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社區教育管理創新路徑,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在國家提倡終身教育、構建學習型社會的背景下,政府和社會更加重視社區教育發展。在社會管理向社會治理轉變的過程中,社區教育是一個重要抓手。社區作為國家的一個基層組織,社區教育在提高管理效率、激發社會活力等方面有重要價值。本文主要介紹社會治理和社會教育的內涵,分析社區教育在社會治理視角下創新管理的價值,并探討具體的創新路徑,從而促進社區教育的良好發展。
關鍵詞:社會治理;社區教育;創新路徑
在時展中,文明持續進步,教育也不斷革新。在社會治理背景下,為提升社區教育質量,需要積極創新管理社區教育的途徑。針對社區教育特征,采取具體的管理措施,為社區人員提供完善優質的教育服務和教育內容。
一社會治理和社區教育的內涵
在經濟一體化中,市場機制失效、國家管理受到局限,從而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出現了治理理論,治理理論引發了全球性的政府再造活動。在二十世紀末,我國開始運行治理理論,以滿足民眾對法治透明化、參與權利等的需求,且在改革我國政治中具有較大的影響力,逐漸出現了本土化的治理理念。在創新驅動的發展理念下,政府必須對治理方式加以創新,從而將社會力量充分激活,而社會管理主體也不再僅僅是政府,而是拓展到相關的社會公眾、社會組織、基層組織。比如社區在獲得一些政府權力后也變成一個重要的治理主體,出現了治理特征。社區教育的起源思想是:社會的基礎就是學校[1]。不同國家和經濟社會在發展中不斷演進了社區教育,不同學者以不同側重點為基礎解讀了社區教育,提供了發展社區教育的理論支持。從人力資本理論角度來說,社區教育是非正式教育;從終身教育理論來說,社區教育是終身教育的一種形式;從社區發展理論來說,社區教育屬于民眾教育。在社會未來發展中,社區教育、社區文明和社區管理是基本動力,是社會發展的一個關鍵組成。
二社會治理視角下創新管理社區教育的價值
教育屬于投入低而回報高的一種活動,在社會發展進步中,人們對提升自身修養更加重視,特別是一些老年人年輕的時候沒有得到良好教育,在晚年非常渴望繼續學習,也更加珍惜當前的生活。如今,人們價值觀已經有了較大變化,越發重視精神生活,借助社區教育可以有效提升社區人員的思想境界與知識水平。在年齡、能力、喜好等方面,社區人員的差異性比較大,而靈活的社區教育能滿足不同年齡段的學習需求。社區教育相比傳統學校來說,開展方式沒有特別要求,對教學模式和方式也沒有具體框架,其發展基礎是社區人員參與教育的意愿和提升自我管理能力需要。社區人員能自由參與到開展、實踐和評價教育中,從事社區教育工作者指導和激勵社區人員依據自身興趣愛好、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其靈活性較高。通常情況下,社區教育是由社區組織的,地區不同、選擇不同,從而使社區教育呈現多元化特征。
三社會治理視角下創新管理社區教育的主要路徑
(一)明確政府的角色定位,構建協同多元化組織體系
在建設學習型社會、構建終身教育系統中,社區教育是一個主要載體,對我國綜合性教育改革、全面性社會改革有一定影響。社區教育是國家治理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現代化治理體系中,政府的功能定位決定社區教育中政府的作用與地位[2]。在深入發展社區教育中,由政府主導的單一化三級組織模式已經不適應社區居民、利益主體的多元化需求。所以,要借鑒政府整體治理的理念,重新確定政府在社區教育中的角色定位,界定社區、政府和市場的關系,從單純依靠政府轉變為多元化主體的協同治理,以促進社區教育的健康發展。改變政府在社區教育中的管理職能與管理方式,要健全政策法規以確定社區教育中各個參與主體的責任與功能定位,同時把管理具體事務的權利和一些辦學權讓渡給社區的居民組織和私營企業。具體來說,在參與主體方面創新管理社區教育的路徑是:(1)堅持政府在社區教育中的主導地位,在發展社區教育發揮政府的協調作用與引導作用。(2)在社區教育的各級各類活動中,加強社區學院的管理作用與業務指導作用。(3)關注私營企業在開發企業市場方面的功能,通過補貼經費、購買企業的服務等方式,促進企事業單位能參與到發展社區教育中,實現多元化互動與合作。(4)以需求為導向,重視發揮社區組織的自治功能,通過轉移政府的權利、民間自治體系匯聚社區教育的各類資源,提高社區教育的服務水平。總而言之,政府作為單一化治理主體的傳統管理模式需要改變,重新構建社區居民、私營企業、企業組織和政府等組織的教育共同體,創建協同治理的多元化格局,這是發展社區教育的一個最佳路徑,以促進社區教育能夠健康發展。
(二)健全扶持社區教育的政策
加強對社區教育工作、各級單位的協調,制定發展社區教育的有利政策[3]。當前管理模式需要適當轉變,將社區服務作為公共服務的重點內容,通過應用分工責任制強化建設社區教育體系。各地政府要加強扶持社會教育政策,并激勵社會力量支持社區教育,拓展社區教育中的社會資源,提供給社區人員更多學習途徑。社會經濟發展的一個直接影響因素就是人口問題,且是建立和諧社會的一個核心要素。我國在邁入老齡化社會后,政府要積極促進社區教育發展,全面提升社區人員的文化素養等綜合素質,通過加強社區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老齡化帶來的問題。我國要借鑒國外社區教育方面的有利舉措,比如美國減免老年人到有關院校學習的學費,英國倡導社會企業多開展一些對老年人健康有利的教育活動,成立有資金機構提供給教育活動必要的保障等,結合我國社區發展的實際情況,建立社區教育的良好體系,提供給各類教育活動一定的資金支持,并對社會力量加以整合參與到社區教育活動中。各類社會正規教育機構應該向老年人開放,同時其招收門檻要適當降低,提供給老年人學習的平臺和機會。
(三)實施信息化教育
在信息化時代,信息化教育已經滲透到各個方面。實施信息化教育不用專門建立教育場所,可以使用社區的活動中心,或者是借用一些鄰近教育單位的設備和場地等當做輔助,也能在一些公共場合比如廣場、公園等實施教育,在家中也能進行信息化教育活動,大大節省建立教育場所的成本。另外,政府、社會相關機構都可以為社區教育投資,有機整合各方力量,一同促進社區教育發展,提供足夠的資金支持。所以,社區信息化教育的很多項目收費較低或免費,社會人員的教育支出大大降低。另外,信息化教育也不用占用太多時間,社區人員可以在社區、公園和家中學習。信息化教育能提供給社區人員便利的學習條件,隨時隨地都可以學習,不會因學習影響日常生活。在網絡普及更加廣泛的背景下,社會人員在不用花費大量精力、時間的情況下,就可以參與到社區的教育活動中。在有學習需求的情況下,社區人員也可以自發組織教育活動,結合自身需求進行靈活安排。參與社區教育活動時,社區人員付出的時間和精力都比較低,所有社區人員都能參與其中,有效推動社區教育發展。
(四)加強建設社區網絡
社區教育是終身教育的一個關鍵性收尾環節,不過當前時期也是最薄弱的一個環節[4]。政府要依照保障老年人權益的相關法律法規,以家庭為基礎、社區為依托,并在社會機構支持下,加強社區網絡建設,建立和健全社區教育體系。各個省市要慢慢建立社區網絡教育的一體化系統,在網絡教育系統中,中心是社區高校,引領者是社區學院,骨干是街道學校、基本是城鎮鄉村的教育單位。依據社區人員的不同學習需求,以城鎮鄉村、街道和社區為中心,對周邊的社區人員進行覆蓋以開展社區教育,結合不同地區具體情況實施不同規劃,比如在網絡受限的一些地區和家庭,可以進行家庭教育,借助DV、電視等方式提供給社區人員良好的教學服務。要發揮社區和街道的價值,并組織多樣化的教育活動,確保社區人員都能享受信息化教育服務,改變社區人員的學習觀念,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促進社區教育的全面發展[5]。
四結語
在社會治理視角下,要積極發展社區教育。為此,要明確政府的角色定位,構建協同多元化組織體系,健全扶持社區教育的政策,實施信息化教育,加強建設社區網絡,實現社區教育的創新管理,推動社區教育在未來的健康發展,積極構建學習型社會。
參考文獻
[1]杜柳.基于社會治理創新的社區教育發展途徑研究[J].成人教育,2016(8):74-77.
[2]王瓊娟.協同治理視域下的社會管理創新——基于社區教育功能的思考[J].湖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7(1):1-4.
[3]呂宣玲.社會治理創新對社區教育發展的影響研究[J].成才之路,2017(1):20-21.
[4]劉緯度,劉朝暉,喬興媚.試論社區教育與社會治理創新[J].成人教育,2017,37(8):51-54.
[5]王禎.社會治理視域下錫林浩特市社區矯正研究[D].內蒙古大學,2018.
作者:邵長軍 單位:福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