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職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1學生人文知識掌握狀況
通過調查,可以看出四川省高職學生具備一定的人文知識,但對某些方面的人文知識還是比較欠缺的,需要提高,如哲學、歷史知識、古典詩詞、外國文學等知識。在對哲學的基本問題的調查中,只有41.9%的學生正確選擇了思維和存在;有40.5%的學生能正確回答四大文明古國;有20.9%的把中國四大名著都讀過。
1.2學生的人文精神狀況
關于人文精神方面的調查,涉及到大學生價值觀、道德觀和人際交往等方面。認為衡量一個人的價值大小主要取決于社會貢獻的大小(41.6%)、工資薪酬的多少(36.4%)。47.6%的學生認為一個博士生為救一個落水的老人而犧牲是否值得時,生命無高低貴賤之分,44.3%的學生認為不值得,博士創造的價值遠遠大于一個老人??梢钥闯?,四川省高職學生主體價值取向是積極的、向上的,但還有部分學生還是在用金錢的多少作為人生價值衡量的標準,對生命的認識還存在等級觀念。對校園中私拉亂接電線、長明燈的現象有73.7%的表示反感,可以看出多數同學能注重自我修養,有一定的愛心和公德心。調查發現,大部分高職學生的人際交往能力還是比較強的。
1.3學生的人文行為狀況
通過調查發現大部分學生有較好的行為表現,體現了大學生應有的一些素質,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在對考試作弊行為的調查中,從來沒有過的只有24.3%,而75%以上的學生偶爾或經常有作弊行為的發生,這反映出高職大學生誠信缺失??吹嚼先说沟?,能立刻扶老人起來,并送去醫院的有30.1%,圍觀不采取行動、無動于衷、怕引禍上身的占13%,這說明大部分學生還是敢于見義勇為,沒有被社會中有部分人救了老人而被敲詐的現象嚇到,但還是有部分學生不敢見義勇為,怕惹禍上身,被社會不良風氣影響較大。
1.4學生人文素質教育狀況
在調查中,有67.3%的學生是喜歡人文素質教育課的,說明學生對人文素質教育的作用是認識的。學生喜歡的人文素質教育方式是人文講座、校園文化活動及實踐活動等,喜歡課堂教學這種方式的相對較少,說明要改進課堂教學的方式,增強課堂教學對學生的吸引力。在改進學校人文素質教育的措施的調查中,有73.3%的學生認為營造濃厚的校園人文氛圍,其次是多開設人文課程(56%)、舉辦高質量的人文講座(51.5%)及提高教師的人文素養(43.1%)。
2四川高職院校大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存在的問題
2.1對人文素質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
在“以就業為導向”理念指導下,很多高職院校都存在“重技能、輕人文”的思想,學院領導、教師、學生對人文教育不夠重視,而對專業發展比較重視。認為學生只要具備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就業的機會多,就業率才會提高,這是學院生存的根本。
2.2課程設置重專業輕人文,專業教育與人文教育分離
在以人才的培養必須面向市場、面向產業、對接產業結構升級的導向下,在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中,課程的設置重專業輕人文。參與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的主要是專業教師,他們更多關注的是專業發展,對人文教育一般只注重國家規定的“兩課”,對其他人文課程開設不夠重視。
2.3教師人文教學水平不高,教學方法單一陳舊
教師是實施人文素質教育的主體,其素養的高低決定了人文素質教育的質量。目前,四川省高職院校對人文素質教育的投入不多,人文教師進修、培訓的機會少,人文教師教育水平不高。
2.4人文素質教育缺少職業特點
在對學生的訪談中了解到,學生對與專業結合緊密的人文教育很感興趣,希望人文教育更多體現職業特色。因此,在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時,要根據高職院校學生的特點,體現出職業特征,讓學生具備與職業密切相關的人文素養。
3四川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存在問題原因分析
3.1教育理念落后
有部分領導、老師認為高職院校是從事職業教育的,是培養高級技能型人才的,只要學生的專業知識、專業技能過硬,具有一定的技能技巧,能夠順利就業,在未來崗位上能勝任工作,沒必要花大量的時間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
3.2學生基礎較差
高職院校招生來源主要有三類:一類通過高考招收的普通高中生。高職錄取分數線在各類高校中是最低的,有些低至200分左右,而補錄的學生分數更低。一類是通過單招錄取的對口中職學生和普通高中生。對口中職學生有一定的專業技能,但大部分學生的基礎較差。一類是藏區“1+2”學生和“9+3”學生,這些學生的文化基礎更差,有些連漢語都聽不懂。
3.3學生認識不足
調查發現,高職大部分學生認為到職業院校是來學習專業知識的,發展專業能力的,培養專業技能的,只要具備一定的專業技能就行,沒有必要學習人文知識。因此對專業課比較重視,學習積極性很高,出勤率也比較高;而對人文素質課,只要教師不點名,能逃課就逃課,出勤率不高,上課經常看其他的書籍或者玩手機、上網等,根本不重視。
4四川高職院校學生人文素質教育對策
4.1轉變教育思想觀念,加強人文素質教育
高職院校的領導、教師要從觀念上改變重專業、輕人文的思想,要認識到職業教育不能等同就業教育,不能只“教書”不“育人”,不能把學生培養成只會做事不會做人的“器”才。
4.2完善課程體系,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
在制定人才培養方案時,應該有一定數量的人文素質教師參加,設置一定數量的人文素質必修課程,開設以培養人文素質為目的的選修課程、特色課程,并在課時、學分等方面給予保障。改革教學方法,充分利用現代教學手段,針對不同的教學對象,因材施教,運用啟發式、討論式、辯論式等生動活潑的教學方法,采取情景教學、案例教學等多種形式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教育,增強人文教學的趣味性和吸引力,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在輕松活潑的教學中對學生進行人文知識的傳授,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
4.3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水平
要想提高學生的人文素質,就要先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要通過各種學習和培訓等途徑提高教師的人文素質水平。教師要不斷更新知識結構、教學理念,提高教師人格魅力,用教師的人格魅力、淵博的知識去感染學生,只有“親其師”,才能“信其道”。
4.4加強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人文環境氛圍
一是要加強校園自然人文景觀建設,做好建筑命名、文化走廊建設等,突出學校的辦學精神和辦學理念,要讓學生一跨進校門就能感受到校園獨特的文化氣息,在優美的環境中陶冶情操。二是要開展積極健康向上、內容豐富的校園文化活動,舉辦文化藝術節、大學生運動會等,吸引學生積極地參與,營造良好的人文校園氛圍。三是舉辦人文講座,邀請專家、學者來校作報告,幫助學生提高自身的人文素養。四是利用學生社團組織社會實踐活動,組織學生參加“三下鄉”、“支農支教”、“美化寢室”等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鍛煉自己、教育自己,發揮學生在人文素質教育的主體作用。
4.5人文素質教育要體現職業性
在實施人文素質教育時,應突顯其職業教育特色,將“人文性”與“職業性”相結合,重點培養學生的職業人文素質。職業人文素質教育主要包括對學生進行職業精神和職業道德教育。職業精神是一個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職業活動中的綜合體現,要培養學生具有與專業特點相對應的職業精神。職業道德教育主要是對學生進行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吃苦耐勞等為主要內容的教育,它是一個人在從事某一職業時應遵循的道德要求和行為準則。
作者:張明遠 單位:四川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