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數學教學中的素質教育,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加強學習方法指導,培養自學能力
提高學生有效思考能力,就需要教師在設計思維性學習活動時,應剖析學生的認知背景,為學生的思維性學習找準最佳起點。我們可以從已有的知識背景,尋求思維的起點;從已有的生活經驗與生活密切聯系,鼓勵學生表達求異思維,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不同的思維,用數學語言表達思維過程,并給予肯定和鼓勵的評價。我們要尊重學生的想法,鼓勵學生獨立思考、計算方法的多樣化,引導學生選擇合適的方法。
二、注重教學方法創新,提高參與能力
《人民教育》的封面曾有一句振聾發聵的標題:未來10年的教師質量決定中國教育的成敗。教師是教育的主導,是實施新課改的關鍵,只有教師實現了思維方式和行為模式的改變,課堂教學才能真正成為以學生為主體的素質教育。新課程理念的核心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參與。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處理好“控”與“放”的關系,有效地組織學生主動參與求知的全過程,要使學生在探求的過程中獲得新知識,采用靈活的教學方法和教學組織形式,讓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教學中的方法各有其優勢和不足,所以我們應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促進普通生和學困生的提高。我特別注重直觀教學,多使用教具、學具、掛圖、實物以及一些電教手段。直觀教學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引起學習的興趣。在直觀教學中要注意,直觀是一種手段,我們不能為直觀而直觀,直觀要與語言相結合,并提出一些啟發性的問題。我采用“先學后教,學案導學”和小組合作相結合的模式。依據課標制定課時學案,課前發給學生,讓他們先自主學習,解決基礎問題,個人解決不了的可以求助小組其他成員,發動集體共同研究。課堂上,由學生展示自己的成果。學生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加以引導,鼓勵學生自己解決,真正實現教師起“主導作用”,學生是“主體”。學生自己完成學案的過程就是一個自己動手動腦汲取知識的過程,進而在現有的基礎上發揮了自己的潛能。在單元復習時,采用競賽題的方式,以小組為單位進行積分,每次競賽積分得出月冠軍,年冠軍,并評出進步大的學生若干名。每個組員都以全組學生學好為目標,發動普通生幫助學困生,形成學生互助機制,從而促進全體學生的提高。這樣的教學組織形式既減輕了教師課堂上的負擔,又提高了學生的社交技能。總之,課堂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素質是我們數學教學中的一個方向,需要教師在指導學生學習方法、改進教學方法、創新教學組織形式等多個環節下工夫。只要我們及時總結教學實踐中的得失,不斷改進,持之以恒,就一定能使每個學生在現有基礎上有所發展,素質得到提升。
作者:高玉輝 單位:河北省井陘縣賈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