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工業設計專業素描教學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教學目標及模式不能明確的體現課程特點
提到工業設計專業設計素描,我們必須明白是建立在工業設計之下。因為設計素描是作為全國藝術設計類專業設計基礎課程的通用名稱,但是在不同的設計專業領域具有不同的目標和特點。因此,基于工業設計專業之下的設計素描是必然與基于環境藝術設計等專業下的設計素描不相同的。雖然我們強調工業設計專業在設計教學內容與模式時需緊密結合專業特性制定教學目標,然而,令人遺憾的是,目前在工業設計專業設計素描課程中,其“工業性”并未得到很好的體現,這一點通過其含糊的教學目標與單一的教學模式中便可見一斑。而通過對其原因的分析,我們發現,這主要是由于以下兩點因素導致。第一,教學大綱的指導目標性弱,而一般來說,教學的主要依據即為教學大綱。但一個套用現有藝術設計類或本專業藝術類設計素描教學大綱的工業設計專業設計素描大綱又如何能給師生一份明確的目標性指導,如何能體現工業設計專業特點?第二,設計素描的教學師資中有很多都是出身于“純”藝術專業,這些教師具有較強的繪畫功底,但在專業理解上卻難免具有一定的局限。因此,當這些教師在開展課程中采取“純藝術繪畫”為主的教學模式時,學生們如何能夠在對事物形體、光影、透視等方面的單一訓練中認識專業的整體教學目標,由此必然導致其與后續設計課程的脫節。
2、“傳”與“受”的程度差異給教學活動帶來一定制約
教學過程總是涵蓋著“傳”與“受”兩個部分,前者的主體是教師,而后者的主體則是學生,當“傳”與“受”實現完美結合時,必然可以有一個較高的教學成效。然而,我國在工業設計專業設計素描的教學過程中,卻存在著較大差異的“傳”與“受”。這體現在以下三點:第一,某些學校的工業設計素描教學的課時較少,并且以學期階段性和貫穿全學期的模式進行教學安排,由此必然導致那些美術基礎相對薄弱的學生不能對設計素描的含義和教學的目的及意義有一個正確的認識;第二,某些教師的教學觀念相對落后,由此必然會導致學生們在對課程認知和理解的過程中出現偏差,而他們的創意思維和造型能力方法也不能得到很好的培養;第三,在這一課程的開展中,教授方并沒有對理工科學生的思維方式和分析能力做一個理性的研究,更有甚者,在教學中直接將教授藝術生的方式套用在理工科學生上,由此導致這些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出現了茫然、信心不足、拘謹以及無從下筆的狀態,試問這樣的教學方法如何能夠產生好的教學效果和高的教學效率。
二、工業設計專業設計素描課程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1、現代設計理念在革新與發展中的必由之路
設計基礎教育這一奠定設計教育發展基石作用的課程也要學會與一些新的教學體系、教學觀念和教學組成形式契合。而作為設計基礎教育的組成類型之一的工科類工業設計專業設計素描課程,早進行教學時,必然要與“純藝術繪畫”這一美術教育觀念相區分,從而實現與新的設計教育理念的吻合,由此才能對工科類學生的設計創意意識進行培養,才能實現工科類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這一基本目標,才能為思維到設計搭建好一座意識橋梁。而若要實現工科類學生在形成設計意識和今后專業特點上起到實質性的推動,則必須要改革現有工業設計專業設計素描課程的教學理念和模式、教學內容和方法等方面的內容。
2、構建工業設計專業基礎教學體系的必備條件
設計素描課程在整個設計基礎教學體系中占據“啟下”的理念作用。當然,構建工業設計專業基礎教學體系的主要內容包含有設計素描教學、設計色彩教學和構成設計教學等。與藝術類學生不同,一般說來,工科類學生都沒有任何的繪畫基礎或繪畫功底,因此,在對工科類學生做設計教學時,必須要從基本的造型技巧和創意思維兩個方面開始,并且要做十足的重視。對于工業設計專業的學生而言,如果他們在創意思維和造型能力上呈現較差水平,則必然會對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造成影響,進而使他們在今后難以從事相關的設計工作。因此,為了構建設計基礎教學梯次,促進工業設計教學體系結構的發展,為了合理優質的構建專業基礎教學體系,實現專業教學體系的穩步發展與建設,我們必須改革工業設計專業的設計素描課程,以保證設計素描教學的形式要素和精神內涵得以很好的體現。
三、工業設計專業設計素描課程教學改革實踐
1、確定層次分明的設計與實施環節,創建循序漸進的階梯式教學
這一方法的運用主要體現在對具體的教學時段的安排和對教學實訓內容的設置上,我們要遵循連貫性與針對性兩大原則。首先,以“課時”作為基本單位,而“日”“周”“月”則被作為組合元素,通過對組合元素的設置運用,形成連貫性的組合式教學時段。其次,為了體現針對性原則,我們還要引入一定的教學內容,創建出階梯式教學和訓練模式。下面,我們通過一個小例子對這兩點要素做更進一步的介紹。我們將教學總時段定為2個月,而總課時為96個,那么,我們則可以在每周設置4個連續日,每個連續日開設3個課時,如此,可實現為期8周的連貫性的組合式教學。而在同時,我們還可以對這一教學時段進行劃分:第一時段教授結構素描,占據36個課時,第二階段為構成藝術式素描設計,占據24個課時,第三階段注重培養創意設計思維,占據最后36個課時。如此,便也實現了階梯式教學。
2、實施以線型結構素描為主的多元化教學模式
工科類學生雖然不及藝術類學生的繪畫功底,但好在有較強的理性邏輯思維分析能力,因此,在對工業設計專業設計素描課程進行教學設置時,應將對“線”的分析和表達方式作為重點,以“造型”為對象進行線性結構素描,由此在對結構的分析與研究上,給予學生們正確的引導。而通過較大強度的默寫訓練、多角度實物觀察分析的訓練等多種訓練方式,可以加強學生們的設計理念與意識。
3、增加設置意象構成式的素描教學方式
所謂意象構成式素描,即是通過對構圖設計原理的運用以素描的形式表達心中對于物象的認知與感受的一種方式。它是運用學生的主觀審美意識進行的系列性視覺構成訓練。以體驗、認知、感受和實驗為基本原則,以對物象結構的形態、質感等元素的研究為重點內容,而其教學內容則是研究設計造型表面視覺構成要素及相互關系。通過對意象構成式素描教學方式的運用,工科類學生的審美意識和創意設計思維可以得到很好的提高,同時,意象構成式素描教學的內容體現也正是今后工業設計領域中的產品設計元素的要點,這對于延伸今后的專業教學和構建工業設計專業教學體系起著基礎性的作用。
4、靈活運用計算機三維設計作為教學輔助手段
通過對3DMAX設計軟件的三維成像技術的充分運用,可以直觀的演示設計素描中的形態、結構等因素的組合方式、構造原理和構成模式。因此,如果我們可以將這一技術運用在工業設計專業設計的設計素描課程的教學活動中,則必然可以令專業學生對于造型設計元素有一個更加深入的分析和研究,由此形成“四維一體”的藝術審美的教學氣氛,更主要的是,學生學習的互動性、熱情性、以及積極度可以在這一技術的運用中得到提高。
四、總結
設計素描是工業設計專業造型設計基本功的訓練課程,而“造型設計”無論是在工業設計的基本概念還是其設計理念中都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設計素描課程引導學生從專業設計理念認知層面進入工業設計領域的啟蒙,因此在教學中需要引導學生以“造型”為角度進行觀察,在對造型外觀有了一份體驗之后,結合他們較強的邏輯思維,分析出這些造型的外在與內在的關系,由此尋找出設計構想,進而在這一訓練中培養出創新的思維意識,提高整體學習水平。
作者:孟燕 單位:湖南工業大學包裝設計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