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生物教學形成性評價探析,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教育理念的不斷更新,使得教育的改革在不斷向前推進中。選擇最優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是教學的宗旨,在關注學生學習結果的同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對其進行形成性評價,從而實現學生學習能力與學習成績的共同提高,這才是教學工作最終要實現的目標。基于此,本文重點對形成性評價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1.有利于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
形成性評價不僅是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表現進行評價,還應包括學生的自評以及學生之間的互評。學生對自己進行評價的過程也是一個形成自我認知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學生通過反思能夠認清自己身上的不足之處,然后加以改正,久而久之就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能力也會大幅度提升。教師只需要指導學生在哪些方面進行測評,然后由學生進行自評。例如:課上是否認真聽講,是否積極回答老師的問題,有無遲到早退的現象等。讓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在反思中自我改正,從而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升學習能力。
2.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提升教學效率
形成性評價既是教師對學生學習成果的評價,又是對教師自身教學工作進行反思的一個過程。對學生進行評價之前教師要先對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的情況做一個全面的了解,在了解的基礎之上對學生進行評價。當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了解之后,教師就會清楚地知道學生在學習中的薄弱環節,然后教師針對學生的薄弱環節進行重點講解,這樣的教學會更加有針對性,不僅有利于教學質量的提高,而且也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形成性評價在高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1.評價前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充分了解,以保證評價內容的客觀性
生物課堂中使用形成性評價前,一定要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全面深入的了解,只有在對學生學習情況充分了解的前提下,才能保證評價內容的客觀性。如果只是了解學生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其他方面,這樣對學生的評價就會有失客觀,對他們的學習與成長也起不到促進的作用。例如,在《DNA的結構與DNA的復制》的學習中,教師一定要將教學目標以及教學將要達到的效果明確地提出來,以作為對學生進行評價的參考依據。課堂表現以及聽課狀態只能作為對學生進行評價的一個方面,但是并不全面。在這一章節中,教學目標是讓學生了解并掌握DNA分子的結構與特點、DNA分子復制的時間、場所、條件、特點、DNA的復制過程等。那么,對學生進行評價之前就要充分了解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是對學生進行評價的主要依據,然后再結合學生的聽課狀態、預習情況等對學生進行綜合考評。
2.尊重學生個體之間的差異性,評價要有針對性
對學生進行形成性評價時,要意識到學生之間的差異性,他們所擅長的領域或能力缺乏的板塊是不一樣的。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絕對不能籠統地對全班學生作出同一個評價。例如“大家表現都不錯”或者“大家表現都不好”等,教師應該尊重學生個體間的差異性,應該具體地指出某個學生在某件事上做得不足之處或者做得好的地方,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評價。例如,在《染色體變異及其應用》這一章節中,要學習染色體結構的變異、染色體數目的變異、染色體變異在育種上的應用。如再細劃分的話,還包括染色體結構變異的原因、類型、后果、特點、誘導因素等。在這一章節中需要掌握的知識比較多,那么不同水平的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也是不同的,教師絕不能對不同水平學生對這些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統一評價。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能力以及現在的水平來考量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這樣的評價會更有針對性,更能提高學生學習生物的積極性。
3.教師要參與評價,學生要有自評和互評
形成性評論不僅包括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包括學生對自己的評價以及學生之間的互評。增加學生自評以及學生互評的方式,能夠使學生更清楚地認識到自己的優點以及不足之處,這樣更有利于他們優點的繼續發揚以及缺點的改正。多方面的評價會使評價的內容更加客觀,使學生能夠更快地成長與進步。在一章節的學習結束后,教師及學生都需要針對學習成果進行全方位的評價,這樣的評價對于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會有更大的幫助。
作者:俞勇 單位:江蘇省高郵市三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