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美術課堂中素描教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素描多樣的表現形式
從材料本身入手,因為材料自身呈現出的特點和產生的一些意外的效果,使得素描在單純中有了很多富有內涵的變化。材料的運用所呈現出的諸多效果,正是美術所追求的。素描表現形式的多樣性不僅體現為使用的材質多種多樣,而且通過材質所表現的肌理也是多樣的。素描的表現材料不僅包括鉛筆、炭筆、鋼筆及水彩筆,還有一些特有的材料,如石墨、烏墨褐等,甚至連水彩、油畫的工具都可以作為素描的材質,可見其材質組成之豐富。當然,在學習素描的過程中,我們也會經常通過這些不同的材質表現不同的肌理。素描的表現形式有兩種:一種是線條造型,一種是明暗造型。其中,線條造型是通過營造線條的變化表現對象;而明暗造型則是通過明暗的色調表現對象。所有客觀存在的物體都有反光、暗面、亮面等,在線條上也會有很多微妙的地方。素描是通過對形體結構、空間的想象將物體呈現出來的一門藝術,如果離開了確切存在的事物形體,線條的粗細、輕重、濃淡、明暗造型協調得再好也是枉然。
對于素描的學習,好處自不必說,可以培養學生對于世界敏銳的觀察力,以及對于事物高度的概括能力,同時學生的創新能力也會在創作過程中得到提升。學好素描不是一朝一夕之事,學生必須打牢基礎,腳踏實地地練習、鉆研。古來看病有“望、聞、問、切”四步,而今學習素描則須“看、想、問、畫、記”。看,作為學習素描的基礎,是指學生必須先接觸古今中外的一些素描作品,通過對這些作品的學習增長自己的知識,領悟作者的作畫風格。當然,學生對于自己的習作也要多看,嘗試從不同的角度觀察自己的習作,這樣就更容易發現自己的問題,并在觀察中尋找新的繪畫思路。想,作為學習素描的前提,是指學生通過之前的看和觀察,對比自己的畫作和一些經典素描畫作之間存在的差距,運用辯證唯物主義的思維發現自己在素描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找出素描的科學規律和方法。這樣長此以往,素描技法定會愈發嫻熟。在求教的過程中,問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只有虛心向教師請教,才能讓自己對于藝術的見解更加深刻。正如達•芬奇所說:“飽滿的稻穗總是低著頭向著大地,而越是空的稻穗卻要驕傲地抬著頭。”接下來是畫,也就是創作,在這一步,學生需要勤畫素描,通過各種方式更好地畫出自己想畫的作品。這個過程必須腳踏實地,這樣才能增長自身的畫功。記是最后一個融會貫通的環節,它能夠培養學生良好的創作習慣,學生既要長期地積累形象素材,也要堅持隨時隨地對這些形象進行默寫,這樣日積月累必然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素描作為造型藝術的基礎,能夠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在美術方面的表現能力。學生所積累的素描基礎如何,直接關系到美術學習能否深入地進行。素描能從多個方面考驗學生對于對象的反映和把握能力,從而抓住事物的美好瞬間。同時,素描也能夠為學生的創作之路提供大量的素材。在生活中,對于素材的積累,能讓作品的內涵更加豐富,更具有感染力。其實,好的素描本身就是一幅優秀的作品。
三、高中美術課堂素描教學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在高中美術素描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首先是學生的觀察方法是否正確;其次是學生在作畫時是否帶有真實的情感;再者是學生是否擁有自己的一套創作思路。所以,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強調運用正確的觀察方法,這是作畫必需的前提。只有當觀察方法正確時,學生才能更好地從本質上把握觀察對象的精髓。心理學認為,觀察實際上是一種思維方式的外在表現,而繪畫藝術是一門借助一些視覺物象表達內心感受的藝術。對于藝術,不能人云亦云,要有自己的想法和思考。學生在創作時要能夠把自己的真情實感投入到作品之中,這樣創作出的作品才會具有靈魂。長此以往,學生便能在摸索中形成一條自己的創作思路,從而創作出更好的作品。
四、結語
高中美術教學是一個立體的教學過程,在這期間,教師要不斷地積累經驗、總結和反思。為了獲得好的教學效果,“看、想、問、畫、記”這幾步是很科學的,這樣能夠激發出學生對于美術作品最真實的感受,從而達到一種欣賞者和作品合為一體的境界。
作者:吳天紅 單位:江蘇揚州市邗江區公道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