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校園勤工儉學素質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目前農村中學勤工儉學開展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思想認識不高,重視程度不夠,開展力度不強
部分學校的領導同志認為學校就是傳授文化知識的場所,學生任務就是學文化知識,搞勤工儉學是不務正業。有的學校怕搞勤工儉學活動增加學生及其家庭負擔,因而從思想上產生抵觸情緒,行動上推推動動,不推不動。許多家長和學校只重視學生分數的高低,忽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片面追求升學率。不少學校只將勞動課設在課表上,而不開在課堂上,更有甚者,根本不開設勞動課,更不用說讓學生參加勞動和社會實踐活動,勤工儉學只是一句空話。
1、2勤工儉學的路徑狹窄
對學生的勤工儉學活動進行分析得出:無論是零工、兼職或義務勞動,基本屬于勞務性和服務性的工作。其中,單純的體力工作占到了三分之二以上。從本學校的學生整體來看,有40%左右的學生正在參加勤工儉學,有家庭經濟條件貧困的學生,也有較富裕的學生,但貧困生占到了絕大部分。再加上校方將一些校辦企業看為經濟利潤的源泉,承包給了個人,是學生失去了實踐場所。這充分表明勤工儉學的形式還是比較單一,路徑較為狹窄,滿足不了教育的需求與社會的需求。
1、3勤工儉學的體系不夠健全
由于受客觀條件的限制及職能部門對學生勤工儉學工作的重視程度不夠,一些農村中學沒有勞動實踐基地,也沒有專職老師對學生的勤工儉學活動進行管理,大多數還是由輔導員或后勤管理人員兼管勤工儉學工作。對參加勤工儉學學生的組織、管理較松散,并且管理的廣度、深度也不到位,致使勤工儉學發展極為緩慢。
2、搞好勤工儉學,構建和諧校園的對策
上述問題嚴重阻礙了勤工儉學工作的順利發展,為了促進教育教學結構的改革,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動手能力,特提出以下幾點對策:
2、1轉變教育理念,加強學生的思想引導
一提到勤工儉學,大部分人還認為其是解決貧困學生經濟困難而進行的有償勞動。但是隨著教育教學的改革、勤工儉學人數的不斷增加,我們必須要認識到勤工儉學助學、育人的雙重功效。將學生勤工儉學與實踐技能的培訓相結合,將其納入到正常教學和技能培養的重要手段中來。作為兼管人員要不斷加強對學生勤工儉學狀況的調研,增強學生與社會的溝通,擴大選擇空間,豐富活動內容,拓寬實踐渠道,搭建交流平臺,開拓學生視野,培養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樹立競爭意識。中學生認識水平低、判斷能力有限,有時難免對勤工儉學活動產生困惑或不安。管理人員要對其進行積極的引導,例如:通過經驗交流會,給學生介紹成功經驗等活動,幫助學生分析利弊,選擇好所要參加勤工儉學活動的具體內容,并做好活動安排。
2、2實事求是、因地制宜搞好勤工儉學勞動基地建設,優化教學環境
農村中學開展勤工儉學受到很多主、客觀條件的限制,必須積極借鑒其他學校的有益經驗,立足實際、因地制宜地建設勤工儉學勞動基地,縮短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差距,培養學生品質,增強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本校在一個食堂、一個養豬場的的基礎上,利用學生剩飯剩菜、廢菜葉、食堂泔水,降低了飼養成本,增加了養殖效益,再運用經濟收入搞好勞動基地建設,提高教師待遇。由于資金短缺,學校還沒有學農基地,不過本校正打算湊集資金、吸引人才建設一個學農基地與一個沼氣池,這樣會給學生提供勤工儉學崗位的同時,給了學生更多的實踐鍛煉機會;還會讓學校初步形成了“養豬場——沼氣池——學農基地”三結合綜合利用模式,推動了綠色生態校園的建設。
2、3健全完善有效的勤工儉學體制
勤工儉學主管部門應制定一系列的管理條例和規章制度,配以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專職人員,全責負責管理勤工儉學崗位的設置、培訓、考核等工作,促使勤工儉學工作走向有序有效,并在保障學生的合法權益和安全方面狠下功夫,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優良的服務[2],使勤工儉學工作的管理有法可依。除了上述改革對策外,本校還將后勤工作與勤工儉學相結合。不止把學生當做消費對象,還把學生當做服務對象,搞好師生們的公共飲食、用水、用電、食堂、商店等服務工作,倡導節能減排,推行校方責任險,加固校園安全風險防范等后勤服務工作。最終實現育人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盈利,促使勤工儉學工作的良性運行。
3、結語
本校在借鑒其他學校經驗的基礎上,也不斷對本校的勤工儉學工作進行了經驗總結,如下:在各級領導的大力支持、關懷下,依托師生們的共同努力,在以經濟效益為基礎、育人效益為首任的辦學理念的指導下,將后勤工作與勤工儉學相結合,規范管理、加強引導與服務,加強勤工儉學勞動基地的建設,幫助學生掌握基礎知識,提高綜合素質,不斷為高一級學府輸送了大量合格的后備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