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思想政治教育論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1、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能夠豐富大學生的課余生活。
校園文化活動可以豐富大學生的課余文化生活,對于學生在積極參與校園文化建設中增強自身的知識儲備和人文思想等有著積極的作用,對于高校大學生德智體美的發展有極大的促進作用。
2、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能夠協調校園人際關系。
高校校園是當代大學生融入社會、參加工作的最后一站,也是他們形成正確價值觀的關鍵場所。有效的校園人際關系對于學生的成長以及正確價值觀的實現有著重要的意義,而在高校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過程中,師生要共同努力,共同構建相互尊重、信任的良好的校園環境。因此,良好的校園文化生活是形成這種良好人際關系的前提與基礎。
3、高校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宣傳校園文化的有效方式與途徑。
學校通過各種活動形式、組織內容等,能夠展現當代大學生的精神風貌,增加學生們的學術思想與文化內涵。加強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改變當前高校校園文化活動內容單一、質量不高的局面,就要從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的思想與知識層面入手,從而可以使校園文化建設得到有效地提升與優化。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現如今,我國經濟快速增長,社會發展速度加快,在給我們帶來更高生活水平的同時,也對我們的思想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例如,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各種腐化敗壞的思想,通過各種各樣的渠道影響著人們的生活與工作,對當代大學生尤是如此。高校對大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提升大學生的內在涵養,能夠使學生在接受健康思想與先進文化的基礎上,從紀律、理想、道德等各個方面來武裝自己,抵制各種腐化敗壞的思想,保證自身的健康成長。
三、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之間的影響與作用
(一)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對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作用
1、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
當前,大學生正處于自身發展的黃金時期,他們朝氣蓬勃、充滿力量,是未來國家建設的主要力量。要切實增強當代大學生的專業技能與知識,擴展他們的興趣愛好,高校就要開展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為其建立一個可以充分展現自我的平臺。而校園文化建設的加強恰恰是豐富校園文化活動的基礎與前提。
2、豐富學生的思想內涵。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對于當代大學生的思想內涵的增強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現今,我國社會就業壓力較大,在這種情況下,大學生們承擔著家庭與社會等各方的壓力,對其思想與身體都造成了一定的傷害。所以,高校要切實增強校園文化的建設,從而豐富學生的思想內涵,引導學生建立積極的人生觀念,有效地促進學生們的健康成長。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影響與作用
1、對校園文化建設的指導作用。
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與文化建設的內容來說,校園文化建設是高校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校園文化的有效建設對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學方式以及教育效果等都要著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從根本上來說,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仍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引導者,其主導者的地位是不可動搖的。
2、對校園文化建設的制約作用。
在實際的校園文化建設中,我們不能否認其中必然存在著的具有一定負面影響的文化產物,這對大學生的道德素質以及思想文化培養等都有一定的消極作用。而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限制與制約下,這些具有負面影響的文化產物將很難出現在校園文化活動中,從而為當代高校校風建設起到了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
四、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
(一)分屬不同部門,無法實現教育資源的高效組合
從高校的實際工作來看,當前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仍分屬不同的教育部門。一般來說,高校校園文化的建設與管理屬于學校團委以及宣傳部的工作范圍,其大都是通過學生組織,如學生會、學生社團等來開展活動。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則分屬于學校的思想政治教研中心等機構,其主要是通過教師課堂教授來進行的。這兩者之間的影響與滲透較少,不能進行有效的融合與統一,從而降低了學校資源優化配置的有效性,限制了校園文化建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優勢性能發揮。
(二)物質文化建設與精神文化建設發展失衡
從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實際工作來看,當前,高校的校園文化建設大都注重物質文化的建設與發展,卻忽視了精神文化的建設。而物質文化建設僅是校園文化的外在表現,精神文化的發展才是校園文化建設的內涵。但是,當前許多高校都陷入了這一誤區:僅是對校園文化的物質文化方面進行探索與挖掘,忽視了校園文化建設的真正內涵。這種缺乏精神文化內涵的校園文化建設,對于學生思想方面的引領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意義。
五、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機結合的主要途徑
(一)積極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
高校想要切實實現校園文化建設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就需要要在進行校園文化建設的基礎上,積極地營造良好的育人環境,這樣才能將校園物質文化建設和精神文化建設結合在一起,并將其納入學校人文精神教育的總體規劃綱要之中。就校園文化建設來說,良好育人環境的營造,對于學生社團的活動組織等有著積極的引導作用。而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來說,育人環境的營造,能夠督促教師在專業課中融入人文精神的內涵,充分發揮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從而促進學生的心理健康與自身發展。
(二)完善相關制度的建設
為了使當代大學生建立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以及行為規范,就要在對其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上,制定規范化、標準化的管理制度,從而對其各種不良行為進行規范與約束,切實督促當代大學生的良好發展。但是,我們仍需要注意,制度的建立與完善并不是讓大學生被動性地被這些制度、規范所管制、所約束,而是要使得其將自身的行為與制度要求結合起來,從而逐步地引導自身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再者,相關制度的建立對于校園文化的良好建設也有一定的積極作用。制度的建立對于具有負面影響的不良文化產物的產生也有一定的限制作用,從而切實為當代大學生提供一個積極、健康的學習與生活環境。
(三)師資力量的合理配置
要切實實現校園文化建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高校還需培養一批具有較高綜合素質的教師學生隊伍。首先,這支隊伍中需要擁有具備良好馬克思主義理論素質的教師人才,同時,還需要擁有對學生負責、樂于奉獻的輔導員以及優秀學生干部等。綜合各個部門優秀人才的教師與學生隊伍,對于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機結合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可以讓思想政治教育教師擔任班主任,或者擔任學生組織或社團的指導教師,從而使教師能夠充分地參與到校園文化建設中來,貼近學生生活,以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實現校園文化建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雙贏。良好的校園文化氛圍是一種潛在的教育力量,對于學生的良好發展與健康成長等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而思想政治教育對于學生的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建立有著引導作用,對于學生的未來發展也有著一定的積極影響。而在當前復雜的社會環境中,將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以及思想政治教育進行有機結合,對于學生未來的發展有著重要的作用。同時,當代大學生還是我國未來建設的主要力量,其良好的發展對于我國綜合國力的提升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作者:陳玲玲 單位:河南警察學院社科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