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聲樂教學中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本文立足于聲樂教學的現狀,分析了聲樂教學過程中學生缺乏審美意識的原因,進一步對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助力于聲樂的快速發展提出了可行性建議,旨在促進聲樂教學的發展,培養更多的聲樂人才,更好的滿足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
關鍵詞:聲樂教學;審美意識;大眾音樂
一、當前聲樂教學的現狀
近年來,選秀類節目尤其是音樂類選秀節目得到了中國公眾的廣泛關注,也對青少年的價值觀和人生觀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這些選秀類節目的影響下,可以看到很多沒有經歷過專業學習的選手,也可以看到很多經過專業學習的歌手,正是由于這種種現象,使人們不得不重視國家的聲樂教學,分析中國現今的聲樂教學現狀。
1.教學模式單一,學生學習興趣不高
在中國的教育體制中,從小學到大學,教學模式單一是每一個教育階段都要面臨的主要問題,由于教學模式單一導致的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是阻礙學科發展的一個重要原因。傳統的聲樂教學模式與傳統其他學科的教學模式相同,都是教師講、學生聽,學生在課下進行強化記憶的過程,這種教學方式缺乏新穎性,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產生。同時,在這種單一的教學模式下,學生的學習缺乏一定的創新性指導,會導致學生在畢業之后面臨聲樂創作時缺乏創新性和新穎性。
2.教學內容不能與時俱進,缺乏時代特征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追逐潮流,追求時尚,導致中國的聲樂發展受到一定的阻礙,歸根究底這主要是因為在學校期間聲樂課程教學的教學內容不能與時俱進,缺乏時代特征。一方面,教學內容缺乏一定的時代性,不利于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聲樂作品的創作也就無從談起。另一方面,當教學內容不能與時俱進時,學生就不能夠學習到與時俱進的專業性知識和技巧,在進行聲樂作品創作的過程中也就不能夠注重與時代相結合,進而不能創作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聲樂作品。
3.社會風氣影響甚為嚴重,不利于聲樂教學的發展
聲樂教學的進步必然會帶動中國聲樂的發展歷程,改變中國聲樂發展的航向,但是聲樂發展的最終目標是在人民的物質文化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滿足中國人民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所以,社會風氣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中國聲樂教學的發展。一方面,社會風氣的產生基本代表了人們的意愿,有了社會風氣的影響,聲樂會朝著符合大眾口味的方向發展,更加能夠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但是,另一方面,如果只考慮社會風氣的影響,也會喪失聲樂本身,這樣以來反而不會利于聲樂的發展,也會阻礙聲樂教學的改革。
4.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有待進一步提高
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也是影響中國聲樂教學發展的一大原因。在現今中國的教育體制影響下,聲樂教師的選擇問題成為難題。一般的,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其教學形式和教學方法就會缺乏一定的與時俱進性,年輕教師的時代特性較為明顯,但是由于教學經驗的缺乏,年輕教師的聲樂教學課堂也會缺乏一定的歷史性,不利于聲樂教學的有序進行和發展改革。在這種情況下,學校的相關負責人在進行聲樂專業教師的選擇上,要注重教師的教學能力和綜合素質,在選擇教師的過程中,既要注重教師的專業教學能力,又要注重教師的綜合素質。
二、培養學生審美意識,助力聲樂快速發展
聲樂的發展不僅與國家政府及相關部門的相關政策相關,學生的審美意識也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聲樂的發展歷程。因此,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對于聲樂自身以及中國音樂的發展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為此,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1.多種教學方式相輔相成,幫助學生樹立審美觀念
首先,教師要能夠善于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傳統的聲樂教學過程往往是教師實地演練的過程,在課堂上更多的是教師進行講解和實踐,而學生負責聽和記憶來完成課下的練習,這樣一來就會造成學生在課堂上缺乏對聲樂審美的意識,不能夠更好的樹立審美觀念。當教師能夠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來進行教學時,就能夠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既能做到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又能夠更好的樹立審美觀念。比如,在進行多媒體聲樂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教學視頻演示讓學生感受如何才能更好的將聲樂通過藝術美的形式體現出來,幫助學生樹立審美觀念。其次,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注重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使用。傳統聲樂教學課堂中,盡管部分教師能夠注意到學生審美觀念的樹立和培養,但是卻由于和學生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最終導致無法幫助學生樹立一種正確的、相對完善的審美觀念。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運用,能夠使教師在與學生進行課堂角色定位翻轉的過程中,真正體會到學生的審美意識與教師的不同之處,進而幫助教師能夠更好的了解學生的審美觀念,從而使聲樂教師能夠在課堂教學中更好的、有技巧性的幫助學生樹立審美觀念,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
2.深入分析教學作品的內在美,讓學生正確認識美
首先,聲樂教師在進行音樂作品教學之前,要能夠自身切實體會到這部音樂作品的意境和想要表達的感情,對音樂作品的詞語部分進行深入分析。一方面,聲樂教師要注重自身的文化底蘊,做到了解中國文化,進而了解中國的聲樂文化,實現聲樂與文化相結合,更好的在進行音樂作品教學的同時傳播中國源遠流長的文化。另一方面,高等學校要積極鼓勵聲樂教師走出學校,與其他學校聲樂教師進行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的溝通,這樣一來不僅有利于教師自身文化和專業的提升,同時有助于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對學校的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同時,聲樂教師在進行聲樂作品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準確表達自己對作品意境的理解,只有這樣,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才能夠更加有身臨其境的感覺,才能夠更好的實現對聲樂作品的理解,進而創作出具有更好意境的聲樂作品。其次,聲樂教師在進行音樂作品教學之前要,能夠正確剖析每一部音樂作品的內在美。最近幾年,總有一些音樂作品,諸如《小蘋果》、《滑板鞋》等在中國的音樂市場中占據了一定的比例,一經問世便成為了國內青少年火熱追捧的對象,但是這些歌曲最終也只是曇花一現,很快被其他歌曲所取代,而不是像經典老歌那樣被傳頌、被傳承,這主要就是因為現今一些流行的網絡歌曲只是時代流行的產物,而不具有內在美,也正是因為內在美的缺乏導致這些音樂只能成為歌曲,而不能成為作品。所以,聲樂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剖析每一部作品的內在美,不僅讓學生體會到內在美的重要性,更要使得學生能夠真正理解內在美的內涵,便于學生在畢業后進行聲樂作品創作的過程中更加注重聲樂作品的內在美。
3.實現審美意識與舞臺效果的相結合,讓學生充分體會美
首先,聲樂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要能夠利用多媒體技術播放部分既具有美感,又具有舞臺效果的視頻,讓學生在視頻觀看的過程中既體會到聲樂作品所帶來的美感,又能夠下意識的將審美意識與舞臺效果相結合,這樣以來,學生在進行聲樂作品表演的過程中能夠注重舞臺效果,進而取得一定的進步,在聲樂的路上越走越遠。其次,聲樂教師在進行聲樂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尤其是在學校舉辦相關活動,需要文藝匯演的時候。當學校需要聲樂表演時,教師要注重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的意見,盡可能的讓學生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集思廣益來完成舞臺的設計以及聲樂作品的選擇。這樣以來,不僅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也能夠在學生的表演得到一致認可之后,更有效的激發學生進行聲樂作品創作的動力和舞臺設計的信心。只有當學生在學校經歷了多方面的鍛煉之后,才能夠更好的適應社會的需求,更好的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
4.鼓勵學生進行聲樂聯想,注重學生審美能力的提高
聲樂聯想是聲樂教學過程中的重要一環,鼓勵學生進行聲樂聯想是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一種有效途徑。當面對一部聲樂作品的時候,聲樂教師除了自身要對聲樂作品具有一定的理解,也要鼓勵學生對聲樂作品進行聲樂聯想,通過與學生的溝通和交流,不僅能夠讓學生了解自己對聲樂作品的認知,同時也能夠幫助教師實現自身思維的突破,使得教師能夠對聲樂作品產生一個新的認識。同時,當學生在進行聲樂作品創作的時候,教師也要鼓勵學生進行聲樂聯想,只有做到了聲樂聯想,才能夠在聲樂作品創作的過程中更好的實現聲樂作品意境的表達,也只有這樣才能保證聲樂作品的久盛不衰。
參考文獻
[1]譚聞達.如何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審美意識[J].大眾文藝,2016,(18).
[2]王雷.音樂院校聲樂教學中的音樂審美心理要素研究[J].音樂創作,2016,(2).
[3]高軍強.高校聲樂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策略探析[J].黃河之聲,2015,(6).
作者:王晶晶 單位:湖北工程學院音樂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