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音樂教育聲樂教學改革,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良好的音樂教育能夠培養學生的情感體驗,增強他們對聲樂的理解能力和解讀能力。隨著音樂教學事業的蓬勃發展,聲樂教學也越來越受到關注。近年來,音樂教學工作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加入新型開放的教學手段是聲樂教學發展的必然方向。
【關鍵詞】
音樂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改革
音樂教育,以學生為核心,以培養學生綜合能力和素質教育為目的,從而有效開展專業聲樂教學,并且在音樂教學過程中,通過歌唱的方式讓學生感知音樂,通過表演的方式幫助學生正確理解音樂背景,進一步培養學生對音樂的熱情,在潛移默化中形成一種和諧、團結向上的集體精神。因此,本文針對專業聲樂教學改革展開論述。
一、去其教材糟粕,取其精華
音樂教學過程中,常常因為教學重點不明確而使學生失去學習音樂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從教材中篩選一些適合學生學習的內容,讓他們了解聲部類型、演唱程度和聲樂表現等。在音樂教學中擁有明確的教學目的,會使教學進程事半功倍。在挑選出適合學生學習的音樂基礎知識時,也應該注意對知識的鞏固和強化,使學生能夠主動將課本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中,真正實現“學中用,用中學”的教學目的,并且也能夠將“溫故而知新”的思想融入到音樂教學中,促進教學質量的提升。例如,教師可以從理性的角度,在樂曲選集中合理劃分曲目的難度,能夠有效、有節奏地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實現“由淺入深”“化繁為簡”的學習過程。教師還可以在選取教學內容時參考音樂教學大綱的要求,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了解曲調的節拍、掌握氣息的調整,以及歌唱時對作品力度的把握。另外,在教學內容中適當融入中西方文化背景的介紹,通過“引經據典”的方式正確引導學生有效進行聲樂訓練。
二、立足長遠發展,完善教學
音樂專業教學是一項長期工作,應該立足學生的長遠發展來設計教學準則和教學方法。因此,教師在傳授學生音樂專業知識的同時,也需要關注他們的思想教育,從而讓他們能夠在這樣的教學進程中感受到聲樂專業的“魅力”,從而構建出一個完善的、全面的教學體系,幫助學生能夠勝任今后的工作崗位。音樂教材中既有基礎的教學內容,也有復雜的教學內容,因此教師要從不同的角度來討論如何完善聲樂教學結構。例如,對于音樂基礎能力的教學,教師可以先利用以前學習過的生物知識進行延伸,向學生講述“歌唱的器官構造”,以此來引入“聲樂演唱的語言基礎”,在循序漸進中進行有節奏的聲樂訓練。對于較為復雜的教學內容,教師可以結合生活中的實際,讓學生根據生活經驗來記憶聲樂知識,從而正確引導學生在韻母的發音、聲調的變化、音素和音節的不同等方面“化繁為簡”。還可以用生活中常見的水滴聲來介紹音調;用敲擊裝著不同水量的杯子來引入音色。
三、更新教學觀念,提升技巧
音樂的學習,不僅僅需要理論基礎作支撐,同時還需要能夠將音樂知識運用到歌唱、演奏之中。教師要啟發學生在課上和課下進行自主思考和自主訓練,進而領悟音樂帶來的魅力。用實踐來引發學生進行音樂知識的運用也能夠將“以人為本”的音樂教學理念貫徹落實到位。因此,教師可以在專業聲樂教學中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將學生轉變為教學中的主體,用飽滿的熱情引領他們走進音樂教學的課堂中,正確對待學生的建議和要求,從而真正實現尊重個體差異和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的教學準則。音樂來源于生活中的每一處細節,要幫助學生發現音樂中的“美”,體會到音樂中的“情”。讓學生用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編寫一段美妙的樂曲,并且,教師要適當給予鼓勵,使音樂教學工作和學生的生活緊密相連,從而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例如,教師可以在音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親近生活,帶領他們去戶外探索大自然的美好,感受大自然的聲音,在開闊的視野和放松的心情下進行音樂知識的學習,通過這種戶外學習的方式,能夠改變傳統的音樂教學理念,使音樂教學變得更有意義。
綜上所述,音樂教育不僅需要教師的辛勤付出,也需要學生在教師的正確引導之下進行學習,同時,在聲樂教學過程中要結合教學設備,用“音”感化學生,用“形”吸引學生,用有效的教學策略克服現代教學中的難點,以此推動聲樂教學不斷發展、進步。
作者:劉婷 單位:河南理工大學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盧富強.探索高職院校音樂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改革的效果[J].云南社會主義學院學報,2013,(5):298.
[2]李鐵林.新《音樂課程標準》下的高師音樂教育專業聲樂教學改革[J].戲劇之家,2013,(7):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