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社區治理下社區教育發展策略淺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社區教育融合社區治理作為一種新的形式,是社區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社區教育融合社區治理要以開放的姿態和嚴格的要求進駐到每一個社區人的心中,發揮其積極的作用,促使社區治理的效果更加明顯。在社會治理的視角下,剖析陜西社區教育發展現狀,對陜西社區教育發展策略進行新的思考,為陜西社區治理提供良好的幫助。
[關鍵詞]社區治理;社區教育;發展策略
一、引言
社區教育是教育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區建設和社區治理的基礎工程。大力發展社區教育,是加快建設學習型社會、提高國民綜合素質的迫切需要,是推動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提升社區治理水平、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途徑。因此,在我國社區教育與社區治理融合發展的背景下,陜西省社區教育應以社區治理為引導,重新思考陜西社區教育發展新的方向,以促進陜西社區教育與社區治理的深度融合,在促進我省社區教育全面發展的同時,提升社區治理能力與水平。
二、社區治理視域下陜西社區教育發展現狀
2015年11月,陜西省教育廳依托陜西廣播電視大學設立了“陜西省社區教育指導中心”,負責統籌全省社區教育發展。社區教育指導中心積極履行崗位職責,在理論研究、平臺建設、資源開發、政策咨詢、信息服務等方面進行了積極探索。組織起草了《陜西省貫徹落實老年教育發展規劃(2016—2020年)實施方案》(陜政辦發[2017]69號),《陜西省教育廳等九部門關于進一步推進社區教育發展的若干意見》(陜教[2017]85號)為社區教育制度化、規范化發展提供政策保障。依托廣播電視大學辦學體系,建立了全省四級辦學網絡體系。截至2020年,在全省各地市已設立6個社區教育指導中心、4所市社區大學、55所區縣社區學院、516個鎮街社區學校、5016個村居社區教學點,社區教育體系日益完善。每年組織1~2次全省社區教育工作者培訓,學習先進省份的發展經驗。培訓總人數達到800余人,人員涵蓋各地市教育局、職教中心、社區學院、老年大學、居民社區、職教院校、電大教學輔導站和社區教育指導機構等從事社區教育的工作人員。“三秦終身學習港”信息化平臺建設基本完成。截至2020年9月,“三秦終身學習港”平臺訪問量達336萬余次,注冊用戶89593余人。學習資源涵蓋法律、醫療保健等9類數字化資源、電子圖書。每年在全省各地組織開展全民終身學習活動周,圍繞優秀傳統文化、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法律法規、社會公德、醫療保健、職業技能培訓、親子教育、關照老人、風俗民情等開展形式多樣的群眾性學習活動,調動社會成員參與終身學習的積極性。積極舉辦“百姓學習之星”“終身學習品牌項目”活動。目前,已有省級稱號的“百姓學習之星”270個,“終身學習活動品牌”64個,其中28個“百姓學習之星”和24個“終身學習活動品牌”受到全國表彰。全省社區教育實驗區示范區創建有序開展。全省11個地市47個縣區成功創建實驗區、示范區,其中國家級社區教育實驗區5個,社區教育示范區3個。共立項評審實驗項目154項。
三、陜西社區教育融入社區治理的現狀及問題
(一)社區教育融入社區治理的理念不健全
社區教育融入社區治理,對于社區教育起步較晚的陜西省來說,還是一個探索前行的過程。尤其對其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導致各級政府重視程度和統籌力度不夠,全社會關心支持并熱情參與社區教育的氛圍尚未真正形成。這給開展創新陜西社區教育帶來了發展上的阻礙。
(二)缺乏多元化主體參與社區教育助理社區治理
社區教育發展需要多部門協同推進,需要廣泛的社會參與。實際工作中的聯席會議制度落實不到位,統籌協調力度不足,相關部門參與積極性不高、職責不明確,條塊分割的現象明顯,資源重復建設、分散嚴重。僅教育系統內部力量難以形成全面、高效的社區教育供給服務。目前陜西只有西安市制定出臺了《西安市社區教育促進條例》,其他地市多元主體參與社區教育的機制仍舊缺乏法律法規的約束,并且參與的主體力量發展不平衡,這些共同制約了社區教育助理社區治理的效果。
(三)社區教育融合社區治理的管理體系不完善
教育行政部門依托開放大學系統建立了省級、市級社區教育指導服務中心,多數是非獨立設置處室,甚至是“一套人馬,多塊牌子”,人員偏少,專業吻合度不高。社區教育學院,“空心化”現象嚴重,處于“三無”(無編制、無場所、無經費)狀態。開放大學縣(區)以下幾乎沒有獨立的社區教育教學點,輻射功能受到制約,此外,社區教育管理者、專兼職教師、志愿者、團隊領袖等各類群體專業化程度不高,且流動性大。基本由轉崗、臨聘或退休人員構成,開展工作所需的知識、能力、技能需要及時補位,基層從業人員尤為突出,進而影響了社區教育與社區治理的共同發展。
(四)社區教育融入社區治理資源不足,地區發展不平衡
近幾年,陜西社區教育發展態勢較好的地區:如西安市、榆林、寶雞市等在頂層設計、財政支持、數字化資源建設等工作中不斷推進。但是在陜北、關中、陜南區域間社區教育發展不均衡,尤其是農村社區教育短板嚴重,多以自發形式開展隨機性教育活動,缺少頂層設計和精準業務指導。
(五)社區教育經費的多渠道機制尚未形成
陜西省各地區社區教育經費主要以政府有限投入為主。市場的介入、社會捐贈、學習者合理負擔等多渠道籌措經費的機制遠未形成。社區教育工作者專業化培養制度不健全,培訓跨部門交流不足、培訓課程體系不完善、培訓經費保障欠缺。
四、基于社會治理視角下陜西社區教育的發展策略
(一)廣泛樹立社區教育共治共享的治理理念
在新時代社區教育發展的背景下,社區教育一直在關注和注重文化教育,在一定區域內形成了具有陜西特色地域文化的文化自信,如果社區教育多元參與主體能夠改變人們對于社會治理的認知,以社區教育文化推動社區治理,以社區治理促進社區教育文化發展,樹立共享共治的發展理念,不僅能夠使地域文化指導居民在社區治理過程中體現道德、禮儀,而且也是更高層次社區治理的體現,對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格局具有重要意義。
(二)建立陜西社區教育協同社區治理的運行機制
陜西社區教育要建立黨委領導、政府統籌、教育部門主管、相關部門配合、社會積極支持、社區自主活動、市場有效介入、群眾廣泛參與的社區教育協同治理的體制和運行機制,打破體制壁壘,促進全民學習、終身學習的學習型社會的形成,著力提高居民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素質和職業技能,發揮社區教育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陜西社區治理建設、服務終身教育的全面發展等方面的積極作用。
(三)加強陜西省社區教育人才隊伍建設
全省社區大學(學院)、社區教育(院)校等應配備從事社區教育的專職管理人員與專兼職教師。加大社區教育工作者培訓力度,開發社區教育工作者的培訓課程,依托有條件的省內高校,建立若干個社區教育培訓基地,形成一支適應城鄉社區教育發展的專兼職教師隊伍和志愿者隊伍,提高全省社區教育工作者的服務能力。探索建立社區教育志愿服務制度,鼓勵全省高等院校、職業院校開設社區、養老服務相關專業,積極引導相關專業畢業生從事我省社區教育工作。
(四)豐富社區教育融入治理的課程體系
當前陜西社區教育課程內容主要以趣味學習類、文體娛樂類、教育培訓類和游學實踐類為主,應當培育一批優質社區教育融入社區治理的學習項目品牌,在組織社區教育課堂學習的基礎上,積極開展社區生活、社區事務、社區發展及社區治理接軌。探索課程學習、體驗學習、遠程學習等多樣化學習模式,豐富社區教育治理課程內容體系。將塑造社區生活環境、促進社區發展、關心社區公共事務及改善社區居民生活品質作為社區教育的重要內容,開發社區類教育課程體系,實現社區教育與社區發展、社區治理的融合及人與社區的共同發展。
(五)利用平臺教育資源,推進社區治理
陜西社區教育依托“三秦終身學習港”建立和完善服務全省居民的數字化終身學習網絡平臺,提供優質學習資源,服務我省社區教育工作。搭建展示具有地方特色、囊括省內外優質教育資源、支持在線學習的終身學習網絡平臺,為大家提供線上線下多種形式的學習支持服務,滿足不同層次、不同年齡、不同類型人群的多樣化學習需求。但是社區教育想要更好地融入社區治理,僅靠單一的資源力量是難以實現的,社區教育部門、機構要善于借助我省豐富的資源平臺,積極參與平臺資源共建、共享,以實際行動使社區居民積極參與到社區治理的活動中。
五、總結
我省的社區教育工作相比廣東、浙江、江蘇、上海等經濟發達省市還有很大的差距,在社區治理的視域下,陜西省社區教育發展策略仍需多學習、多探索,基于陜西社區教育發展現狀提出以上策略,旨在促使其更好地保障和服務于全省的居民,構建陜西全民終身教育體系的增長點和閃光點,為陜西社區教育高質量發展、高水平服務賦能。
作者:傅瑜 任艷紅 張向鋒 單位:陜西開放大學社區教育與學分銀行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