果事半功倍。綜上所述,體育教師在體育后進生的轉化教育中要重視他們的心理建設,根據學生的個性特點,用愛用心為體育上暫時后進的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能夠通過體育學習提高體育成績,培養終身運動的好習慣。
參考文獻:
[1]韓建華.新課改下加強高中體育教學的有效策略[J].學周刊,2017(12).
[2]邢光玉.淺析如何提高初中體育教學的有效性[J].科學中國人,2016(33).
作者:丁智均 單位:廣東省中山市東區松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