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學生觀對學生素質教育的影響,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自2011年以來我國基礎教育改革按部就班地推進著,在理論和實際教學中都取得了許多優秀成果,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著我國素質教育的發展。教育改革的主要目標之一就是要轉變教師觀念,要讓教師的思想觀念順應時代潮流的發展,甚至要讓教師引領潮流,做時代的弄潮兒,只有這樣的教育才會真正的踐行素質教育,才能培養出適合現代社會和未來社會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關鍵詞:新時期;學生觀;素質教育;重要性
教師的學生觀就是教師對學生的認識和看法,是教師教育觀念的核心組成部分,他支配著教師的工作態度、工作方式及教學行為,教師的學生觀也一直是教育界關注并研究的課題。隨著教育改革的推薦和社會的發展,教育進入了素質教育時代,也進入了全新的教育時期。這時教師的學生觀不但要更新,還必須要科學。教師的學生觀是教師對學生身心特點、發展潛能、個性發展等問題的看法和評價,不但決定了教師是否能擔當新時期的教育教學工作,還會極大程度的影響學生對未來社會進步和祖國建設的作用大小。所以,建議科學的學生觀是當代教育工作者的首要責任。下面就這一作用進行具體闡述:
1教師的學生觀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教師樹立正確、科學的學生觀是教師實施教學的必要前提。教師只有樹立正確、科學的學生觀,對學生的特點、個性等有了全面的了解和認識,才能針對性地設計教學過程、才能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方式、才能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比如:我們在充分了解學生的現實情況之后,可以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如動漫、多媒體等內容)進行教學設計,這樣就會深深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不但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而且有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為終身學習的形成奠定堅實基礎。再如:我們在充分了解學生學習工地的基礎上,采取分層教學法,將班級學生分成水平相當的幾個層次。每個層次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和不同難度的教學目標,不但有助于后進學生學習的逐步提升,而且還能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體驗學習的過程,體會學習方面的成就感,有助于學生學習效率的提高和學習興趣的培養。
2教師的學生觀對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
學生的發展是全面、持續的發展。學生的發展是內在和外在發展的統一,也是量變和質變的結合。所以,我們教師不但要注重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還要關注學生心理健康的成長。偉大的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在《資治通鑒》中指出:“才德全盡謂之圣人,才德兼忘謂之愚人,德勝才謂之君子,才勝德謂之小人。茍不得圣人、君子而與之,與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由此可見:德才相比,德重于才,居于首位。目前倡導的素質教育的教學目標包括:學習達成目標、社會適應目標、心理健康以及身體健康等多方面的素質教育目標。其中的心理健康目標是素質教育的核心任務,心理健康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一個人的“德”的養成。所以,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彰顯的尤其重要。教師正確的學生觀能給學生一種被重視的感覺,從而產生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也能塑造健康的心理素質,有助于學生道德品質的培養,也有利于學生建立對社會和國家的責任感。不但有利于學生個人的成長,還有利于未來國家和社會的發展。
3教師的學生觀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影響
教師正確的學生觀會給學生平等的地位和權利,能讓學生體會到學生的存在感和價值觀,不但能夠促進學生積極上進努力提高學習成績,還能影響學生的心理素質、身體素質、社會適應等各方面素質的提高。學生在備受關注、關愛的氛圍中健康的成長,從而有利于各方面素質的提升,從而逐漸成長為各方面素質都健康的“四有”新人。另外,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相同的兩位學生,每一位學生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優勢和個性。正確的學生觀為學生提供寬松的發展平臺,能促進教師發現學生的個性和特點,便于因材施教有助于發展學生的特長和個性,促進學生的優勢發展,也會在不同程度上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
4教師的學生觀對學生未來發展的影響
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都懂得“授之以漁”要遠遠勝過“授之以魚”。所以,作為新時期的教師我們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讓學生真正地養成科學、嚴謹的科研態度;扎實地掌握理論基礎和專業技術;在基礎知識上加以創新,最終形成全面、持續發展能力。學生具備了全面持續創新能力之后,不但會影響學生的目前生活,還會影響學生的未來發展,甚至會對國家和社會的發展產生巨大影響。另外,學生除了在家庭生活時間之外,在校時間則為最長,尤其是高校生基本都是生活在學校,所以,教師的人格修養和學術能力將對學生產生耳染目儒的影響,不但影響學生的學生生活,也必將延續至學生的工作,甚至會影響到學生的一生。總之,正確、科學的學生觀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終身學習習慣,還能促進學生心理健康、身體健康、社會適應等各方面綜合素質的培養,能夠更好的發展那學生的個性,切實的踐行素質教育,真正地將學生培養為未來社會需要的人才,也會促進我國教育事業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肖川著.教育的理想與信念[M].岳麓書社.2002
[2]曹向容.中小學教師的學生觀形成因素與生成策略研究[D].西南大學2010
[3]郭啟華.后現代注意視野中的學生觀[D].東北師范大學2006
[4]呂治國,李輝.英國高校學生觀及對學生事務管理的影響[J].中國高等教育.2012(Z3)
[5]彭澤平,姚琳.我們應樹立怎樣的學生觀[J].當代教育論壇(學科教育研究).2007(10)
[6]何東蓉.教師的“學生觀”與學生的“教師觀”[J].教育藝術.2006(11)
[7]盧炳惠,張學華.論新的學生觀[J].教育探索.2004(06)
[8]舒守玉.新課程吵到的學生觀[J].湖南教育.2003(24)
[9]段志君.為了每一個孩子—談新課程理念下的學生觀[J].教學與管理.2003(08)
作者:胡茜 單位:淄博機電工程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