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特殊教育小學數學課堂中德育分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特殊教育作為我國教育教學體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面對的學生的身心特點與正常學生之間存在的差異,限制了特殊學生認知、運動和思想品質等各方面能力的發展。所以,教師應該針對特殊教育小學生身心發展的實際情況,加強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德育滲透的力度,通過對特殊教育學生良好學習和生活習慣的培養,為特殊教育小學生未來融入社會創造良好的條件,培養學生良好的道德品質,促進特殊教育小學生的全面成長和發展。
一、特殊教育數學教學中德育滲透的意義與原則
特殊教育學校的學生普遍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身心障礙,這些學生不僅在認知和學習層面較正常學生落后很多,而且思維能力也較差,導致其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經常因為缺乏自信心出現各種心理障礙。為了徹底解決這些問題,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必須改變傳統數學教育教學方式,通過在數學教學中組織學生參加多樣化的德育實踐活動方式,鍛煉和培養學生的思想道德品質,要求學生在學習德育知識的過程中,發現和彌補自身存在的缺陷,為特殊學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臺。小學數學學科中包含著豐富的德育資源,教師應將數學教學作為開展德育的主要渠道,確保教學改革目標的順利實現。教師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充分重視特殊學生發展的需求,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組織學生參加德育實踐活動,通過與學生的深度交流和溝通,促進特殊教育學校數學課堂中德育實踐效率的有效提升。首先,嚴格遵循以學生為本的原則。所謂以學生為本的原則,就是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充分尊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在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提供自我展示的機會,鼓勵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數學德育實踐活動中,提高特殊學生良好道德品格培養的效果。其次,數學教學資源整合與利用原則。數學課程中包含內容豐富的德育資源與德育機會,只有將這些資源充分整合并利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才能發揮其應有的作用。教師在整合利用數學學科中的德育資源時,應該在充分考慮學生接受能力和水平的前提下,根據特殊教育學校德育的特點,合理利用其中的德育資源,提高學生數學學習的效果。最后,師生雙向互動原則。師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是確保數學教學中德育順利開展的基礎。雖然特殊學生普遍存在交際溝通能力較弱的問題,但是教師只有多與其進行交流和溝通,才能幫助學生積累豐富的交流經驗,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心,提升學生的學習效果。
二、特殊教育小學數學課堂中的德育滲透
(一)結合教材進行德育資源的挖掘
特殊教育學校中大多數的德育內容并未在數學學科教學中直觀體現出來,而是滲透在數學教材與課程教學中。所以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必須重視教材內容中的德育資源研究和挖掘工作,將德育資源滲透至數學課堂教學中,提高特殊學生德育的成效。比如,“兩位數加減法”這一知識的教學,教材中不僅向學生展示了北京申奧成功時的場景,而且使用統計表將各個申辦城市獲得的票數展示出來。面對這一教學內容時,教師不能急于向學生講解數學知識和計算方法,而應該先與特殊學生互動交流,要求學生深刻認識到北京申奧成功這一事件的重要性,向學生詳細地講述北京申奧成功與國家繁榮富強之間存在密切聯系,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在潛移默化中完成對特殊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再比如,在開展百分數應用題的教學時,教師應該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先安排學生解答練習題:小明的父母每個月總共收入6000元,去年的收入比今年的收入低10%,請問小明的父母去年收入是多少?學生在解答這一問題時,教師既要向學生傳授正確的解答方法,還應在德育的過程中,要求學生深刻認識到國家的繁榮富強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培養愛國情懷。
(二)結合知識建構滲透德育
特殊教育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德育內容,要求教師必須準確把握數學學科的特點,將德育與數學教學體系的構建緊密結合在一起,才能達到有效提升數學課堂教學中德育成效的目的。教師在特殊教育小學數學教學中,不僅要將培養學生堅持真理的思想作為首要教學目標,而且還應及時糾正學生在數學知識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幫助和引導小學生樹立正確的數學學習意識,提升學生的數學知識學習效果。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給予小學生正確的引導,幫助學生形成正確對待數學學習的態度,認真對待自己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錯誤,并予以改正。比如,在小學除法口算教學時,教師應該在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特點的基礎上,向學生傳授正確把握自己現有知識和學習經驗的方法,引導學生在復習舊知識的過程中積累新知識,提高學生數學知識理解能力。學生在計算144÷24=?這一數學題時,教師可以先引導學生估算,要求小學生根據自己現有的知識經驗和題意,先計算140÷20=?通過估算,學生不僅提升了對商的范圍把握能力,而且掌握了估算的正確方法。根據估算內容140÷20=7,將該數值代入到144÷24=?中,就會發現“7”這一數值顯然不符合題意,此時教師應該引導學生嘗試代入“6”并進行估算,最終得出144÷24=6。教師在數學教學中引用學生學習除法計算的知識,幫助特殊學生掌握了正確的計算方法,使學生養成了遵循規律的意識,促進了學生道德品質和核心素養的有效提升。
(三)發揮榜樣力量,優化德育實踐
特殊教育學校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可選擇的途徑和方法較多。教師在數學教學中,主動規范和約束自己的教學行為,正確引導和帶動學生,用自己良好的德育品質為學生留下良好的印象,凸顯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的人格魅力。榜樣滲透法在特殊教育學校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將原本抽象、復雜的德育內容以具體、形象的方式呈現給學生,要求學生在深入理解和把握數學教材中包含的德育思想的基礎上,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加深學生對德育知識的理解和認識。針對小學生模仿和崇拜心理較強的特點,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為學生樹立學習和模仿的榜樣,合理運用道德素質影響和帶動學生的進步和成長,向學生講授學習他人優秀品質的意義,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和成長打下堅實的基礎。
(四)結合課堂內外,滲透德育
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應從課內、課外兩方面著手,探索滲透德育思想的策略,對學生的道德品質進行全面培養,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教師在特殊教育小學生數學教學中滲透德育時,應根據特殊教育學生的特點,創設生動有趣且實踐性特點突出的教學情境,將學生引入教學情境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幫助學生學習和理解數學教學中教師講授的知識。由于特殊學生普遍存在著學習自信心不足的問題,其在學習過程中遇到困難時,經常會主動放棄學習。所以教師在數學教學時,應將幫助特殊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作為首要目標,在數學課堂教學中,給予學生正確的引導和鼓勵,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熱情,鼓勵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根據特殊教育小學生數學教學內容的要求,教師在數學課堂教學開始前,可以先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要求每個小組的學生合作學習和探討數學知識,要求所有的特殊教育學生都能夠參與到數學知識的思考與探究中,才能達到有效提升數學學習效果的目的。比如,在講授分數知識的教學時,如果將1份蛋糕分成4份,那么每一份是幾分之幾呢?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知道每一份是14。然后教師再引出公平概念,并對學生進行德育,不僅實現了數學教學與德育相互融合的目標,而且幫助學生樹立了學習的自信心。
(五)融入數學歷史,滲透德育內容
我國是一個數學歷史文化豐富的國家,這些內容豐富的數學知識,不僅能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文明的領悟,還能激發學生的道德情感,幫助學生產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教師應該牢牢抓住數學教學的契機,向學生講述數學的發展歷程,鼓勵學生在課后自主搜集與數學發展相關的素材,然后通過與其他學生的溝通和交流,分享自己的學習心得。由于特殊學生普遍存在著理解能力較弱的特點,教師在向學生講解數學歷史文化素材時,應該耐心地向學生說明,幫助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堅定自己的理想信念,才能使其在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突破學習過程中遇到的障礙。比如,在講授圓周率這一知識時,除了向學生解釋教材中出現的基礎知識外,教師還應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向學生播放與祖沖之相關的資料,介紹祖沖之的生平,詳細說明祖沖之的發現比西方早了數百年,使學生認識到追求真理的道路需要付出艱辛和努力,必須具有英勇無畏的精神和堅定的理想信念,才能實現自己的目標。
三、結語
由于特殊教育學校所面對的學生身心特征、智力、運動、思想品格等各方面與普通學生之間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再加上其社會適應能力較弱,所以,教師必須牢牢抓住數學教學中的德育契機,對學生進行德育,才能保證學生始終處在正確的成長和發展道路上。特殊教育學校在開展數學教學時,應該將德育滲透作為首要教學目標,強化數學學科中德育的功能,提高學生學科素養與道德品質,幫助學生塑造完善的人格與良好的道德品質,為特殊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和發展保駕護航。
作者:寇建東 單位:山西省朔州市應縣特殊教育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