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高中生物教學設計微課程研究,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隨著時代的快速發展,我國信息技術領域出產的科技產品層出不窮,這些產品給日常生活帶來便利的同時,有效推進素質教育的發展,因此,為了更好地進行高中生物教學,教師可以適時改變一下教學模式,在教學課堂上合理運用各種先進的科技產品,以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微課程這種新型教學模式,憑借良好的實用性和靈活性,被廣大一線教師關注和重視,它的有效運用可以切實引導學生和教師良好地溝通和交流,使生物課堂上無法演示的教學實驗以視頻方式展現出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本文將以如何更好地在高中生物教學中設計和應用微課程為主要內容,并進行相應的策略探究。
關鍵詞:
高中生物;微課堂;設計應用
在高中生物教學中,教師將所要教授的內容通過微視頻方式播放給學生,不僅能直觀幫助學生掌握生物實驗技巧及各種生物演化過程,還能打破時空的限制,使學生隨時隨地地學習,實現高效教學。
一、積極遵循微課程設計原則是關鍵
為了更好地發揮微課程的教學價值,以及更有效地實現生物教學的高效性,教師在設計和制作微課程的時候要積極結合實際教學內容及學生實際學習水平,遵循微課程設計原則,多角度出發,力求設計出適合學生發展的微課程。那么需要遵循的原則有哪些呢?首先,短時課程原則。就微課程而言,其最突出的特點就是“微”,即在短時間內讓學生實現教學目標。微課程的應用能切實將傳統生物教學時間和內容濃縮,少了花哨的教學設計,更清晰地將知識點顯現出來,使學生在最短時間內獲取更多的知識。高中生較小學生而言,自控力、注意力都要更強一些,卻無法完全保證在45分鐘的課堂內保持精神集中而不分神,因此,需要教師人為控制教學時間,使學生在短時間內掌握核心知識點,不僅符合學生認知和發展規律,還能有效滿足學生學習需求,實現教學效率提升。其次,內容單一原則。從學生認知特點來看,每次學習少量而單一的知識有助于對知識的吸收和內化,同時可以清楚地知道,微課程的優勢是“微”,正是這一優勢限制了生物教學內容。由此種種可見,在微課程教學時,教師要積極遵循內容單一原則,即一個微課程只講授一個相關知識點,即使某些知識點之間相互聯系,也不要將其放在一個微課程中,以避免欲速則不達。最后,趣味性原則。打破課程中只有文字、符號的枯燥教課方式,積極在微課程中引入動畫、圖片和風趣幽默的語言等,不僅能極大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還能有效使學生更投入地學習,進而實現教學效率提升。
二、合理開展微課程制作過程是保障
良好的微課程制作過程是提升生物教學有效性、充分發揮微課程教學價值的必要措施。首先,對課程進行分析。即要明確教學目標是什么?重難點是什么?微課程的重要內容是哪些?知識點應如何分布和設計?如何借助微課程達成教學預設?等等,從而合理選出課題,同時教師還要注意的是課題教學一定要細化,最好10分鐘以內講清一個知識點,以突出重點。其次,微課程設計。教師在制定學習目標、學習指導時要以選題為依據,并制定一份相應的課程導學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方式。根據信息技術、網絡資源來看,微課程的類型是多種多樣的,教師應當根據具體生物教學內容選擇合適的錄制方式,具體錄制方式有:教師講課式、PPT播放式、課件講解式等。教案的編寫與普通教學方案有所不同,微課程的課堂教學教案主要體現的是教師講解過程,即力求用簡單明了的語言表達出詳略有度的生物知識。然后,收集材料與視頻制作。對于前者,教師要結合微課程特點,并多選一些具有趣味性的元素,以增強微課程的生動性。對于后者的主要來源,可以分為原創和利用已有課件進行改造。最后,微課程錄制。在錄制過程中,教師要多注意光線選擇,如果需要用到屏幕錄制軟件,則要注意對麥克風的使用,以保證錄制聲音的清晰度。在錄制講解時,教師還要注意看鏡頭,確保與攝像頭進行眼神交流。
三、科學應用微課程生物教學是根本
高中生物包括各種各樣的知識結構、知識類型及或詳細或抽象的知識點,而且隨著學生所上年級增加,知識點難度隨之加深,在一定程度上使學生在學習生物過程中感到困難,進而降低學習積極性與熱情,為此,教師要針對這一情況,充分利用微課程,合理加入圖片、視頻等,將抽象的知識具象化,從而達到降低學生學習難度的目的。如“細胞的呼吸”這一課,教師主要講解的內容就是檸檬酸的循環過程,因為這一過程經歷變化的環節較多,教師可以借助微視頻,以動畫方式,將檸檬酸的變化過程表現出來。為了更好地讓學生融入新課之中,教師在課前可以利用微課程,讓學生看完本節課講述的知識內容,然后提出有氧呼吸和無氧呼吸的概念,并讓學生試著想一下細胞是怎樣呼吸的,以此提高學生理解能力。光看課本,學生是無法真正理解的,這時,教師就要再次播放有氧呼吸中的糖酵解和檸檬酸循環過程內容的微視頻,如果學生還無法理解這一概念,教師就要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并補充講解,直到學生將這一知識點完全理解內化。微課程在高中生物教學課堂中的應用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思考能力,同時它的出現切實幫助教師管理課堂和及時掌握學生學習情況,進而促進教學效率提升。
總而言之,對生物教學而言,教師應當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情況及教學大綱要求,有針對性地進行微課程模型設計,對不同教學內容設計的微課程,教師還要認真分析和探究,只有這樣,高中生物教學水平才會有實質性提高。
作者:董巧紅 單位:江蘇省泗陽致遠中學
參考文獻:
[1]周曉梅.微課程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4.
[2]唐璐璐.微課程在高中生物學科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