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當代高師素描教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chuàng)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高師素描教學改革的基本思路
以往的高師素描教學較為單調和機械,在某種程度上扼殺了學生的個性和創(chuàng)造性。現代教育正由傳授型向能力型培養(yǎng)模式轉換,在全面發(fā)展的基礎上重視對能力的培養(yǎng),訓練思維、發(fā)展能力已是素描教學發(fā)展的核心。通過素描教學使學生不只是具備客觀再現的能力,而是能運用不同的形式語言和媒介材料,從不同的角度來表現對客觀實物的感受,美術教育的發(fā)展趨勢更重視開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和個性,在教學方式上由被動接受轉為自由發(fā)現,不僅要求學生獲得知識和技能,而且要有尋求知識、運用知識的能力。高師素描教學的改革思路應從側重培養(yǎng)技能技巧向培養(yǎng)審美素質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過渡。教學手段也要逐步現代化,可以更多地運用現代的高科技手段,在思維方式上要從單一思維向多元思維發(fā)展,以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為主,要求學生學習目的明確,充分發(fā)揮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積極求索,改變以往呆板、單一的觀念和表現形式,建立一個以技能訓練為載體,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個性化及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高師素描教學體系。
二、高師素描改革的具體措施
1.教學內容的充實與完善
高師教學的改革首先要在教學的內容上進行,根據當代藝術實踐與教學實踐的發(fā)展方向充實、完善教學內容,在過去較為封閉的環(huán)境下,高師素描教學的內容相對枯燥乏味,也比較程式化,使得教師對教學缺乏熱情,學生也缺乏學習的激情,高師美術教育專業(yè)的學生在畢業(yè)后的教育工作中也只是生搬硬套、依葫蘆畫瓢。因此,調整和充實教學大綱中素描教學內容、合理改善課程結構,成為高師素描教學改革啟動的第一步。
2.采用豐富的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
素描教學涵蓋繪畫的各個專業(yè),如果在表現方法上要求一致性,勢必會抹殺學生的個性,削弱其創(chuàng)造性,因此教學方法的改革是推進素描教改的重要因素。當代的素描教學方式應該是個性化的。以前由于缺乏信息的交流,只有少數人占有素描的信息資源和一些珍貴的圖片資料,現在教師隨時可以很容易登陸各個美術網站、大師的博客及網上美術館觀賞和學習各樣優(yōu)秀的素描作品,也可隨時下載、打印各種圖片和背景資料,搜索國內外關于素描教學的視頻。教學活動突破了原來的課堂教學,教學范圍大大拓寬,教學手段也更為豐富,現在的學生不僅僅可以在教室里學習素描,在任何時間和任何地方都可以學習。素描藝術表現媒介運用及其掌握的熟練程度,是體現畫者技能修養(yǎng)水平高低的標準之一。創(chuàng)作一幅美術作品需要調動多方面的因素,素描在材料運用上不受拘束,不同的繪畫材料有不同的效果,用以宣泄不同的情緒與感受,在熟練掌握一種材料的基礎上適度拓展媒介的使用范圍,創(chuàng)造性地發(fā)揮材料的表達功能,必然會促進繪畫水平的提高。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鼓勵學生大膽嘗試各種材料及表現方式,積極引導學生去探索新的表現方法。這樣的上課方式既活躍了課堂的氣氛,也豐富和增強了學生的表現力,使得學生的作品不再是千篇一律的重復,而使得每位學生的作品都張揚自己的個性,有自己的想法。
3.加強教師的素質,轉換教師角色
在信息時代,教師的社會地位、身份等方面都有了新的變化,教師應隨時轉換自己的角色,以適應當下的素描教學。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尊重學生的個性,吸收豐富的當代文化意識和觀念,推動學生合作思維的發(fā)展。隨著多媒體和信息技術應用與全面教育,教師已不再是傳播知識的唯一途徑,網絡的發(fā)達為學習素描的學生提供了獲取知識的有效途徑,在過去教師通常憑借個人經驗與知識的累積進行教學活動,在信息時代知識的獲取途徑與知識更新的速度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教學模式應該由以往的灌輸式改為引導式,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望,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幫助學生找準適合他們的表現方式,鼓勵學生有自己的想法,與學生建立一種平等、和諧、自然的關系,共同學習、進步,推動學生不斷開拓、創(chuàng)新。高師院校的美術教育是為了培養(yǎng)未來更加全面優(yōu)秀的美術教師。因此教學中我們應注重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和學生的能動作用。在藝術教育中我們不能要求學生一切模仿教師,教師畫成怎樣學生也畫成什么樣的,這種現象在很多高等美術院校都存在。齊白石曾說過:“學我者生,似我者死”。教師應教授給學生學習的方法和規(guī)律,引導學生運用正確的觀察方法認識對象,同時引導學生學習和借鑒國內外優(yōu)秀的作品,鼓勵學生運用不同的繪畫手段,嘗試多種不同的表現方法,從具體對象的具體特征出發(fā),根據個人的理解和感受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對象,只要符合藝術規(guī)律,各種方法都允許存在,這樣的學習才是有意義的。這樣的學習方式是一個由臨摹到寫生、從欣賞到借鑒,逐步做到融會貫通的過程,而并不是一味地模仿。
三、對新時期高師教學的展望
人類社會正處于一個信息技術飛速發(fā)展的時期,人們的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極大的提高,對美也有了更高層次的需要。藝術的觀念逐漸向多視角、多思維的特點發(fā)展。這就要求教師培養(yǎng)學生能夠適應社會的需求,在素描教學過程中必須把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性作為目標,注重學生的個性發(fā)展。教師要鼓勵學生有自己的個性和想法,雖然表現方式和技法并不是那么完美,但卻是他們對藝術真實的感受和想法,這也為他們今后的藝術和教學打下了基礎。素描雖然是一種單純的藝術形式,但是要掌握并運用它則需要全面加強藝術素養(yǎng),在實踐中博采眾長,在作品中表現個性。未來,高師素描藝術必將迎來新的繁榮時期,并將得到更大的發(fā)展。
作者:代靜 單位:衡陽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