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師范學校聲樂教學師范性探討,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聲樂課程在師范學校中是比較重要的課程之一,屬于藝術類課程。對于突出聲樂教學的師范性,本文有兩點建議:一是在教育中突出音樂教學思想,為學生打好音樂基礎;二是加強聲樂的實踐性教學,培養學生聲樂的實踐演唱能力。突出師范性的主要目的是為了提高學生的總體素質和教師的教學水平。
關鍵詞:聲樂教學;教學效率;師范性
隨著經濟的發展,全國各大院校普遍開設了音樂教育系,而聲樂課程是音樂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必修課程。多年來,師范學校聲樂教學沿襲音樂院校聲樂專業授課方式方法,認為只要讓學生唱好歌,聲樂課的任務就算完成了。師范學校在對學生開展聲樂教學活動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音樂知識和演唱能力。師范學校的教師應當怎樣在教學過程中凸顯師范性是本文的主要研究內容。
一、在教學過程中以基礎教育為主
1.注重言傳身教,規范自身行為
教師在聲樂教學活動中占據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時也需要具備正確的教學思想和教學方式。師范學校開展聲樂教學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培養學生的教學能力。師范學校的學生畢業后大多從事教師行業,因此,教師的主要目的就是將自己的教學方式和教學行為潛移默化地傳授給學生。這就需要教師建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在教學的過程中要以基礎教育為主,讓學生能夠記牢基本知識,能夠對基本功進行靈活的運用。教師也要在學生學習過程中扮演引導者,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教學觀念。
2.提高教學效率,做好基礎工作
學生的學習情況是根據他們掌握基本功的扎實程度來體現的。一個歌唱家既能夠表演也能夠成為一名音樂教師,對于音樂教師的要求也是如此,其既能夠具備教學能力,又能夠具備演唱能力。一名優秀的教師必須具備這些能力。教師提高教學效率的總體體現就是讓學生掌握良好的基礎知識。師范學校的聲樂教育分為兩種,一種是通過聲樂教育培養歌唱家,另一種是通過聲樂教育培養優秀教師,兩者最根本的區別在于今后從事工作的方向。因此,教師在聲樂教學中要注重提高教學效率,做好基礎工作。
3.以學生為教學主體,體現學生個人價值
在以往,很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都缺乏對學生的重視。每個學生的性格特點不同,教師需要在教學過程中體現學生的個人價值,讓學生能夠對自己有一個明確的認識。聲樂教學與其他教學不同,每個學生可能擁有的基礎知識是一樣的,但是由于嗓音還有唱法的不同,其演唱出來的感覺就有所不同,這時教師就應該以學生為教學主體,因材施教,體現學生的個人價值。
二、提升學生演唱能力的具體措施
1.增加舞臺實踐活動
教師開展舞臺實踐活動,一方面能夠增強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另一方面可以給予學生一些舞臺表現的建議,對他們提出批評和夸贊。舞臺演唱和臺下演唱的演唱感覺不同,學生的舞臺經驗需要在舞臺上進行表演才能夠獲得,所有臺下所學的基本功和唱功都需要最終在舞臺上向大家展示。聲樂實踐對于提升學生的演唱能力是非常有效的。
2.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教師在聲樂教學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很多教學問題,比如學生對聲樂學習沒有興趣,對學習沒有任何希望。很多學生的底子很差,也沒有足夠的音樂天賦,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付出極大的耐心。教師應當增加實踐活動,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在聲樂教學中找回自信。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自我價值,讓一些天賦較差的學生感受到在舞臺上的榮耀,讓學生充分調動學習積極性和興趣。在舞臺實踐中,師生可以一起對表演進行評判,從而督促學生刻苦訓練。
3.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能力
在以往的傳統教學中,很多教師在教學方式上沒有進行創新,對學生的教學也只是基礎知識的傳授,并沒有考慮到學生今后的聲樂發展。這就需要教師創新教學方式,提高教學能力。教師要在教學中發現學生的學習問題。很多學生缺乏自信,教師需要在教學中營造舞臺教學的氛圍,讓學生感受到舞臺氛圍,從而找到唱歌的方法和自信。教師要提高教學能力,對所有的教學知識進行充分掌握,并且在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對聲樂教學進行了研究,也提出了具體措施,希望能夠幫助聲樂教師的水平得到提升。想要在師范學校的聲樂教育中凸顯師范性,教師就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教學基礎,增加學生的舞臺經驗,并且創新教學模式,提高教學能力,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學質量,為我國培養更多的聲樂人才。
參考文獻:
1.萬娜.淺談如何培養高師聲樂教學中的師范性[J].音樂時空,2015(18).
作者:方園 單位:上饒幼兒師范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