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生物教學改革轉變淺談,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普通高中生物新課程的教學改革開展以來,從傳統的生物課堂到新課程理念下生物課堂的不斷轉變中,作為一名生物教師的角色轉變,成長轉變,自我需求轉變,都慢慢變得清晰,尤其在最近我校進行的教學規范改革中,筆者更多體會到了這種轉變力量的強大.
一、教案書寫的轉變
剛剛做教師的時候,對教學過程的處理,很大一部分是從別人的課堂上,或者從一些優秀的教學案例中照搬教學內容來達成教學目標,教案則大多數照搬資料上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教學過程等來書寫.可是在進行深入思考后發現,必須要結合自己每屆不同班級的學生的具體學情,結合新課程理念來好好思考高中的生物課堂.
1.教學目標
新課標與原來的教學大綱的重要區別之一就是對于教學目標的闡述,不再要求所有學生達到統一的標準,而是體現了對學生知識目標、能力目標和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發展需求,在實踐過程中設計教案的時必須注意準確使用行為動詞,經過對新課標的研究學習后,筆者認為教學目標的陳述必須符合下列要求:(1)教學目標陳述學生的學習結果.(2)教學目標陳述要明確、具體.(3)教學目標應反映學習結果的類型和層次.(4)教學目標中情感目標層次要規定學生在活動中的情感達成程度.
2.教學重點和難點
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指出:“知識性內容的選取應當以基本概念和原理為重點.”在課程目標的知識目標中則要求學生:“獲得生物學基本事實、概念、原理、規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礎知識”.課程標準中的這些要求,無疑傳遞了一個重要的信息:高中生物新課程更加突出了“核心概念”的教學地位.在生物教學中,生物學的核心概念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目標之一,因此,教師要學會帶領學生認真閱讀教材,分析教學與學習中的要點,學會區別概念、掌握概念,并通過相關的教學活動,比較概念的內在聯系,最終達成核心概念.確定了本節知識的重點難點后,從而設計一兩個學生活動來突破重難點知識.
3.教學方法
常用的課堂教學方法有講授法、演示法、談話法、討論法、引導—探究法、提綱—自學法等.俗話說“教學有法”而“教無定法”.所以,在課堂中必須根據教學目標、相應的知識情境和學生的心理特征等來使用合適的教學方法,獲得理想的教學效果.
4.教學過程
在規范教學過程的改變中,筆者發覺采用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分開書寫的形式能夠更好地預設課堂.在教學步驟的最后加上自己的教學設計意圖;每次當問題提出或者活動開展的時候,先反問一下自己:我這樣做的目的是為了學生獲得什么?在編寫教案的時候就會反問自己,我的教學過程是否符合新課改理念?是否以學生為主體來考慮?教師是知識的完全講授者還是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在可以激發思維考慮的環節是否合理的設置了疑問?學生是否可以通過探究自主構建知識?
5.課堂小結
課堂小結是對當堂學習內容的概括總結,有利于培養思維,提升能力.因此,課堂教學過程中必須重視,并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參與度,讓學生動起來,在討論、交流、合作中總結出有效的課堂脈絡.這有利于學生在一節課的緊湊學習后,自我檢查本節課的目標達成了多少,兼有提醒和鞏固的作用.
6.作業布置
課前備課時候根據每堂課的教學目標、重點、難點,通過仔細的思考、斟酌,精心選擇練習,目的是為了更好地幫助學生對本節課所學習知識有鞏固創新作用.
7.板書設計
教育手段再先進,傳統的教學手段也不會丟.所以,在教學規范的過程中,筆者一方面抓緊了鋼筆字的臨摹練習,一方面在課堂上注意粉筆字書寫要整潔流暢,字形清晰易認;課前進行合理的板書設計,有作圖需求的在黑板作圖科學規范,高中課本中常見的結構圖、流程圖、實驗裝置圖最好都能認真臨摹,練習,以起到示范的作用.教學簡筆畫是教師在教學實踐中通過智慧雙手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課堂教學效益的一種直觀教學手段,也是教師創造性勞動的一種表現方式.
8.教學反思
在前幾年,我校就開始推進教學反思,個人從中得益很多,通過對一節課的教案編寫后再進行課堂教學,然后坐下來思考哪里存在不足,哪里可以進行改進,那么進行第二個班級的教學時候一定會有所改進.完成第二次教學后還可以繼續反思,改進.這樣的反思形成常態后對我的專業成長非常有效.
二、教學課件的制作的轉變
筆者原本覺得自己多媒體使用還是相當的熟練,但是在閱讀了很多的優秀設計和PPT課件以后,發現我們制作的課件可以更簡潔、流暢、大氣一些.首先,取材要適宜,內容要科學、正確、規范.課件使用恰當,在課堂教學中要具有一定的啟發性,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課件操作簡便、快捷,交互方便,適用于教學.最后在有能力的情況下再追求畫面設計美觀,青年教師的電腦操作水平都較好,可以在平時自己設計一兩個常用的模版,形成自己前后一致的課件風格.
三、課堂教學的轉變
在教學規范化的過程中,筆者認為可以充分利用微格教室資源,對常態課進行錄像,這樣就可以從多個方面觀察和評價自己的課堂,也可以充分反思本節課的生成與當初設計教案時候的預設有多少差距.比如說,這節課提問了多少問題,問題都是有效的嗎?問題是層層遞進的嗎?學生回答問題的情況如何?課堂哪幾個環節有過程性評價?效果如何?重點難點知識如何突破的,效果如何?課堂小結是否展示了本節課的重點知識?我們應該可以通過類似這樣的方式追求更深層次的評課.
四、專業知識與教學理論觀的轉變
由于平時容易淡化理論知識的學習,我們應該更關注當前教育前沿、教育學和心理學、高考題、實驗理論等,用理論支撐實踐的成長.尤其需要注意以下幾點:(1)加強教育學理論知識的學習.(2)對于教學中生成的很多問題要深入思考、研究.(3)重溫學科科學史的經典.(4)平時多做題多反思,能夠熟練規范的答題.(5)關注生物的最新發展動態和熱點知識.
五、實驗教學的轉變
高中生物學科教學過程中,實驗技能是教師的必備技能.在教學規范化的過程中,我們應該多走進實驗室,最基本的是應該逐個完成高中課本上的學生實驗、演示實驗等.對自己更高一步的要求則可以對課本實驗進行思考,改進實驗,創新實驗.當然,對一些重要賽事或者高考題中出現的實驗也可以進行研究和操作,這樣我們將不僅只會做實驗題,更可以引領自己回歸到學科的本質上來,熟練而規范地操作實驗
作者:葛曉艷 單位:江蘇省睢寧縣李集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