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談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法治教育,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 要:小學教育是具有啟蒙性的教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小學教育中,要將基礎知識傳遞給學生,同時最重要的是培養學生的能力和素質。在思想品德教育教學中滲透法治教育,以培養學生的法律素養和法律意識為主。本文通過分析小學思想品德教育教學中法治教育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探討相應的對策,以期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能夠有機結合起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道德和法律素養。
關鍵詞:小學教育;思想品德教學;法治教育
目前,小學思想品德的教育效果已經初見成效,小學思想品德課發揮了其教育警示的作用,在思想品德教學中融入法治教育,有效培養了學生的法律素養,提高學生的法治觀念。但是小學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如學校對于法治教育的重視程度不夠、思想品德教師不夠專業、思想品德課堂的教學手段和方式跟不上時代等。所以我們應把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有機融合起來,突破現有的思想品德教育教學和法治教育的限制,發揮出二者的作用,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一、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法治教育存在的問題
(一)思想品德教師的專業能力不強
在思想品德教學中進行法治教育時,現有的思想品德教師缺乏專業能力,教師無法運用講道理的方式讓學生對法律知識產生了解,教師不能對課本知識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無法把知識和身邊的小事結合起來,學生就無法理解什么是法治,怎樣才能做到法治,如教師在進行法治教學時,在講解環境保護相關的知識時,并不能與實際生活有機結合起來,發揮不出法律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作用。教師在課堂上解答法律問題的能力不足,學生的疑問得不到解決,心中自然對課堂不感興趣。教師和學生是矛盾的兩個方面,無論雙方哪一方出現了問題,思想品德課堂都達不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然而針對目前的思想品德課堂的實際情況來看,現有的思想品德教師的專業素養有待提高,其法治知識的儲備不夠,教師只能對課本上的法律知識進行解讀,而不能回答學生對于一些生活法律問題的疑問,如學生對于一些野生動物保護知識的疑問,哪些動物屬于國家保護的野生動物,獵殺野生動物可能會受到什么處罰等,教師并不能對學生進行清楚的講解。
(二)教學手段和方式過于單一
現有的思想品德教學中法治教育模式比較落后,教師講解法律知識的時間占據課堂的大部分時間,學生參與思想品德課程的積極性不高。學生缺乏參與課堂教學和表現自己的平臺,教師也未給學生參與課堂的空間,簡單的講課無法讓學生體會到思想品德教學中法治教育的意義。現有的思想品德課堂其教學方式脫離了時代,不能和移動互聯網時代相連接。教師只是簡單地進行講解知識,缺乏趣味性。而教學應當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還可以利用一些新媒體的手段,如通過視頻教學或者是多媒體教學,讓學生們感受到科技的魅力,把科技和思想品德課堂相結合,以體現思想品德課程的魅力。
(三)思想品德課堂中法治教學資源的匱乏
思想品德教學中法治教育通過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法治教育,讓學生擁有明辨是非、知法用法的能力。目前,許多思想品德教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時,只是照著課本簡單地對課本知識進行講解,沒能創造性地開展教學,從而也就不能發揮出思想品德教學中法治教育的作用。由于學生接受思想品德教育和法治教育的空間受限,思想品德課堂與校園生活和社會發展不能進行有機結合,也不能發揮思想品德課堂的作用,更不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所以教師應擴展思想品德教學空間,開發和利用多種資源,積極發揮法治教育的引領作用,讓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并養成法律意識。
(四)思想品德課堂中法治教學內容的缺失
在小學思想品德教育課堂上,法治教學內容較為欠缺或者是比較單一,教師只能對法律條文進行解釋,將法律條文的內容教給學生。但是由于學生的認知能力和認識水平有限,所以這樣的教學效果并不佳。思想品德教育課不是對于學生進行傳統的法治知識的教育和灌輸,所以老師們就要在教學中摒棄灌輸的方式和觀念,著重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和行為習慣,從而使得學生對于法律的理解和認知不只是單純地停留在他們的思維和觀念上。法治教育的基礎內容仍然存在著很多缺陷,不能夠根據每個學生的身心發展特點及其實際狀況,進行具有針對性的違法犯罪活動內容教學,讓每個學生都對違法犯罪活動有一個清楚的了解和認識,減少了學生違法犯罪活動的頻繁發生。在法治教育的教學中,每一個具體的章節都應突出其重點,然而章節之間的內容要有相關性,從而提高內容的有效性,促進法治知識的傳遞,從而有效培養學的法治素養。
二、小學思想品德教學中法治教育的具體措施
(一)提高思想品德教師的專業素養
目前,從思想品德課堂中法治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往往是一名教師負責好幾個班級,存在著任務過重的情況,教學目標難以完成。所以完善思想品德教師的教學隊伍,提高思想品德教師的能力,引進專業的思想品德教師極為重要。減少思想品德教師的帶班數量,從而保證思想品德教師的帶班質量,并且讓思想品德教師有時間和精力進行自己的教學與教研活動,從而不斷提高自身專業能力。把思想品德教育教學和法治教育有機結合起來,提高思想品德教育教學的活力和趣味性,教師在進行教學過程中,不僅要對知識進行講解,還要以身作則,提高學生對法治教育的興趣。只有教師具有良好的法律素養,才能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法律知識講解,教師要嚴格按照相關的法律規定和法律條文進行教學,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必備的法律條文進行生動的講解。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的言行對其影響是非常大的,所以教師要以自身的法律素養來提高小學生的法律素養。
(二)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和方法
目前,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手段和方法過于單一,要通過不斷對思想品德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創新,提高教師在上課時的積極性,以及學生聽課的積極性,讓學生對法律產生興趣。如教師在思想品德教育課程中,講到孝敬父母這一章節時,教師可以通過使用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展示不孝敬父母,會受到什么樣的懲罰、觸犯了什么法律,讓同學們明白要孝敬父母。然而,目前我國思想品德課教師的年紀都稍微偏大,其對于新技術的應用遠遠不如年輕教師。所以急需讓思想品德課教師學習互聯網技術,讓其可以制作出精美的 PPT或者是有趣的視頻與音頻,創新思想品德課的形式,改善課堂教學的手段和方法,借此來提高學生在思想品德課堂上的注意力,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氛圍。
(三)思想品德教師利用互聯網豐富教學資源
學校要保證思想品德教師可以獲取最新的教學資源,學校可以搭建教學資源的平臺,讓教師通過互聯網和移動通信技術獲取教學資源,從而可以讓教師和學生在法治教學中得到快速的發展。教師在利用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同時,也要注意運用好線上教學資源,可以讓學生通過線上聽名師的講座或者是與思想品德專家進行互動,讓他們能夠獲取更多知識,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思想品德教師可以在利用新的教學工具和教學方式的基礎之上創造出新的教學方法。教師除了讓學生觀看名師視頻外,還應通過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與服務意識,結合抖音、快手等互聯網平臺,自己可以拍攝道德與法治相關視頻,再結合課程講解內容,把課程內容轉化成學生喜聞樂見的語言和方式,把枯燥的課堂知識轉化為學習熟悉的社會熱點,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讓學生更好地吸收課本知識,養成良好的道德和法治觀念。
(四)完善思想品德教學中法治教育內容的系統性
我們要把思想品德教育課程中的法治教育內容從原來以講解法律條文為主,轉向培養學生的法治素養與法治意識。讓他們逐漸養成遵紀守法的規章制度觀念和法律意識,形成自己對于法律的敬畏心,這樣他們才能夠對于法律產生更多的尊重感和敬畏心。將思想品德教學中的法治教育與道德課程有機融合到一起,讓其道德品質培養成為提高學生的法律素質和能力的支持,將其法律意識融入學生理想實踐當中,發揮其法治概念與道德意識的作用。教師應該注意思想品德教育課堂教學中關于法治教育內容與各個章節之間的聯系,要準確把握好這些關聯,實現知識的有效銜接,充分發揮法治教育內容的系統性作用,根據當下學生的特點和其認知能力,進行相關的法治教學,要注重知識之間的適配性,不可將法治教學變成法學教學,合理有序安排法治教學內容。
三、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滲透法治教育的方法
在小學思想品德的教育過程中滲透法治教育要通過創設相關的法律情境,讓學生身處法治的大環境內,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利用教學手段和方式,創設出一種教學情境,從而增強學生學習法律的興趣,讓學生對思想品德課程重視起來,能夠發揮出思想品德教育的作用,學生可以利用教師創設出的法治情境,自主地進行學習,學生通過角色扮演,再現教材中出現的內容,活躍課堂的氛圍,利用不同的角色,增強學生的感受,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如教師在講解《治安管理處罰法》的知識時,可以讓學生模擬生活中的實際情況,模擬現實中的十字路口的情況讓學生懂得如何過馬路,通過模擬公交車的實際情況,讓學生懂得坐公交車應該遵守規矩,不得大聲喧嘩,要給老人讓座等。從而讓學生可以利用法律來提高自己的素養,并且可以通過法律來保護自己,讓學生形成初步的民主與法治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小學思想品德課程中滲透法治教育,要注重二者的有機統一,思想品德教育課程對于青少年的道德觀和法律觀念的塑造具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師要對小學思想品德課程重視起來,不斷更新教學的手段和方式,豐富教學資源,提高自身的專業水平,提高小學思想品德課程的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法律意識與法律素養,為更好地塑造小學青少年良好的品格而努力。
作者:馮少丹 單位:福建省福州市倉山區第九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