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聲樂教學中情感培養的策略,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作為一門情感的藝術,音樂課程同時也具有較強的技術性,在音樂的旋律中可以幫助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可以豐富人們的情感認知。所以,在演唱樂曲的過程中要把個人的情感合理地融入到音樂中,這樣才可以使得樂曲更加具有活力、具有生命力。因此,必須充分認識到在聲樂教學中加強情感培養的重要價值,并且采取有效措施在實際教學中合理地實現情感的有效培養。本文主要探討了聲樂教學中情感培養的策略。
關鍵詞:聲樂教學;情感培養;策略;藝術
聲樂是一門獨特的音樂藝術,其有著非常強的節奏感與表現力,在這特點的背后是需要特定情感的抒發與傳遞。所以,在聲樂學習的過程中,需要對特定作品的情感進行準確科學地把握,在演奏與練習的過程中要投入更多的情感,對聲樂作品進行更加準確地表達和演繹,要將學習技巧與情感表達進行有機的融合,這樣才能更加準確地了解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思想情感,從而將音樂的獨特魅力進行更加準確、全面的展現。在聲樂教育教學中,教師就要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要充分認識到情感培養在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并且采取有效措施,提高情感培養的貫徹與落實,進而幫助學生在掌握演奏技巧,同時也可以深刻地把握其中的情感,并且將情感進行準確的表達。
一、聲樂教學中情感培養的策略
(一)情感是聲樂教學的靈魂所在
所謂的聲樂,即為能夠借助于聲音對人們的某種情感進行表現,其屬于一種非常重要的藝術形式,非常重視情感的價值。情感是聲樂藝術形成與發展的前提條件,是聲樂藝術的靈魂所在,是聲樂藝術的本質與核心,所以,在音樂教育教學中必須要注重情感的培養,二者是相互統一的。情感是人們內心的一種感受,也是藝術進行交流互動的最終目的,而且可以充分展示出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可以更好地與聽眾產生共鳴。
(二)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
由于每個人存在著不同的認知水平,導致其具有不同的審美標準,因此,為了更加準確地實現對聲樂作品的鑒定,能夠共享聲樂的精品,能夠使得觀眾和演奏者形成共同的審美,那么就必須要進行特定的情感表達[1]。所以,在聲樂教育教學中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可以幫助學生更加科學地對聲樂作品進行鑒賞與評價,使其能夠受到更加積極向上的音樂熏陶,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科學的審美標準,有效地提高其審美能力。
(三)增強音樂的表現力
聲樂教育教學并非只是一味地為學生講解聲樂的技巧,因為聲樂技巧學習和聲樂學者之間是不同的。聲樂的學習范圍更加廣泛,其不但要掌握豐富的聲樂技巧,了解聲樂知識,另外,還要了解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了解如何更好地闡述音樂作品的內容,使得音樂作品更加富有活力與生命力。在聲樂教育教學中對學生音樂情感進行有效的培養,可以激發其學習熱情,幫助其體會到聲樂作品中蘊含的魅力,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音樂作品,掌握的聲樂知識與聲樂技巧,全面地增強聲樂的表現力。
二、聲樂教學中情感培養的策略
(一)深挖情感教育資源
在聲樂教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情感培養,可以有效地增強學生的情感素質,另外也是人性化的教學過程,因此,教師要結合此門課程的客觀規律。在課堂教學中幫助學生探索人情,了解人性,通過音樂更好地引導與感化學生,從而逐漸培養學生的情感素質。通過細致的觀察,認為教師能夠發現在聲樂教學中蘊含著豐富的情感教育資源,因此,教師要樹立較強的情感培養意識,要在實際教學中積極地搜索、整理、總結情感教育資源,從而為其安排情感教育活動提供更多的素材。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在課堂教學中引入更多情感教育有關的事例,采用歌詞分析、案例教學等[2],幫助學生深刻地體會到在音樂作品中所蘊含的豐富情感,進而有效地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培養學生對聲樂知識的理解、感悟以及鑒賞能力。在提高學生綜合能力的基礎上,使其可以內化成為個人的聲樂表演技能,提高其情感素質,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提高。
(二)合理營造教學情境
為了在聲樂教學中科學、有效的進行情感培養,那么就必須要創設特定的教學情境。教師要結合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營造出寬松、愉悅的教學氛圍,為學生創設科學、合理的教學情境,進而實現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從而幫助學生在寬松、愉悅的課堂氛圍中更好地體會聲樂作品,用心地感受其中所蘊含的思想情感。在創設教學情境時,可以采用多媒體輔助教學的方式,另外也可以鼓勵學生能夠進行自由的想象,進而使得學生能夠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在此前提下,再充分完成情感引導和培養工作。例如,在為學生講解《月色迷人夜》這一聲樂作品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視頻和音頻為學生展示月光下的美麗景色,進而幫助學生從原本抽象、無趣的聲樂學習中獲得更加生動、有趣的畫面體驗。在此情境模式下為學生創立作品的情感基礎,而且可以隨著音樂的起伏,幫助學生體會到作品中所蘊含的情感之美。不僅如此,在設計教學情境時,教師要充分遵循聲樂作品的基本特點,要根據學生當前的情感基礎合理地把握好尺度,進而更好地完成聲樂教學培養策略。
(三)采用多樣化的情感培養模式
在聲樂教育教學中,教師不但要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演唱技巧,培養其豐富的演唱情感,除此以外,也要實現對教學內容的不斷優化,使得這些內容更加豐富多彩。另外,還要為學生講解更多社會中發生的正能量事件,進而豐富學生的情感體驗。而且還要充分重視基礎教學環節,在實際教育教學中,教師首先要重視對學生發聲的練習,使其能夠通過對各種情感的模仿,進而完成發聲練習,從而為其后續的演唱技巧發展與優化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模仿、敬佩、憤怒等情感[3],如此一來,就可以幫助學生在發聲學習的初始階段,更加準確地把握情感的表達。另外,教師要通過肢體語言輔助演唱時情感的表達,比如將雙手背到身后表達出的是一種尊敬與嚴肅、將手稍微抬起表達的是一種嬌羞的情感。將肢體語言和情感給予科學融合,這樣可以幫助所有學生加深對情感的理解表現,然后教師要詳細地講解不同樂趣創作的時代背景、作者當時的處境等,從而幫助學生更加準確地把握作曲者要表達的思想情感,這樣在一起演唱過程中才可以更加準確地表達出樂曲中蘊含的情感。
(四)注重聲音技巧與情感的有機結合
在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后,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情感融入和演唱技巧的有機結合。作為一門技術課程,聲樂在實際教學中也要注意對學生聲樂知識掌握技巧的培養,教師要指導學生能夠實現對學習技巧和情感彼此的平衡,使得二者進行有機融合,這樣可以更好地培養學生的情感厚度。目前,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合理地融入情感,另外,還要改變以往傳統教學中存在的不足之處,逐漸把教學內容開展的重心向情感培養方面進行轉移。教師不但要為學生講解樂理的演唱技巧,而且還要充分重視情感的培養,如此一來在學生掌握基本的演唱技巧以后,再實現技巧與情感的有機融合,這樣就可以使得學生的樂曲演唱更有良好的藝術氣息。
(五)充分發揮教師的引導和示范作用
為了可以在聲樂教學中實現情感培養,那么就要充分發揮教師的科學引導和示范作用[4]。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地尊重學生,積極地鼓勵學生,能夠有效地調節課堂氛圍,使得課堂教學氛圍更加的積極、活躍。通過互動交流增進彼此間的情感,而且要通過聲樂學習使得師生間能夠在情感上產生共鳴,可以形成相同的情感想象。要能夠利用想象實現對聲樂作品的深入學習與探討,并且可以嘗試將聲樂作品所傳遞的情感準確地表達出來,不僅如此,教師在為學生講課的過程中,不能只是一味地為其傳達聲樂情感的表達技巧,缺乏與學生的互動,這樣會造成師生間聲樂情感體驗的割裂,也就影響到情感的培養。所以,教師在為學生講解聲樂情感表達技巧的同時,也要加強與學生的互動交流,這樣才能夠更好地實現彼此間的聲樂情感體驗,達到情感培養的目的。總之,伴隨素質教育的不斷深入與落實,聲樂課程逐漸被賦予更多的教育功能,當前,在聲樂課程教學中也開始更加注重對學生的情感培養。因此,每位聲樂教師都要真正地意識到在聲樂教育教學中加強對學生情感培養的重要價值,在實際教學中要真正地尊重學生,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以學生為本,樹立科學的情感教育理念,在實際教學中可以注重對學生聲樂技巧的傳授,注重對學生情感的培養,從而更好地促進素質教育的貫徹與落實。
參考文獻:
[1]楊星.論聲樂教學中的情感培養[J].音樂時空,2015,(10):160-161.
[2]王蓓蓓.淺析聲樂教學中的情感培養[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版,2015,(8X).
[3]劉思絲.分析大學聲樂教育中的情感培養[J].通俗歌曲,2015,(12X).
[4]曹志敏.淺議聲樂教學中情感培養的重要性[J].藝術教育,2015,(05):69-70.
作者:黃正紅 單位:安順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