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尋找寫作靈感?中文期刊網用心挑選的聲樂教學審美意識培養,希望能為您的閱讀和創作帶來靈感,歡迎大家閱讀并分享。
摘要:
聲樂藝術具有很長的發展歷史,并擁有較高的表現力與感染力,深得廣大群眾喜愛與支持。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對聲樂作品的質量提出更高要求,這就需要聲樂藝術人才具有較高的審美意識,并將這種意識應用到聲樂作品的演唱中去,盡可能為群眾演唱出更優質的、更符合他們需求的聲樂作品。因此,高校作為培養聲樂藝術人才的主要陣地,應充分重視審美意識在聲樂作品表演中的重大作用,并積極采取措施在日常的聲樂教學中有效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本文就如何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進行了詳細的探究。
關鍵詞:
聲樂教學;培養;審美意識;有效策略
聲樂是將語言與音樂完美融合在一起的一種藝術形式,其可給觀眾帶來美的感受。聲樂審美是人們認識美與發現美的過程,其可使得演唱者用歌聲將歌曲中的豐富內涵與真情實感表達出來,實現理性與感性的有機統一。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不僅可讓學生了解與認識審美客體,而且還可讓他們不斷提高自己的表演與演唱水平,從而為創作出高質量的聲樂作品奠定基礎。而聲樂審美的價值通常都滲透在演唱者的審美表現與審美創造中,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審美意識才能體會與感知到。那么,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是教師急需思考的問題。
一、聲樂審美的主要內容
在高校聲樂課堂教學活動中,通常是通過對語言美、旋律美、形態美三個對象的分析與研究,來培養學生審美意識的。具體情況如下:①語言美。眾所周知,每一句語言都有一定的語調,語調可讓語言顯得更加生動。聲樂也可成為人用語言演奏出來的音樂。語言美涵蓋了聲樂審美,在聲樂中語言是最基礎的構成原素,沒有語言做依托,任何聲樂作品都將是空談,通常情況下,聲樂是借助語言的感染力和對語言的美化來表現出自身藝術魅力的。因此,我們可以說聲樂中語言的豐富內涵,是其在表演中體現出審美價值的關鍵元素。②旋律美。在聲樂作品中,旋律美是聲樂作品中最核心的東西,也可成為靈魂,是彰顯出作品魅力的關鍵因素。聲樂作品的美感主要是由旋律表現出來的,借助旋律展示出作品特有的風格。旋律美含蓋聲音美、節奏美、音調美。旋律可將聲樂作品中蘊含的情感透過音符傳遞給欣賞者,可完美地將滲透在作品中的創作者的情感展示出來,從而使得欣賞者更加深刻地把握聲樂作品中的藝術形象。③形態美。聲樂作品中的形態美屬于視覺藝術中的一種,而形態美是聲樂藝術聽覺與視覺有機結合的藝術形式。創作者創作聲樂作品時的形象思維只有在具體的演奏中才能得以闡釋,因此在高校的聲樂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應重視對學生進行優美嗓音的培訓,而且還應積極培養學生在表演中的肢體動作與表演風度。只有確保聲樂演奏者在整個演奏過程中都具有優美的形態,才能給觀眾帶來較為優質的視覺享受,才能使得表演者的形態真正成為提高聲樂作品整體質量的砝碼。
二、聲樂審美的積極意義
在高校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具有很大的積極意義與作用,筆者依據自身多年從事聲樂教學工作的經驗,將其總結如下:第一,較高的審美意識都提高學生的聲樂學習質量。在傳統的高校聲樂課堂教學中,教師處于主體地位“自導自演”,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知識、模仿教師的做法,這種單向的、枯燥、乏味的教學模式很難激發學生參與教學活動的積極性。而在聲樂審美教育中,教師與學生之間是客體與主體的關系,這種教學模式充分尊重了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有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提升,有助于激活學生的思維,從而使得學生都能在課堂教學中充分發揮自身主觀能動性來學習聲樂知識與技能,最終切實提高聲樂教學質量。第二,科學的審美意識可指導聲樂教學活動高效進行。在高校聲樂日常教學中,很多學生不重視聲樂的內涵與本質,片面強調發聲技巧等,過于重視唱歌技巧但忽略了音樂的感染力與表現力。部分聲樂專業學生擁有天生的好嗓音,但是他們卻把這個性特點當成炫耀的資本,在聲樂演唱活動中可以突出自己的音量與音色,未顧及音樂作品最核心的內在美。學生的這種不科學的審美意識往往會導致演唱者在提高自身聲樂美的道路上偏離正確方向。因此,學生在演唱或學習聲樂的過程中應該積極樹立科學的審美意識,把演唱技巧和審美意識合理融合在一起,只有這樣才更容易與聲樂作品碰撞出明亮的藝術火花,最終用富有感染力的歌聲將聲樂作品中的情感與內涵完美地傳遞給觀眾。另一方面,學生在學習唱歌技巧的過程中,還應依據作品表達的需求較好地將自身個性化的審美意識滲透其中,從而更加精準地把握聲樂作品的精髓,進而給觀眾帶來最高級別的視覺與聽覺享受。所以,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培養學生科學的審美意識,以確保其所擁有的審美意識可高效指導其聲樂學習活動。
三、培養審美意識的策略
1.在發聲訓練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意識培養
要想在聲樂方面獲得長遠的發展,不僅應具有理想的嗓音,而且還應接受專業的、系統的、長期的發聲訓練。在日常的聲樂課堂教學活動中,學生在訓練發聲時,很容易養成一種機械的、單一的發聲習慣,并把這一現象看成是客觀的、不摻雜任何情感的、技術性的發聲訓練,但是在這種狀態下發出的聲音通常都沒有美感可言。因此,在實際的發聲訓練活動中,教師應明確告知學生切勿把發聲訓練當成簡單的曲目訓練,而應該把其看成一種美妙而獨特的音樂旋律進行生動的、形象的訓練活動。比如,高校聲樂專業學生在訓練“三度音階哼鳴”的發聲中,普遍存在一張口就無法控制腔體共鳴的問題,都會把氣息提到較高的位置,假如在教學紅教師只簡單提醒學生“切勿提起,把氣息松下來”,那么就很難取得理想的教學成效。因此,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借助以審美方面的知識引導學生,將較為抽象的吸氣的動作比喻成我們在花園中聞淡淡花香的動作,使得學生將自己聞花香的動作靈活遷移到“松氣息”中來,從而有效提高了教學語言的明確性、客觀性,進而大大降低了學生的理解難度,最終幫助學生更加精準、恰當地把握發聲技巧。教學實踐表明,在聲樂教學的發聲訓練活動中,利用比喻教學法組織教學活動可使得學生更容易理解吸氣的動作訓練要領,并且在聞花香動作的啟發下,學生發出的聲音更加動聽、自然,可為觀眾帶來更完美的聲樂享受。所以,在高校的發生訓練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充分重視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推動發聲訓練效果更上一個臺階。
2.在演唱作品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意識培養
一首優秀的聲樂作品時提高聲樂表演效果的首要條件與基本前提,也是充分展示出聲樂美的基礎,對聲樂的審美通常都是從一個個音符開始的。聲樂作品演唱者要想高質量傳遞聲樂美,就應精準重現聲樂作品中的所有音樂符號。因此,聲樂教師通過聲樂作品訓練學生的演唱能力時,應嚴格要求學生可精準無誤地將樂譜讀下來,并要求他們把所有的樂譜符號都能在聲樂訓練中恰當、正確地體現出來。具體來講,教師在指導學生演唱聲樂作品的過程中,應引導學生深度理解聲樂作品創作過程中作者的情感,并激勵學生詳細探究作品內涵,使得學生在深度而全面地掌握歌詞內涵的前提下,積極借助自身的藝術鑒賞能力,合理設定作品中蘊含的豐富情境與意境,并對所要演唱的聲樂作品進行恰當的藝術處理,最終形成具有自身個性特征的藝術風格。在實際的教授學生處理聲樂作品的過程中,教師不應將處理技術作為唯一的教學目標,還應充分重視對學生情操與審美意識的培養。只有這樣,才能讓學生將全部精力應用到聲樂作品創造中去,從而主動尋找與挖掘聲樂作品中蘊含的各種美的元素,盡可能提高自身的演唱能力,進而為觀眾奉上更為美味的聲樂大餐。
3.在舞臺實踐中對學生進行審美意識培養
聲樂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師應從理論知識教學入手,將落腳點放在實踐活動上,積極引導學生從鮮活的實踐活動中汲取營養,借助聲樂舞臺上具體的實踐表演對學生進行審美意識培養。在實際教學活動中,教師不僅應重視在傳統課堂活動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而且還應大膽打破傳統的教學時空限制,積極將教學活動拓展到課堂之外,將增強學生的演唱技能做好主要教學目的,積極舉辦豐富多彩的聲樂專場音樂會及聲樂比賽,最大限度激發學生提升自身專業技能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另一方面,聲樂教師應努力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參與舞臺實踐的機會與平臺,幫助學生走到廣闊的社會中去,激勵學生積極采取社會上舉辦的各種音樂舞臺表演活動,像參加層次各異、內容不同的慰問活動、聯歡會等,使得他們都能在各種實踐表演中展示自身藝術風采,并獲得更多的聲樂表演經驗與技能。比如,在重陽節到來之際,教師可牽頭為聲樂藝術專業學生組織一些到敬老院等老年人聚居地區“送歡樂”活動;在暑假可為學生組織一些到到社區義演的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各種聲樂藝術比賽活動等。另一方面,教師還可激勵那些專業水平較高的學生在校內或周邊音樂廣場地舉辦個人獨唱演唱會,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各種形式的競技類演唱賽。只有這樣,才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練習的機會,才能使得學生在實現自我發展的同時,不斷提高自身的審美意識與審美能力,才能使得學生在大量的聲樂實踐演出中全方位、多層地地體味音樂之美、增強自身沒的創造力與表現力,并用已經形成的審美意識指導自己聲樂學習活動。
總而言之,審美意識是高校聲樂教學中的一種核心藝術形式,在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不僅可有效激發學生參與聲樂教學活動的興趣,而且還可使得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真切感知到聲樂作品的藝術魅力與深邃內涵,并且還有助于教學成效的顯著提升。因此,在高校聲樂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培養學生科學的審美情趣與審美意識,不斷優化學生鑒賞聲樂作品的能力,促使學生逐漸增強個人的聲樂素養。只有這樣才能推動高校聲樂教學質量不斷提升,才能促使我國聲樂教育快速發展,才能培養出更多更優秀的聲樂人才。
作者:譚聞達 單位:湖南師范大學音樂學院
參考文獻:
[1]冉勇軍.論聲樂教學中審美意識的培養[J].藝術科技,2014,02:395-396.
[2]王銘敏.談聲樂教學中如何培養學生的審美意識[J].音樂時空,2014,13:137.
[3]莫大尼.高校聲樂教學中培養學生藝術審美意識的途徑研究[J].湖南科技學院學報,2014,10:190-192.
[4]鄭麗萍,王韜.論聲樂教學中審美意識的培養[J].戲劇之家,2016,12:233.
[5]余宏毅.論聲樂教學中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J].大舞臺,2015,07:194-195.
[6]王曉艷,尹暉.淺談高校聲樂教學中對學生審美意識的培養研究[J].才智,2013,34:38.
[7]石旭東.論聲樂教學中審美意識的培養[J].北方音樂,2016,08:130