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區域特殊教育支持服務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創設多元的個性化課程支持學生
近年來歐美等發達國家努力為特殊兒童提供滿足其多元需求的綜合服務。英國教育部分別于2011年、2012年了綠皮書《支持與期待:針對特殊教育需求與殘疾兒童的咨詢提案》和《支持與期待:特殊教育需求與殘疾兒童的新方法———進展與下一步計劃》,以著手改善特殊教育服務體系。改革將建立包含早期教育、健康服務和兒童保育在內的全覆蓋式服務總覽體系,融合教育、健康和社會服務機構的分離式支持服務體系,向所有兒童提供支持,社區系統可以借助多方資源來支持融合教育的實施。以色列則在《特殊教育法》中規定,保障每個3—21歲有特殊需求學生進入普通學校就讀的權利,各級特殊教育資源中心為其提供專業化的支持,專業化的團隊為有特殊需求學生接受教育和治療康復提供保障。借鑒國外的先進理念,上海市長寧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采取“一校一醫”“、一校多醫”、“多校一醫”等靈活多樣的合作方式,建立多層次互動的醫教結合專業服務機制,為各類特殊學生提供合適的教育、康復和保健服務,從醫學健康普查、專科會診、轉介就診三個層面,為區域內特殊兒童提供個性化特殊教育服務。他們以“全納教育視野下特殊教育支持團隊”的輻射為著力點,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特殊教育課程,創新課程內容與實施方式,實現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另外,還為區域內特殊青少年開設豐富多彩的校外特殊課程,包括區域課程、社團課程和特制課程。為建設區域課程,長寧區特教指導中心為特殊青少年搭建展示平臺,舉辦了近20場輻射面廣、影響力大的大中型全國展示活動,得到全國特教學校、指導中心以及企事業單位、志愿者等社會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在社會上產生了良好的反響;為建設社團課程,中心開設了園藝、西餐、攝影、美術等社團,提升了特殊青少年各方面能力及家庭生活品質;為建設特制課程,中心開設個別康復訓練課程,一方面加強殘疾兒童早期干預與個別訓練,促進學前早期干預,另一方面為成年殘疾人提供聲樂、文學、油畫等特制課程,為成年殘疾人士提供展示的舞臺。
二、搭建專業培訓平臺支持教師
教師的專業化發展是開展醫教結合的重要保障。借鑒新西蘭通過《固定課程規范》來確保教師教學內容和學生學習計劃皆能適合特殊學生的需求,要求所有教師都必須擁有基本技能、鼓勵教師積極參與特殊教育相關培訓計劃等做法,長寧區建立了醫學和教育專業人員深入合作的協同機制,開展基于康復訓練實踐的特教教師醫教結合實訓工作。實訓中醫生、治療師、教師發揮各自特長,醫生開展醫學診斷,幫助教師了解特殊兒童病因、干預關鍵點和重要影響因素,并提供教育干預的建議;治療師為教師提供訓練技術與方法;特教教師設計各種游戲和訓練活動,有針對性地開展干預,在醫教結合實訓中了解醫學和康復領域的知識與技能,與醫生和治療師建立共同的話語系統,讓特殊兒童康復訓練更加有效。與此同時,整體設計區域推進醫教結合的目標、實施路徑與方法,每年舉行醫教結合學術年會,開展醫教結合工作各項評選,推進區域醫教結合多樣化發展;改革特教教師職后培訓方式,爭取成為全國特殊教育醫教結合師資培訓基地,與醫院和康復機構聯手合辦康復醫學研修班;委派教師前往醫院和康復機構做助理,通過實習增強實踐操作能力。
三、提供高端公益服務支持家庭
在特殊兒童教育干預方面,家庭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為家長提供針對性干預策略,指導他們學會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進行行為功能分析,并采取恰當、有效的處理方法,在改善幼兒情緒行為問題方面起至關重要的作用。長寧區特教指導中心整合高端醫學專家資源,搭設醫教結合服務平臺,就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家長困惑開展醫教結合家長沙龍,邀請醫生與家長交流,提供干預建議,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同時,按需提供中醫義診,拓展書寫障礙學生家長培訓。同時,積極尋找醫學專家資源,組織來自市級7所三甲醫院和區級中心醫院的近30名專業醫生及其團隊,每周安排1位名醫與家長、孩子面對面進行公益咨詢,每次為5對孩子及家長提供高于特需門診待遇的服務。
四、整合多方專家資源支持學校
當全納教育理念深入影響到學校系統時,學校特殊教育需要專業團隊進行全方位的支持。長寧區特教指導中心組織醫生進學校,除了在特教學校設有常規的醫生咨詢之外,還開展醫教結合式的隨班就讀視導,每校邀請1位特教專家和1位醫學專家共同坐鎮,通過觀課、聽匯報、互動研討等方式,幫助區域內每一所隨班就讀學校針對每一個隨班就讀學生的不同特點和需要,研討適合每一個隨班就讀學生發展的方法。為增進教育、醫療、康復等機構的多方合作,特教指導中心聯動兒保院、殘聯、早教中心等部門,探索0-3歲特殊兒童的發現和轉介。聯動特教學校、隨班就讀中小學、幼兒園等教育單位,構建學前直至就業的特殊兒童終身教育服務體系。作為實體的區域特殊教育指導中心,長寧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還組建了特殊教育實踐改革專家組和特殊教育理論研究專家組,完善了兒童康復科、發育行為兒科、臨床心理科、神經內科、小兒耳鼻喉科、兒童骨科、兒童口腔科、中醫兒科等組成的高端醫學專家組,形成了多學科專家組成的特殊教育支持團隊。在醫教結合的實踐基礎上,長寧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整合醫生、教育專家、企事業單位、社會各界人士、志愿者等各方面資源,與國際對話,不斷創新,逐漸形成以醫教結合為基礎的多學科、跨機構合作的全方位、立體式、延展性強的區域特殊教育服務體系。
作者:黃牧君 王瑤 單位:上海市長寧區特殊教育指導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