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農民公民素質教育實踐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從我國從2003年召開十六大開始,就已經明確了當前我國的城市化發展思路和相應的策略,農村的剩余勞動力向工業化和現代化轉化已經成為了我國社會的必然發展趨勢,要進一步加強我國的城市化進程,就要堅持中大小城市和農村共同協調發展,與我國的社會特色發展道路相應。而農民作為這一整個目標的主體,在隨著農業趨近現代化和集約化的過程,素質受到了極大的挑戰,農村剩余勞動力在這個城市化進程不斷加快的過程中卻嚴重滯后,所以如何解決好農村剩余勞動力的轉移,實現農民素質的提高成為了亟待解決的問題。這需要相關的機構積極明確當前我國農民素質存在的現狀,從而根據問題,解決問題。培育新型職業農民就是解決問題的一種方法,可以快速解決三農問題,保證城市化和工業化、現代化同時發展。
一、了解農民如今素質問題,抓住問題根本
隨著我國社會的發展,我國大部分農民的科學文化素質逐漸得到提高,但是不同地區和不同年齡之間存在發展不平衡的現象,一般處于交通比較發達,靠近大城市的地區農民受科技信息教育等程度是比較多的,而處于偏遠山區,如貴州等地區農民受科技信息教育等還未得到普及。此外,一般的青壯年農民學習能力和接觸新鮮事物能力比較強,所以受教育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還有很大部分的農民還處于封閉狀態,素質低下,不能適應甚至不能理解農業現代化發展。其次,我國現大部分農民的經濟發展意識得到了增強,但部分地區還存在“小農意識”現象,農民長期生活在農村,固步自封,小農既安,不愿意出門接觸新事物,小農思想根深蒂固。此外,如今的農民借著手機、電視,獲得很多外面的新聞,通過信息的滲透。文明意識和法律意識都有得到增強,但是觀念還是非常淡薄,我國由于歷史遺留問題和地區因素,農村人口基數比較大,所以農民接受法律、文明知識等的力度都比較弱,當某些農民的法律權利受到侵犯時,不懂得拿起法律的武器,另外,也會不知不覺走向錯誤的道路。最后,隨著當今就業壓力大,各行各業也產生了或多或少的競爭,某些農民的勞動素質也就隨之得到提升,但是相對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和城鎮化推進的速度,還是處于滯后狀態,所以這就需要相關部門重視開展就業培訓,采用多種機構不斷提高農民的勞動素質。
二、加強公民權利責任教育,培養道德文明
開展對農民的素質教育活動,可以從責任權利意識教育和文明素質教育入手。權利與義務是我國公民需要具備的核心要素,也是公民自己的身份被自己承認和社會承認的重要表現,只有通過法律,承認自己的身份有效性,公民這個身份概念才會實現自己的意義和價值。在我國大力推進城市化發展的進程中,權利和義務都是體現農民推進城市化過程的重要表現,也是表示正式從農民身份轉化為公民的重要表現。長期以來,由于農村政策、地區發展緩慢緣故,很多農民并沒有真正享受到法律帶來的權利和義務,生活環境都比較惡劣,長此以往,逐漸自愿放棄或者被迫放棄自己的正當權利。所以相關機構也要積極加強對農民展開權利義務教育,讓他們能夠懂得,權利義務都是自己應該享有、遵守的內容,爭取自己的權利,也不要損害他人的權利。此外,還應該具體展開道德和文明素質提高教育,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核心,以文明禮儀教育為重點,深入展開愛國敬業誠信等教育,從而使農民可以自覺主動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學會基本的禮貌用語,積極參與城市公共生活。
三、強化政治法律素質教育,提高農民能力
對于大量的農民來說,城鎮化發展就是意味著自己的熟悉的、封閉的社會向法理社會、開放社會變化的過程,所以還需要積極在素質培養中加入政治、法律素質教育。參與是政治素質的重要體現,農民的參與度越高,其生活行為就會表現得越理性,所以應該注重培養其參與意識,促進政府的政治行為更公平公正。能力素質體現人身上的能動力,是影響人們生活質量的重要要素。新時代農民應該具有基本生存技能,良好的專業水平,并且能夠具有較強的經濟活動的能力,熱愛生活,有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生活能力,并且可以進行融洽的社會交往能力。此外,還應該積極順應時展的潮流,積極培養開拓創新能力和自我創造能力,實現自我的人生價值??偟膩碚f,在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的發展條件下,需要充分認識到當前面臨顯著的認識,了解農民素質培養制度還存在的問題,積極和當前我國農民的素質結合,配合國情,打造一個與國際發展接軌的素質培養方式。打造一支高質量的職業農民對我國的城鎮化推進有著重要的意義,所以當前,我們應該將培養新型職業農民工作作為首要任務。
作者:王友傳 單位:江蘇省泰州市白馬成人教育中心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