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中職數學教育綜述,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一、多措并舉,強化學生主動學習意識
1、創設情境,興趣體驗
興趣是學生最好的老師。中職學校的學生普遍感覺數學抽象、枯燥,甚至學無所用,因此,他們對于數學的學習毫無興趣,更是缺乏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創設學生所熟悉的問題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和學習興趣這一方式尤為重要和有效,同時,這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所創設的問題情境,一定要與社會生活緊密聯系,多與專業知識和技能緊密聯系,這樣,學生自然理解和懂得,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我們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學會思考并解決問題的方法,來解決實際生活和職業崗位中的問題,能夠真正實現學以致用。學生擁有了學習的興趣和動力,便能踴躍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并在積極體驗和參與中表現自我,提高自我。
2、小組合作,分組教學
傳統的數學課堂,教師授課方式過于死板,教師一味地講,學生被動地聽,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知識的探究過程中,因此,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較差。“小組合作,分組教學”是指教師以學生學習小組為重要的教學組織手段,引導學生對某一學習任務或問題進行分組討論,使學生在明確的任務目標的驅動下,通過“自主學習,合作交流,鞏固積累”等環節,開展小組合作學習。這一教學模式的有效應用,給我們中職數學的課堂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學生積極主動參與課堂實踐,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索性的求知學習,合作交流、鞏固積累等小組活動,發揮群體的積極功能,進一步提高個體的學習動力和能力。在這樣的課堂活動中,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真正發揮,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有效培養,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也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這些都成為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強大動力,同時也潛移默化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如何在中職數學課堂中有效運用“小組合作,分組教學”這一教學模式呢?結合實際教學,我認為根據學生實際情況進行科學合理的分組十分重要。合作學習小組有多種分組形式,小組成員組成一般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原則。任課教師應在與班主任、學生進行充分溝通后,綜合考慮學生的性別、性格特征、興趣愛好,學習成績和學習能力等差異后進行分組,使得不同特質、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優化組合,從而每個小組都有高、中、低三個層次的學生。由于每個小組都是異質的,這樣全班各小組之間就產生了同質性,這就是“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分組原則。組間同質為全班各小組間的公平競爭打下了基礎,而組內異質又為小組成員間的相互幫助、相互促進提供了可能,有利于良好的合作與競爭的學習氛圍的營造。根據各班人數不同,合作學習小組人數一般在4-6人,學生側對講臺,采取桌對桌,面對面的位置分布,這樣有利于學生間的討論、交流和合作。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教師要幫助各小組明確成員分工,使得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任務和職責,每個學生也都有展示和交流的參與機會,同時,每組設立小組長一名,負責本組學習活動的組織、分工和監督,保證全組有序地開展各項工作,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使得小組成員共同發展進步。另外,教師應該注意加強對各小組合作情況的觀察,如果發現小組合作學習一段時間后,各小組的發展不平衡,甚至出現較大差異時,教師應該進行及時的小組成員調整,使學生更好地發揮各自的優勢,進一步增強合作能力。
二、多元評價,綜合提升
評價方法是課堂評價的重要工具,科學、恰當的評價方法不僅影響課堂評價的效果,而且對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強化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從而進一步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具有重要意義。傳統的教學評價多是教師評價,教師常對學生說“你做得很好”“、你說得很對”等來進行口頭評價,但這種評價方式在長期的數學課堂教學中隨著學生新鮮感的喪失而作用微弱,甚至對于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起不到絲毫作用,學生的學習熱情慢慢消失殆盡。隨著“小組合作,分組教學”教學模式在中職數學教學課堂的有效運用,多元評價體系也初步建立。多元評價指的是在小組合作學習結束后要進行小組自評、組間互評和教師點評。小組自評和組間互評分別指的是學生對本組和其它小組的學習情況進行評價,評價時要公平、公正、客觀,既肯定成績、又指出不足,并提出自己的不同的觀點和看法。這樣,學生也成為了評價的主體,強化了主體地位和主動學習意識。評價結束后,教師對各組的學習情況要進行總體評價,指出各組的成績和不足,對學生進行綜合能力的提升。
三、結語
總之,在中職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強化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引導學生在小組合作中自主探究,合作交流,靈活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和工作崗位中的實際問題。只有這樣,數學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每位學生也才能夠得到全面發展和能力提升。
作者:劉麗麗 單位:河北經濟管理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