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提高大學生物教學的措施,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為了有效避免當前教學活動中存在的不足之處,找出能夠提高大學生物教學有效性的具體方法措施,從而推動大學生物教學的發展,文章從當前大學生物教學存在的一些問題著手展開分析,探討了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并從激發學生興趣、優化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三個方面針對性地提出了提高大學生物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關鍵詞:
大學生物;教學問題;教學有效性
大學生物在部分內容上和高中生物存在重疊,但是內容設置更深入,難度更高。對大學生而言,經歷過高中三年學習后,自身已具備一定的生物基礎,因此在大學生物的學習上可以說應該較容易掌握,教師的教學活動開展應該也比較輕松。但是,目前大學生物教學的實際情況卻沒有預想的這般樂觀,學生的平均成績低于預期目標。教師教的辛苦,學生學的吃力,這就是當前大學生物教學的真實寫照。因此,急需對大學生物教學進行優化改進,確保提高教學有效性,讓學生形成牢固的生物基礎。
一、大學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
大學生物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學生參與度不高。從實際教學活動來看,學生的參與度不是很高,在課堂上不少學生都處在游離狀態,沒有融入到整體教學中。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首先,部分學生在生物教學中存在學習其他科目的情況,沒有參與到生物教學活動中。其次,部分學生在教學中思維跟不上教師,導致學生實質上并沒有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最后,部分學生對生物教學存在負面抵觸情緒,對教學活動不積極主動。第二,教學成效不顯著。之所以會對大學生物教學進行研究,根本就在于教學成效不顯著,沒有達到預期的目標[1]。具體來說,首先,學生的平均成績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由于大學生物教學沒有在高中基礎上實現更進一步,說明教學活動存在一些問題。其次,學生實踐動手能力較差。通過生物實驗操作發現,不少學生在操作上存在很多問題。比如對實驗設備使用方法不正確,實驗操作流程不規范等。最后,學生的綜合生物素養不高。綜合生物素養是生物知識掌握程度、實驗操作能力、實踐運用能力等多方面的綜合素質,學生在綜合素質上基本都存在一定的短板,導致整體綜合素養不高。第三,教與學相脫離。教學活動從本質內涵上來說,應涵蓋教與學兩個部分,這兩個部分的主體不同,對象不同,在教學活動中要區別對待,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2]。其中教的主體是教師,對象是學生;學的主體是學生,對象是生物知識。目前在大學生物教學中,教與學相互脫離的情況比較明顯,即教學活動更多偏重于教的部分,對于學的部分缺少重視。同時,教與學在目標和需求、方法和特點、內容和水平等方面沒有形成統一,導致教學目標和學生需求不匹配,教學方法和學生特點不符合,教學內容和學生水平不適宜等。
二、大學生物教學存在問題的原因分析
結合上文所提到的問題,深入探究可以發現其具體的引發原因存在交互性和多樣性,總的來說可以分為以下幾點:第一,教學活動難以吸引學生興趣。學生參與度不高和教學成效不顯著,大部分是因為學生對生物喪失興趣。導致學生興趣喪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教師缺乏對學生興趣的引導和激發。不少教師認為大學生應該已經明確學習任務,不需要再像小學生那樣引導,這種觀念導致生物教學過于刻板[3]。其次,教師在生物教學的內容、方法上缺乏創新,沒有新意,無法吸引學生注意力。第二,教學內容較為局限和單一。教學成效不高主要是因為教學內容設計較單一,缺乏深度和廣度,尤其是對最新知識技術的引入不夠[4]。由于大學生物在不少內容和高中生物存在重疊,因此對于學生而言,已學過的知識就沒那么大的吸引力了。同時,教學內容局限于課本,無法結合一些實際案例或最新技術培養學生綜合素養。第三,教學方法模式不夠新穎高效。教學的方法模式直接關系到教學活動的最終成效,而且影響到教與學的統一。比如,采取傳統的板書式教學,那么就導致教成為主要內容,學被壓縮。若是采取自主學習的模式,學就被凸顯,但教就被弱化了。所以,如何將教與學統一起來,是生物教師應該重視的問題。
三、提升大學生物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一)激發學生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學生對生物充滿興趣,才能和教師在行動、思想上保持一致,提高教學活動有效性。具體來說,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多種多樣,關鍵在于合理選擇與巧妙運用。比如在課前導入生活素材,讓學生進行分析討論,調動起興趣后,教師再展開生物內容的教學。再比如在進行理論知識講解過程中同步進行演示實驗,如此便可大大提升學生興趣,促進教學活動有效性的提高[5]。例如,在對“生物進化與分類”進行教學時,教師就可以通過一系列的生物對比資料導入教學。比如可以設置一個“大家來找茬”的游戲,將遠古生物和現代生物的圖片放到一起,讓學生找出這些生物的差別,并結合自己所學知識分析這些差別產生的原因。比如將猛犸象和大象放到一起進行分析,可以發現猛犸象的牙更長更尖,是為了抵御其他猛獸。通過這樣的對比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學生興趣。
(二)優化教學內容
對大學生而言,其自身的知識廣度和學習理解能力都已達到了較高水平。因此,教師可從廣度和深度兩個方面對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在廣度方面,就是要跳出生物教材,引入一些課外知識,增長學生見識。在深度方面,則需對某一知識進行更加深入的探究,尤其是對尖端科學進行滲透。比如,教師可以將近些年生物學領域的一些重大發現引入到教學中,促進學生學習生物的動力,從而提高教學有效性。比如“SARA病毒進化規律”“全基因組關聯分析”“全球首宗胚胎干細胞試治療人體試驗”“張亞平小組兩棲類研究重要成果”等[6]。另外,針對某一具體的生物知識,教師則需對其進行深度拓展。比如在生物進化一課中,教師可以結合最新的考古發現分析生物進化的實質,深化學生對生物進化的理解。
(三)創新教學方法
當前,大學生物教學基本上依照多媒體課件,這種方式減少了教師和學生在課堂上的互動,導致教與學脫離。因此,需要教師對教學方法進行創新優化,加強教與學的統一。比如教師可以采取任務驅動式教學,即教師事先設計教學任務,在課堂上由教師和學生相互合作完成教學任務[7]。例如,在教學物種起源的時候,教師就可以設置任務:①總結物種起源的必要條件;②結合實例詳細說明這些條件對物種起源產生的作用;③構建物種形成模型。通過這樣幾個任務,教師可以結合加帕戈斯群島上13地雀的進化過程,指導學生展開探究,并且從旁輔助,幫助學生快速完成任務,達到對相關知識的掌握,確保教學有效性。
四、結語
大學生物教學目前還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整體教學有效性不高。對于教師而言,需要認清這些問題產生的原因,從激發學生興趣、優化教學內容和創新教學方法等角度切入,實現大學生物教學的改進,提高教學活動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喬梅.論高校生物教學現狀及對策[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3(5):193.
[2]周智超.高校生物教學現狀與改革措施[J].農家顧問,2015(4):45.
[3]程華.對高校生物教學的思考[J].安陽工學院學報,2012(6):101-104.
[4]劉妍婧.高校生物教學面臨的困境及對策研究[J].才智,2015(1):84.
[5]曹麗敏,王芳宇,何麗芳,等.高校生物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1):222.
[6]林星谷.淺談高校生物教學的創新[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5(5):53-54.
[7]桂花.淺談高校生物教學中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J].內蒙古民族大學學報,2012(5):229-230.
作者:黃睿 單位:阿壩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